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豆低产原因的分析及相应对策的总结

2018-08-22侯建英

新农村 2018年21期
关键词:低产单株大豆

侯建英

摘要:本文结合本省大豆生产实际。以大豆产量生育特点为依据。递进总结对产量影响的因素。并就如何通过生产调控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给出具体思路。为生产中产生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方面参考。

关键词:大豆;栽培措施

大豆按其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和冬大豆四类。但以春大豆占多数。春大豆一般在春天播种,十月份收获,十一月份开始进入流通渠道。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黑龙江省近年积极开展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近年轮作大豆面积在千万亩以上,对大豆种植的品种也由过去的普通品种转为高蛋白、高油、豆浆豆等品种,这对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产品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很大的意义。

1大豆低产的生理特点

一般认为大豆是低产作物。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大豆产量只相当于玉米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1.1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40%,脂肪20%,碳水化合物为35%。而玉米相应的含量分别为10%、4%、84%。每形成100kg大豆籽粒所消耗和贮藏的能量为3647.69kJ。而形成100kg玉米所消耗和贮藏的能量为1685.98kJ,这是大豆比玉米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1.2大豆植株光合积累少而呼吸消耗多。光合强度(即光合能力)、光合面积(叶面积)、光合时间(主要指生育期长短)、呼吸消耗、经济系数等5个因素决定了大豆产量的高低。大豆与玉米比较。光合强度低,呼吸消耗多。大豆净光合强度为18.0-32.3mgCO√dm2·h,而玉米净光合强度则达到了51.0-58.5mgCO2/dm2·h。

1.3大豆田的光能利用率不高。大豆植株较玉米矮,叶片呈水平分布,在封垄之后,除顶部叶片光照较好外,中下部叶片由于遮荫,其光照条件较差。而玉米则植株高大,每层叶片都可以接受阳光,中下部也较好。而且大豆的光饱合点又低,一般在0.3%(CO2浓度)时的光饱和点为2.1万Lx。而玉米的光饱合点高达10万Lx。说明夏秋中午,大豆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而玉米则可以。

2大豆产量的构成因素及提高对策

大豆产量=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每粒重量。只有每个因素都增长且互相协调时,乘积才会增大。而株数与每株荚数是相反方向的,就高产田而言,株数容易达到。且每株荚数、每粒重量受品种影响一般变化不大。粒重受水分影响大一些,但相对于荚数而言变动还是小的。几个因素中,荚数变化最大,是决定大豆产量的主导因素,增加单株荚数是栽培的主要攻关目标。据研究,单株英数主要是受主茎节数的影响,主茎节数由栽培条件和品种共同决定。选择高产品种的主要性状是单株荚数。栽培条件主要是水肥条件和密度大小。群体发育状况与受光条件关系很大。在相同的密度条件下,不同的田间排列对大豆光照条件是不同的,其产量差异也明显,所以等距匀播人工手问苗是增产的有效措施。

3高产栽培技术

在充分应用垦区主推的栽培技术技术上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3.1选种。培育和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保证为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光合效率高、叶片透光高、株型收敛的多花多荚高产良种。播前进行种子筛选和晾晒。选种时要选粒大饱满、纯度高、不带病虫害的大豆种子。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采用药剂、根瘤菌拌种或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时。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O,4%拌种。以防治根腐病。拌种随拌随播,处理后的种子不宜过夜。

3.2壮苗。一般采用宽窄性条播。行距40cm,株距12-14cm。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对土壤墒情差、抢墒播种的,出现较大垫片面积的缺苗。要及时补水补籽。大豆3叶进行中耕灭茬,一般中耕2-3次,锄深度不超过3cm。大豆3-5葉时要进行间苗定苗,一般实行人工问苗,使大豆植株分布均匀。问苗时拔除弱苗、病苗、小苗和杂株,单株留苗,留壮苗、好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均、苗壮。留苗密度早熟品种留苗22.5万-27.0万株/hm2;晚熟品种留苗18.0万-19.5万株/hm2

3.3施肥。夏大豆一般是板茬播种。以追肥为主。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块,7月中旬初花期应施纯氮90-105kg/hm2、五氧化二磷60-90kg/hm2、氧化钾60-90 kg/hm2;肥力高的地块施纯氮60-75kg/hm2、五氧化二磷120-150kg/hm2、氧化钾120-150kg/hm2。追肥方法以开沟条施为好。结荚鼓粒期后植株根系开始衰老,吸收能力下降,大豆常因缺肥而造成叶子黄,长势弱。花荚少,脱落多。在花荚期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喷洒微肥3次,用尿素7.5-15.0kg/hm2、磷酸二氢钾3kg/hm2、钼酸铵375-450g/hm2、硼砂1.5kg/hm2,兑水750 kg喷雾,可混合喷或单独喷,喷洒时间以16:00为宜。

4病虫害防治

大豆锈病多发于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发病后用三唑酮675 g/hm2对水1125 kg喷雾防治。危害大豆的害虫种类很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要根据虫害发生的情况及时喷药防治。大豆食心虫于8月中下旬危害。在8月中旬成虫始盛期用敌敌畏熏杀是防止食心虫的有效措施。花荚期防治豆荚螟、造桥虫、豆天蛾幼虫,在3龄前用4.5%氯氰菊酯375 mL/hm2加辛硫磷600mL/hm2,兑水450kg进行喷雾。

猜你喜欢

低产单株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成龄低产梨园改造丰产栽培技术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低产“金丝4号”小枣密植园的改造
秋播蚕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