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带设备进入小学科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18-08-15张金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带平板数字化

张金福

由于学校对学生终端设备配备严重不足,使得数字化学习推进过程缓慢,于是就有了学生“自带设备”用于学习的理念推广。作者在小学科学教学领域就BYOD的使用做了一些尝试,并以实践为基础从必要性、优势及不足三方面做了經验阐述。

把数字技术与科学课程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核心能力。

我教学实践中尝试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四大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科学的教与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时,我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学校数字终端设备单一并且严重不足,还局限于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这成了小学科学教学数字化的绊脚石。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BYOD(学生自带设备)进入小学科学教学的使用上来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BYOD进入小学科学教学进行论述。

●基本概念

BYOD 的内涵: BYOD 是 Bring your own device 的缩写,通常翻译为“自带设备”。科学课中的 BYOD 就是让学生自带设备进入科学课并参与到学习中,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字录音笔、MP4、移动存储器,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手机和平板。

●思考——数字化科学教学的现状及BYOD进入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我们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已看到了数字化学习研究和实践带来的变化。例如某小学利用基于课程平台的APP网络进行了围绕某主题的研究,学生人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或平板或手机,他们在无线网络覆盖的教室里,先利用互联网搜索到需要的相关知识,然后马上在实践中对知识进行相应的验证和运用。再如《金属的热胀冷缩》一课,学生利用力传感器和配套器材热胀冷缩实验器,直观、便捷地呈现了绷紧的金属丝加热后发生膨胀、金属丝变松且拉力数据逐渐变小,慢慢冷却后金属丝收缩、拉力数据逐渐变大的实验现象。在这些课堂中,学生能够运用一些设备及所提供的平台与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以很好的培养。

但是,我们反观这些课堂,不难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由于这些课堂是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所以很多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创建数字化教室,为每个教室的每一位学生配置平板和台式电脑等移动互联终端设备,学校还建校园网和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但真正受益的只是少部分学生。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具备这样条件的学校也只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

事实上,我所在的地区,Android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个,这种智能手机除拨打电话、发送短信,还与GPS结合,与照相机结合,与传感器结合,再加各种各样的APP,完全可以成为智能化的个人学习终端。而所有的这些,我们却视而不见,让这些现成的数字设备闲置着不用,将互联网拒之门外,显然我们需要做些改变。

●探索——BYOD进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BYOD进入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势。

(一)BYOD的进入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产生作用。

1.使得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原认知变得更加方便、全面。以五年级《肺和呼吸》教学为例,课前学生通过BYOD上网进入在线问卷——问卷星,完成本节课学习问卷,教师通过后台数据分析,了解到学生对“你认为我们的呼吸用到了哪些身体器官?”“你知道人体呼出的是什么气体为主?”等问题并不清楚。尤其是呼出的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该如何检验?更是茫然。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就容易抓住重点设计教学活动。而 “为什么运动前后呼吸有变化?”“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就可以带而过。

2.在网络平台提供“微视频”“图文资料”“交流空间”等,突破科学学习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先在家利用BYOD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教师视具体情况在线解疑或组织现场教学。以《磁铁的性质》为例:教学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自学。教师事先制好的微视频和与之相配套的学习任务单、并放在网上,学生在家中利用自带设备在线学习并完成任务单,第二阶段,教师组织课堂学习。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展示来建构消化知识。之后,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上课的情况用BYOD设备自行反复进入相关学习网站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学习再巩固。

3.其他方面应用。

利用BYOD可以随时对学习过程进行拍照或摄像记录成果、搜集证据;利用BYOD分享实验数据的采集与自动汇总、计算、分析并进行互动评价等。

(二)BYOD的使用与学校提供的数字终端相比,优势在哪儿?

1.学生的自带设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对设备相当的熟悉,运用也相对自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备本身操作的困难。

2.BYOD的移动性和便捷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使得学习走向常态化和社会化。

3.BYOD行动是在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赋予他们利用自己世界中的工具进行学习的自由,支持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独立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体现教育的公平、个性和均衡。

二、BYOD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一)一线教师要增强BYOD服务于教学的意识及提高BYOD服务于教学的技能方法。教师要从“手机也不过是打电话、收发短消息,平板电脑来看电影,拍照片”的观念中走出来,学会使用APP、学会使用二维码、掌握使用BYOD组织教学的能力。

(二)由于设备自带,不同学生拥有设备档次不一而导致的攀比心理、过多地使用搜索功能使得学生记忆能力的退化、学生在使用BYOD过程中的监管缺失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做更为细致的工作。

猜你喜欢

自带平板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好卖的产品 自带营销力。”
好的爱情自带成长属性
数字化制胜
The Apple of Temp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