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中的面子威胁行为及礼貌策略分析

2018-08-16范思颖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4期

范思颖

【摘要】“面子”在日常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这要求对话双方尽量维护对方面子,以保证交流顺利。面子理论表明人们有不同的面子需求,而《吐槽大会》中却出现了大量面子威胁行为。本文以《吐槽大会》第一季节目为语料,在面子理论的指导下对节目中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及相关的礼貌策略进行了语用分析。结果表明节目中涉及的面子威胁行为包括对言者或听者的积极面子构成威胁,缓解面子威胁行为的策略则主要包括不采取补救策略、积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实施策略。采用适当的礼貌策略能在交际中维护谈话双方的面子,维系友好的社会关系。

【关键词】《吐槽大会》;面子理论;面子威胁行为;礼貌策略

一、引言

“面子”在日常交际中扮演重要角色。对话双方都应注意对方面子以使交谈顺畅。这要求对话者尽力维护他人面子并避免面子威胁行为,但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却违反了这一原则。该节目自2017年开播以来引起了巨大反响,每期节目邀请一位自带热点话题的明星作为主咖,接受圈中好友的吐槽,主咖和嘉宾在自黑和他黑中完成节目。已有学者从传播学和新闻学视角来分析《吐槽大会》的文化传播策略及节目特征,仅有一篇文章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修辞在《吐槽大会》节目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本文以《吐槽大会》第一季十期節目为语料,在面子理论指导下分析节目中主持人、嘉宾与主咖的话语中威胁自己或他人面子的言语行为,同时也探讨缓解面子威胁言语行为的礼貌策略。

二、理论基础

Brown 和 Levinson 认为,“面子即是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面子可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指人们渴望他人的赞赏和肯定;消极面子指人们有不被别人干预、妨碍的自由。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被称为面子威胁行为。面子威胁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威胁听者的积极面子、威胁听者的消极面子、威胁言者积极面子和威胁说话人的消极面子。要讲究礼貌就必须减少这些有威胁性的交际行为给面子带来的伤害。为减少在言语交际中对面子的威胁,交际者应适当采取礼貌策略即补救策略,以表明说话人没有威胁听话人面子的意图或试图减弱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礼貌策略包括直言不讳、积极礼貌、消极礼貌、非公开施行或隐讳方式和不施行面子威胁行为等五种。

三、第一季《吐槽大会》的语用分析

1.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第一期节目嘉宾宁静先以“大家都是主持人,就我一个人是演电影的”为由引出话题,然后爆料主持人张绍刚“花了三十几万请他的亲朋好友去看这部电影”,依然票房惨淡,仅为“0.04千万”。宁静的言语行为以嘲讽的方式损害了听者张绍刚的积极面子,但爆料未对张绍刚的形象有实际的伤害,只是为了幽默而故意设计的。宁静吐槽之后,采取积极礼貌策略挽回对方面子。具体做法是先表达和张绍刚一起讲脱口秀的荣幸,再和他击掌,这些做法是拉近和对方的关系,以补救面子威胁行为。

2.主持人与主咖之间。第三期节目主持人张绍刚一直吐槽主咖王祖蓝的身高,说“他们真的没有动过手,因为如果动手吃亏的也是祖蓝”,“就算动手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他,还吐槽他“忙得根本就没有时间长个儿”。张绍刚的言语行为反复强调王祖蓝的缺点,对他的积极面子构成了威胁但语言妙趣横生。此处张绍刚采用的是直言不讳的方式实施面子威胁行为,为了使节目流程顺畅,他未在吐槽后采取补救措施。

3.嘉宾与嘉宾之间。第四期节目中嘉宾李诞先夸同为嘉宾的好友史航“是知名的编剧,写一集电视剧十几万”,但话锋一转说他“十几年也写不了一集,刚刚完成了一个青春偶像剧,男主角用着最新款的小灵通”。这些言语暗示着史航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属于过气的编剧,威胁了史航的积极面子。李诞采用了非公开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的策略,他用比较间接的方式威胁史航的面子。

4.嘉宾与主咖之间。第七期节目主咖薛之谦提及嘉宾朱桢“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抢单。每到买单的时候就跟他撕,撕扯、拉扯。他的头发就是被我们这几个兄弟拉成这样的。”这些话语针对了朱桢的脱发问题,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他的积极面子,但更体现了他的慷慨大方。这些言语对朱桢的形象没有实质伤害,因此以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行,没有采取补救策略来挽回对方面子。

四、结论

基于面子理论,本文分析了《吐槽大会》会话中的面子威胁行为和相关礼貌策略,有助于人们在交际中保持礼貌、避免面子威胁行为。本研究发现节目主要包括主持人与嘉宾、主持人与主咖、嘉宾与嘉宾、嘉宾与主咖、威胁自己面子等五种面子威胁行为,而且涉及的面子威胁行为都是对言者或听者的积极面子构成了威胁,这是由节目自黑与他黑的形式决定的。缓解面子威胁行为的策略主要包括不采取补救策略、积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实施策略。语用策略分析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Brown P,Levinson 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胡子豪.从修辞学角度浅析修辞在节目语言表达中的作用—以《吐槽大会》为例[J].中国报业,2017(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