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措施

2018-08-21范守忠

文教资料 2018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农村

范守忠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潍坊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是潍坊市2017年度社科理论研究课题,作为该课题的重要研究成果,本文以潍坊地区为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现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村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整合农村价值取向,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

农村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共同构成了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引导广大农民提高道德修养、整合价值取向、黏合心理裂痕、化解思想矛盾、陶冶个人情操、协调彼此关系等多重功能。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主流思想,在其引领下构建农村文化建设体系,能够正确把握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和智力财富,对经济发展发挥推动作用。潍坊市作为农业大市,尤其大棚种植在全国名列前茅,经济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农业经济。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乡村优秀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才能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提升农村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逐步丰衣足食,在物质满足的同时,农民期待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农民提供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村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带来稳定的乡村秩序和优良的民风,进一步确保了农村群众可以更高标准、均等化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对建设文明乡镇具有重大意义和促进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設的现状

以前国内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角度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作过一些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为了切实了解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情况,课题组在2018年1月至2月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这一热点问题,先后以调查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走访和调查了寿光、临朐、坊子等地农村,通过调查和进一步分析,初步了解并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载体基本建立。

调查数据反映出潍坊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所有被调查的乡村都有负责文化建设的管理部门,大多数乡镇都建立起了农民文化中心、图书阅览室、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场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效载体,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实现形式多样化。

调查发现,85%被调查乡村组织过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学习,绝大多数农村能够利用各种形式让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融合,比如建立核心价值观长廊、文化墙、宣传栏,开展“最美人物典型宣传”、“好家风”主题演讲比赛、听专家报告、座谈、考试等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风尚,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村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同时,一些文艺团体深入广大农村,给农民送来了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以文艺的形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

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度较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听到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的占总数的86%,一半以上村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能够部分记诵,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赞成和认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成绩斐然,但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如不获得实质性的解决,将制约农村文化的持久、快速、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总结如下:

1.农民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尚难满足。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现今,农民的文化需求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的文化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时俱进,农民的文化目标日趋多元化,文化诉求日趋强烈。各种传媒手段的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促使农民渴望接触更多的新资讯、新观念。但是,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开展的文化活动较为松散,随意性强,水平较低,内容乏味枯燥,难以完全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诉求。同时,调查发现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在农村地区分布不均,在乡镇内部,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大多分布在乡镇中心所在地,而偏远村庄则缺乏足够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源,也不能完全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诉求。

2.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仍显不足。

经济是农村文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中央政府投入不足。政府财政对文化的投入较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投入仍有一定差距,本已有限的文化建设资金更多地投入城市,使农村文化投入明显不足。第二,农村基层政府投入不足。受制于我国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非常有限。第三,农村集体投入不足。村集体的生产发展规模小,经济实力不足,加之文化自觉性不够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第四,社会公益投入不足。社会上诸多的公益性文化组织,将注意力大都放在城市文化发展上,农村文化服务理念不够,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3.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相对缺乏。

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当前农村文化人才的队伍问题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素质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农村出现了大量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文化资源服务。农村文化发展节奏和要求日新月异,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农村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学历不高、技术不强,难以适应农村日益丰富的活动种类和多样的工作内容。第二,数量上没有保障。由于农村乡镇政府的行政事务繁杂,农村文化工作站的全职人员不多,缺乏专职管理者。第三,农村优秀的民间人才稀缺。城乡二元差距深深的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城市成为社会精英的聚居地,成为文化创新的展示台。农村文化人才相对缺乏,以中老年为主,学习能力有限,观念滞后,以致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在农村受到束缚。

4.一些农村基层政府部门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调查发现,部分村支两委班子对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活动缺乏有力组织、艺术指导和示范带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开展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仍然存在“经济指标是硬任务,文化工作只是软指标”的错误观念,认为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的主要任务,至于农村文化建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到渠成,这种落后的旧观念,导致农村基层组织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很难使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实质性的突破。二是个别乡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文化建设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流于形式、赶时髦,有的甚至步入误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视为应付检查、装饰门面的东西,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变成花架子,成了表演秀。如果只重视表层的空泛化的东西,就起不到激励作用,对农村发展也产生不了深远影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1.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属于政府固有的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应首先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将当地政府所实施开展的面向农村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确保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能够与政府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同时,农村基层财政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要做到统筹全局,安排有序,落实到位。

2.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农村文化建设。

相比社会资金对农村教育的参与,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要少得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反,这方面大有可为,关键在于如何积极探索。如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针对社会资金要扩大知名度、树立新形象的需求偏好,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双赢。

3.促进农村自身经济发展。

物质需求的满足是促使农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为突破口,改善农村交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如设立农村文化站、村镇有图书室、科学文化学习馆,形成组织合理、网络完善、服务高效、运营顺畅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让农民共享农村文化建设成果,才能使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和民心、顺民意、见实效。

(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1.将文化建设纳入政绩考核体系,细化领导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及农村文化建设都要以政府为主导,因此,建立起科学的组织领导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相关规划编制、政策法规制定、督察考核得到有效实施的前提。为了实现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机制的目标,最根本的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作为施政的指挥棒。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农村文化建设要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将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责任进一步落实到宣传、广电、文化、出版等政府部门的工作考核目标之中,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在有关部门的组织领导之下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

2.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

基层党员干部应站在政治的角度和历史的责任上在农村起到表率、榜样的作用。要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民风宣扬马克思主义,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以身作则,重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参乡村活动,深入村民互动,使村民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形成和谐的文化气氛。

(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高素质的文化专干和文化人才是做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保证。

1.结合农村实际,整合农村文化工作的人力资源。

要培训管理全职与兼职“双轨”模式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全职人才队伍方面,当地政府要专门就农村文化人才给予一定数量的岗位编制,并确保做到专职专岗。兼职人才队伍方面,要积极调动各方面资源,尤其是农村基层中的文化特长者、文艺爱好者、民间艺术传人的积极性,打造一支专业文化人才和业余文化爱好者相结合,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技艺人才相结合的人才队伍。鼓励和支持优秀的乡土艺术家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民采集编排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优秀民俗文化节目。

2.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素质。

从事农村文化工作的人才在上岗之前要进行严格技能考核,上岗之后依然及时地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这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工作创新不断的当今时代显得尤为突出。比如,为了适应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需要,许多年龄较大的文化工作者可能就面临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知识技术的迫切要求。此外,基层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人员配置数量很有限,这就更要求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增长和掌握新的知识本领。为了使继续教育惠及更多的农村文化工作者,一方面要求文化主管部门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继续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必须考虑将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之中。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要推进特色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并不是只要共性不讲个性,不要刻意寻求统一化模式。每个乡村的地理环境、发展历程、人文习俗不尽相同,因此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不可能完全雷同。创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鲜明的乡村文化,要将本村自身历史发展特点、内外环境、经济实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只有跟乡村实际相结合,形成独特之处,才能具有渗透力和生命力,才能长盛不衰。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系统工程,我国广大农村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农村文化融合的路径,使农村文化能够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传播及农村自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明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机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2]徐诚.潍坊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15.9.

[3]李宽端.潍坊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N].潍坊日报,2018-1-25.

基金項目:本文系潍坊市2017年度社科理论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潍坊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