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

2018-08-15

关键词:医疗器械内科心血管

叶 露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安徽 铜陵 244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食品行业的日趋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饮食也越来越不规律,生活习性也不良,这些因素都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导致了人们患上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概率越来越高,患者数量也在日益增多。但是在对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通常会进行侵袭性操作以及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通常会发生一些感染的现象,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绞痛等一些心血管疾病,而如果这些疾病如果发生感染的话,就很难得进行进一步的治疗,除此以外,心血管病由于病状特点就容易出现病状恶化,严重的还会引发心梗、脑梗,从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和加剧患者的痛苦情绪,与此同时,也会对医院的治疗成本提高到很大的数目。随着我国目前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经济,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医疗研究也正在不断的进行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是根据该医院从2014年1月到2015年的12月所收治的心血管感染患者100例,然后再根据每位患者自身病情的不同以及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将其进行照料。年龄25到77岁,总体分布在62岁,体重平均为58 kg,其中,男56名,女44名。首先第一步就是对这些患者进行测血压、测心率、血尿常规检测以及肾功能检测等一些常规性指标的检测,以及检测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经过统计,病程普遍是3到10年,其中属于冠心病患者感染的数量是33例,高血压感染患者的29例,心绞痛感染患者的数量是26例,其余的12例属于扩张性心肌感染的病患者。在进行统计的时候,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文化程度以及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都符合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心血管内科感染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的时候,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状况采用适当的回顾性分析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来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查证,尤其是对于患者治疗时的一些基础性的资料进行必要的记录,例如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是否使用过抗生素以及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医生对于患者进行悉心的操作,是否具备一定的规范性、患者是否存在一些其他的心功能并发症、以及患者进到医院后的治疗时间等各方面的情况都需要有所了解将这些情况进行统计能够对后期的治疗效果做一个清晰的对比,从而对后期的,统计研究分析提供一个坚实的数据基础。通过对比,将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产生感染的身体部位以及受到感染的一些高危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除去对患者进行一些基础性的治疗之外,对于实验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关人员对于患者的每个疗程都要进行全面的病情检查以及恢复状况有一个清晰的掌握,而对于一些不能到医院治疗的患者就必须保证能够做到定期复查的要求。除此以外医院还需要派出一些专门的质量负责人负责患者的病情跟踪,病情跟踪的内容包括对患者的病情记录,生活情况记录,以及对患者提供有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的建议,定期对患者的整体身体机能进行检测,然后将两个组的相关治疗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将两个组的数据进行进一下的对比分析。

1.3 评价标准的确定

显效: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在经过医院的系统治疗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有部分好转或者有好转的趋势。有效:患者在完成治疗之后,身体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逐渐趋于正常状态。无效: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好转甚至于病情出现了恶化的情况。

2 结 果

通过对该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一些相关的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到,其中属于冠心病患者感染的数量是33例,高血压感染患者29例,心绞痛感染患者26例,其余的12例属于扩张性心肌感染的病患者。同时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属于显效患者56例,属于有效患者34例,而最后有10例是属于无效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性功能合并症,住院时间,抑生剂的用量,以及侵袭性的操作性的规范程度等一些数据都进行了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通过此次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在选取的患者当中,每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全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而患者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侵入性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治疗的时间等因素造成的,同时我们发现,换手出现感染的部位大多数都发生在心脏以及血管等,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因为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以及一些预防性的药物,从而使得身体的免疫力得到了很大的降低,这就使得出现感染的频率会越来越大。因为不同的患者他的身体机能也不同,有些患者由于自身因素,从而会对一些药物会产生过敏现象。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根据操作的需要,有时需要采用一些有创性的操作,但是由于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对医疗器械进行规范性的操作,或者没有及时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杀菌,这就使得医疗器械产生细菌,从而增大的感染的概率。所以,为了降低感染者的感染概率,首先可以从医疗器械方面入手,在去新治疗的过程当中,应该对相关医疗设备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工作,从而保证医疗器械在进入患者身体内部的时候是处于无菌的状态,还有就是可以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合理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必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措施,再者,医院必须加上自身的卫生管理,定期对医院进行消毒杀菌,防止患者感染。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