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2018-08-17胡秀琴李宝金洗少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气腹丙泊酚芬太尼

胡秀琴 李宝金 徐 敏 洗少兰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6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临床治疗胆囊疾病的主要方法,其优点体现在创伤小、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方面。但因此其往往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全麻醉,术中需要创建CO2气腹,所以对麻醉具有非常高的要求。LC手术过程中选择的麻醉方案必须保证可以达到麻醉深度充足、术中平稳性良好、术后可快速苏醒的标准,以使麻醉效率和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1]。瑞芬太尼属于μ受体激动剂的新型药物,其可迅速起效,且消除速度快,长期用药或重复给药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机体蓄积。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短效率=麻醉药,其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等优点。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45)和实验组(n=45)。对照组男患者25例,女患者20例,患者年龄26~57岁,平均(46.8±5.2)岁;其中胆囊结石22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炎15例;实验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21例,患者年龄27~58岁,平均(47.1±5.3)岁;其中胆囊结石24例,胆囊息肉7例,胆囊炎14例。比较两组患者自然资料,组间差异均衡(P>0.05),可进行对比。

表1 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s)

注:a表示与术前比较,b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HR(次/分) SBP(mm Hg) DBP(mm Hg)实验组(n=45)术前 80.6±6.6 124.8±11.2 78.2±5.7气腹后 78.4±6.1ab 123.6±11.7ab 81.3±6.0ab术后 78.2±5.8ab 122.7±11.2ab 78.3±5.6ab术前 80.4±6.5 124.7±11.1 77.3±7.4气腹后 94.2±7.4a 129.7±11.4a 85.5±5.8a术后 83.3±6.8a 125.9±11.1a 82.2±5.7a对照组(n=45)

1.2 方法:术前12 h禁止饮食饮水,术前30 min将静脉通路开放,予以东莨菪碱0.3 mg与咪达唑仑0.04 mg/kg,进行面罩吸氧,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2 mg/kg进行。实验组: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待睫毛反应完全消失后,予以阿曲库铵0.5 mg/kg行静脉注射,维持麻醉采用阿曲库铵5 μg/(kg•min),丙泊酚50 μg/(kg•min),瑞芬太尼0.4 μg/(kg•min),术前30 min停止阿曲库铵,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需要维持至手术操作完成。对照组: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待睫毛反应完全消失后,予以阿曲库铵0.5 mg/kg行静脉注射,5 min以后予以4 mg/kg芬太尼行静脉注射,维持麻醉采用阿曲库铵5 mg/(kg•min),丙泊酚50 μg/(kg•min),芬太尼0.2 μg/(kg•min),术前30 min停止阿曲库铵,芬太尼与丙泊酚需要维持至手术操作完成。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和记录两组术前、气腹后、术后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变化;②通过OAAS(镇痛评分量表)评定患者拔管后5 min、10 min的镇痛效果,满分为5分,得分越低代表镇痛效果越差[3];③对两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躁动、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④统计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

1.4 统计学评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血流动力学变化、镇痛评分、术后恢复情况采用(±s)描述,予以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描述,予以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两组气腹后、术后HR、SBP、DBP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组间进行对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对照组拔管后5 min、10 min的OAA/S评分均低于实验组,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镇痛效果(±s,分)

表2 比较两组镇痛效果(±s,分)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拔管后5 min 拔管后10 min实验组(n=45) 4.19±0.24* 4.33±0.61*对照组(n=45) 3.93±0.16 4.08±0.77

2.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其中恶心呕吐、躁动各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其中尿潴留、呼吸抑制各2例,恶心呕吐、躁动各3例,组间予以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

2.4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实验组拔管时间为(10.27±4.01)min,睁眼时间为(6.83±3.20)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32±2.63)min;对照组分别为(15.14±4.28)min、(13.27±3.40)min、(10.55±2.82)min,经比较,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等胆囊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大量临床实践发现[4],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时需要创建CO2气腹,其会相应的增加腹内压,同时会抬高膈肌,影响循环和呼吸系统。基于此,必须做好深度麻醉以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有效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

丙泊酚作为临床常用的一种静脉麻醉药物,其主要优点体现在起效快速、血药浓度降低速度快、血浆清除率高等诸多方面,已在诱导、维持以及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即可与脊髓麻醉或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也可与肌松药、镇痛药和吸入性麻醉药联合应用[5]。本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循环抑制作用,特别是麻醉诱导过程中会造成轻度兴奋的情况,快速静脉注射诱导麻醉过程中又会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除此之外,丙泊酚可对外周血管进行扩张、对血管运动中枢进行抑制、使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产生阻断作用。瑞芬太尼作为超短效的阿片类药物之一,其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功效,同时具有肌张力增强、心动过缓以及呼吸抑制等其他药理作用,其在人体中仅1 min的时间即可使血-脑达到平衡,快速水解融入到组织与血液当中,起效迅速,维持时间比较多。本品在患者体内可快速被血浆和组织当中存在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长时间大量给药的情况下,停药之后患者体内也不会出现蓄积现象,对其身体健康基本无影响,其额麻醉深度可以手术需要为依据进行适当且快速的调整[6-7]。相关文献报道[8],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麻醉方法运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麻醉效果良好,且患者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术后可迅速苏醒,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组研究发现,实验组气腹后、术后HR、DBP、SBP低于对照组,拔管5 min、10 min后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为、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显著,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气腹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免气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对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