APP下载

武城县玉米绿色生产技术模式

2018-08-22刘东升李敏

新农村 2018年21期
关键词:技术玉米

刘东升 李敏

摘要:本文介绍了玉米播前准备、规范播种、播后管理等综合配套技术。特别对选种、拌种、浇水、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玉米;绿色生产;技术

玉米是武城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绿色生产综合技术模式:农机农艺八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绿色防控四结合。即农机农艺八配套:优良品种优质包衣种子+科学播种+绿色防控+化控抗逆+适时晚收+收储减损+全程机械化+全程信息化;科学播种六融合:抢时+测土配方肥+增施有机肥+深松免耕+多层施肥+等行密植播种;绿色防控四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1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耐密、抗倒、耐阴雨寡照,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的优良品种如郑单958、伟科702等,并进行种子的二次包衣。种衣剂采用2.5%咯菌腈(20ml)+60%吡虫啉(20ml)+20%氯虫苯(15ml),通过二次包衣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苗期病害和二点委夜蛾。减少玉米苗期喷施化学农药一次,也是绿色防控措施之一。

2科学播种六融合

抢时:小麦腊熟末期收获。小麦收获要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小麦留茬高度≤20cm,小麦秸秆切碎长度≤5cm。切断长度合格率≥95%。抛洒不均匀率≤20%,漏切率≤1.5%。收获后及时播种玉米,在6月15日前播种完毕。播种时田问相对含水量应为70%-75%。若墒情不足。播后立浇“蒙头水”,以保证一播全苗。

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亩施商品生物有机肥50kg+配方肥40kg+硼肥、锌肥各一袋种肥同播。遵循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原则。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投入,实现玉米增产和提高肥料利用率。

深松免耕+多层施肥:采用玉米深松免耕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深松、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将生长期所需肥料一次性分施到根系密集层。既不用再追肥。也不用问苗。省工、省时,水肥利用率高,绿色环保又增产。

等行密植播种:采用单粒精量等行距播种,平均行距80cm,播深3~5cm,株距14cm,亩播5000株左右。宽行缩株增密种植。使玉米生长期能够合理利用空问,较好地解决了密植与通风透光的矛盾,有效地增强了玉米抗倒伏能力,提高光能利用率,减轻病虫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3绿色防控四结合

3.1农业防治。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二次包衣、增施有机肥、化学调控、分层施肥种肥同播、优化作物布局、改善水肥管理、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

3.2物理防治。安装太阳能诱虫灯,诱杀成虫。黄板诱蚜,控制和降低日间虫源基数。减少化學防治用药次数。

3.3生物防治。使用广谱害虫生物食诱芯和夜蛾利它素饵剂高效广谱的诱集多种鳞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害虫。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频数和用量;使用人工释放天敌一赤眼蜂控害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是利用赤眼蜂产卵于寄主害虫玉米螟卵内完成其发育而消灭害虫卵。从而控制害虫数量、达到防治目的,是大面积防治玉米螟较为理想的措施。亩放置赤眼蜂卵块10个。

3.4化学防治。在综合防治的基础上降低病虫发生危害程度,必要时可使用阿维菌素、苦参碱、菊酯类高效低毒化学杀虫剂。在大喇叭口期采用高架喷雾机械混喷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和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或甲维盐、毒死蜱等),可有效防治玉米成株期小斑病、弯孢叶斑病、锈病、大斑病等叶斑病和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等虫害。

4化控抗逆

在玉米6片展开叶时及时喷施化控药剂预防倒伏。可选用“金得乐”1500倍液顺行盖顶喷雾,每亩喷施30Kg。提高玉米防倒抗逆性。

5适时晚收

在不耽误小麦播种的情况下。观察玉米籽粒灌浆进度,在外部包叶松动、子粒乳线消失方可收获。在10月5日前后。完成玉米机械收获。

6收储减损

农户家庭储存的粮食约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50%。而农户储粮中玉米损失率最高,平均约为11%。为此,对种粮大户可采用先烘干再储藏,也可推广使用玉米穗骨架矩形仓收储玉米穗。推广普及储粮设施及储粮技术,引导农户科学储粮。

7全程机械化

使用玉米免耕深松分层施肥播种机单粒精播玉米。耘地使用单人驾驶机械耘地机,病虫害防治采用液压式宽幅机械喷药机,重大流行性病虫害采用飞机或遥控飞机防治。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和玉米秸秆还田一体机统一收获,减少用工,提高效率。

8农业信息化

武城县应用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会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与管理手段,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发布作物田问管理技术:包括施肥,化控、病虫害防治等。

猜你喜欢

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