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微生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关系研究

2018-08-18张秋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5期
关键词:活菌鳞状感染率

张秋敏

对于宫颈癌的防治已经成为现如今医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 目前对于宫颈病变的相关方面的探索相对较多。有研究显示, 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早年分娩、性生活频繁、初次性行为年龄<16岁等, 因此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提高防控力度[1]。但是目前而言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和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为此在本文研究从该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本研究分析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本院妇科门诊进行治疗的17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82例)和观察组(883例)。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4.12±6.96)岁。纳入标准:患者无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内外科病史;在就诊时未发现阴道出血情况;1个月内无特殊药物服用史;告知患者研究的目的、意义, 患者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在2 d内有性行为发生;服用过特殊药物;存在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妇康栓治疗, 1粒/d, 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1粒/d, 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取膀胱截石位, 借助于窥器使宫颈口充分曝露。使用无菌棉拭子获取宫颈口分泌物, 将其置入事先准备好的试管中以便后期进行检查。在患者宫颈鳞-柱以及阴道后穹窿上皮交界处选用特殊的宫颈刷获取组织细胞以及分泌物, 将沾有分泌物及细胞的宫颈刷刷头取下迅速放置保存液中[2]。将所获取的标本送至检验科以及病理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选用液基波层制片机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 按照规范进行诊断。根据标准将其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鳞状细胞癌以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等[3]。比较两组患者HPV感染率及宫颈病变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PV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HPV感染率为19.9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HPV感染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宫颈病变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宫颈病变率为9.7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宫颈病变率比较(n,%)

3 讨论

阴道微生态在人体中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并且随着人体年龄、妊娠以及其他的身体条件的改变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也正是这种平衡状态, 确保了机体的健康。菌群在阴道微生态平衡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全面掌握阴道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4-6]。在阴道中存在着众多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构成阴道正常的微生物群。乳杆菌活菌胶囊在维持阴道微生物环境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其具有阴道自净、抑菌杀菌以及竞争粘附等作用[7-10]。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者宫颈病变率以及HPV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通过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可以对阴道微生态进行有效的调整, 很大程度上避免HPV感染和宫颈病变。

综上所述, 乳杆菌活菌胶囊能够有效的维持阴道微生态的正常, 而念珠菌感染和阴道清洁度差能够增加宫颈病变以及HPV感染。

猜你喜欢

活菌鳞状感染率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某地区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的分析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