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天下》读者交流会第一期医者王春:回归以人为本的“自然疗法”

2018-08-20袁泽友实习生刘墨轩乔啓明

藏天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元气现代人西医

文/袁泽友 实习生 刘墨轩 图/乔啓明

元气是生命的根本

人物名片

王春,46岁,中医硕士,贵州省毕节市扶元堂中医馆创办人。一位传统中医文化的坚定捍卫者,一位从体制内出走的著名民间中医,一位只用疗效说话的中医临床实践者。

2018年6月10日,在美丽的贵阳乌当香纸沟水东香纸艺术博物馆,贵州省著名民间中医王春以一场生动的中医文化讲座——《智视化社会 伤生命之根本》,拉开了《藏天下》杂志首届读者交流会的帷幕,让参与本次活动的《藏天下》读者重新认识了中医文化的魅力,更是领略了一个贵州本土中医实践者对当下医疗现状的忧思。他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治疗无能的时代。

在中国文化中,“气”无论是作为自然之气,还是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都在不断的演变发展,被古人描述为万物存在、发展、消亡的动力。先秦哲学家从中抽象出冲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浩然之气等概念,但最终被两汉时期的“元气说”所同化,发展为“元气一元论”。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重政》指出,元气存在于“天地之前”,是产生万物的本原。东汉以王允为代表的哲学家们认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自两汉以后,气论哲学日益成熟并与中医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体系,“元气”渗透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与医学实践的方方面面。中医用气化理论解释人体生命和健康,用“元气”说明生命的本原和生成。

首届《藏天下》杂志读者见面会,王春正是从“元气”着手,说明“调补精血,固本培元”的重要性。他与读者趣谈中医,讨论 “智视化社会,伤生命之根本”。

王春说,“元气乃人体‘生’之根本,元气中的‘精气’乃人生命活力之‘精华’,是人体的先天储备;元气中的‘血气’是人体能量的储备,关乎寿命与生命活力”。他认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过度用脑,多思伤精;现代人生活工作离不开电脑屏幕、手机屏幕,每天视力会消耗人体70%的能量,久视伤血。精与血长期损耗,储备不足,人体免疫力、抵抗力快速下降或供需不足,导致未老先衰,多种疑难杂症并发。

王春对现代人一再挑战生命极限,无节制的调用生命之精血的自戕行为备感无奈。“中医并不神秘,它遵循‘元气’规律,治疗注重滋养并调节人体‘精’、‘血’,加强人体自愈能力来防病治病。中医诊疗说白了就是对‘精’‘血’的调动和养护,”

王春提醒现代人对身体,要“养”“护”合一,提出中医治养并举,开源节流的新式疗法:年轻时,打好“精”“血”基础,增加人体能量储备,人体储备积累得越多,急需时能充分利用的也就越多,此乃开源;人体储备有限,人类不能无节制、掠夺式开发,伤人体元气之根基,所以要节流。

如何节流?一是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少熬夜,尽量少用手机,保“精”养“血”。二是养护脾胃,少吃冰冷食品。王春认为,胃喜温不喜冷,消化过于冰冷的食物时,就会耗损身体的元气。他认为低于24℃的食品都可归为生冷食品,水果等食物最好水煮过再吃。

王春不主张长时间剧烈的运动,诸如跑步等等,他认为当下微信朋友圈流行的每天走一万步,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过量的运动伤筋,后患无穷。

◎首届《藏天下》读者交流会全家福

这是一个治疗无能的时代

“这是一个治疗无能的时代!”王春对当下医疗发展现状评价道。

何以治疗无能?他认为,现代社会,生态环境恶化、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泛滥、生存压力以及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得现代人的发病原因更加复杂,疑难杂症高发。而当今的医学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人类病理结构变化的速度,无论中医与西医,“治疗无能”的弊端不断显露。

首先是中医。王春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急功近利,盲目求快,中医虽能治本,但由于疗效慢、疗程长的特点,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尤其,传统中医在西医思维的统治下,无法用所谓“标准化”来建构自己的体系,已被很多现代人视为“伪科学”。

中医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使其失去了人们对它的信任。由于现代人和古代社会的人在体质、生存环境等诸多方面早已大相径庭,疾病的成因更加复杂。但不少老中医还拿着古代的经方、“祖传秘方”来给现代人治病,往往疗效甚微,治愈率低下;同时,伪中医大量泛滥,招摇过市,这更加深了民众对传统中医的误解。

再说西医。现代西方医学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医在全球占据表现出局限性。着主导地位。但王春认为,西医愈发暴露出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

◎交流会现场

◎ 王春为读者把脉问诊

◎ 参观水东香纸艺术博物馆

◎ 王春的众多弟子前来助阵

◎水东香纸艺术博物馆创始人、雕塑家方聪致欢迎辞

◎读者现场提问

医生在诊断病人的时候,完全依赖于仪器,针对病人各部位进行检查,获取各种量化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和各种量化指标来诊断和治疗疾病,这往往忽略了导致疾病的环境、心理等其他因素。在这种观点影响下,西医注重的是局部而不注重整体,重结构而不注重功能,重物质而不注重精神。从而,现代西医用对抗的手段来治病,譬如用手术割除身体病变部位,用各种化学药物抗菌、抗癌、抗病毒、抗增生、抗衰老、抗过敏、抗纤维化等。但是,在这种生物学模式下,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疾病的观点随着医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临床上也越来越

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

王春因现代医学“治疗无能”的问题转而忧思中西医未来的发展问题,他从两大医学体系之根本出发,简略分析了中西医未来的发展走向。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最终都要回归到人体本身,在‘自然疗法’中重新思考和研究人类病理的若干问题,”王春强调说,“‘自然疗法’就是遵循人体疾病规律,‘保守’治疗,充分发挥人体的自愈能力,减轻仪器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的伤害和副作用。”

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联系。它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精神的诊断和治疗的整体概念,把人体的生理机能看作一个整体,进而把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充分利用自然之力和人体的自我调节、自愈能力以达到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现代中医逐渐脱离了最初“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变得急功近利,更有甚者,为了谋利,不惜伤害患者身体,背离中医理念。

王春感叹道:“中医内外交困,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艰难前行,挽救中医,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元气现代人西医
快手元气早餐
No.3 元气森林宣称2021年营收约70.2亿元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智珠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