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治疗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2018-08-15磊,陈

关键词:骨坏死骨细胞皮质激素

冉 磊,陈 璐

(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NFH)是骨科常见病,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者减少,后逐渐引起股骨头骨性改变引起骨坏死的一种疾病[[]][[]]。糖皮质激素(GC)是由肾上腺皮质束分泌形成的,具有促进身体必须物质合成,物质代谢等多种作用[[]]。目前INFH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概有凝血机制异常学说、脂肪栓塞学说、骨质疏松及细胞凋亡学说等

1 凝血机制异常

Pietrogrande提出了血管高凝血可能与骨坏死有关。Glueck报道了INFH可能与血管高纤有关。康鹏德实验发现:兔应用了大剂量皮质激素后,2周可出现凝血功能的增加以及纤溶功能的减弱,加速了INFH的产生。胡志明等报道了TNF-ɑ和VEG的减少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关系,发现骨组织骨保护素/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mRNA表达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密切联系。孙伟等报道了SARS后PAI-1 4G/5G基因可能是我国股骨头坏死的遗传学标记。马宁[[]]研究发现凝血等位基因A的减少,对激素性INFH的发病有增加趋势。

2 出现脂肪栓塞

注射或服用激素后,体内脂肪消耗减少,长期肝脏脂肪沉积加剧,造成高脂血症。过大的脂肪球在体内沉积,逐渐形成体内栓子。脂肪细胞极易攀附在血管壁,造成周围骨压过高,继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龚健等发现INFH早期出现以骨髓腔小颗粒脂肪细胞大幅度增加,INFH晚期以大颗粒脂肪细胞大幅度增加,实验发现约50%的INFH在股骨头标本终末段血管终末段均出现脂肪栓子。盛辉,赵海燕等[[]]使用激素性INFH兔模型,发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在明显升高后可导致肝损害及INFH的发生。杨建平[[]]报道了使用骨髓培养液提取BMSCs,发现辛伐他汀能促进BMSCs成骨及成血管化,可减缓INFH的发生率。

3 骨质疏松及细胞凋亡

①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可直接作用于骨细胞[[]]。李京宝等[[]]研究发现过量的糖皮质激素会影响骨细胞,快速持续地抑制骨钙素(在代谢方面以及维持骨量方面具有靶向作用)合成。AngII能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和激活,会引起局部血流减缓,导致INFH的发生。龚健等[8]研究发现,短时间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关节腔内注射即可引发骨坏死。Weinstein[[]]报道了长期大剂量注射或者服用GC不仅会引起骨质疏松,也可导致骨坏死,其发生率达9~40%。②任辉等研究发现GC不仅可以减少骨细胞的产生还可以抑制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并可抑制骨的代谢,减少局部血流量。综上所述,INFH引起的最主要是股骨头形态学上的改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GC与INFH的发生密切相关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从基因、分子领域去重新审视,进一步探究致病机理才有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研究发现祖国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激素性INFH又有了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骨坏死骨细胞皮质激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与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血细胞比容的相关性
LncRNA在骨质疏松中对破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破骨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骨水泥型全膝置换术治疗继发性膝关节骨坏死的疗效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成骨细胞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机制及途径研究进展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坏死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