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病夏治”的道与法

2018-08-15倪伟编辑长歌

科学生活 2018年8期
关键词:冬病夏治间质性肺病

文/倪伟 编辑/长歌

倪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浦东名中医,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现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师从全国名中医吴银根教授和邵长荣教授。先后承担、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中医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9篇。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内科学》,参加编写《邵长荣实用中医肺病学》和《吴银根肺系疾病中医诊疗思路和经验》。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20年,在中医药辨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方面积累较为丰富的临证经验。

“冬病夏治”疗法是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虚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地驱风散寒,袯除体内沉痼,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缓解或治愈。这体现了祖国医学中时间医学的思想。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空气污染的加重,支气管哮喘、老慢支、间质性肺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抗菌素、激素等药物可使病情得到暂时控制,但一旦停药,疾病又容易急性加重或频繁发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不良反应,如抵抗力下降、抗菌素耐药和激素依赖等,让患者和家属不堪其苦。

中医药防治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历史十分悠久,不仅有许多著名方剂流传至今,更有一些外治法也传承下来,在临床应用中另辟蹊径,发挥着独特疗效,彰显出古人的智慧。“冬病夏治”的外治法就是其中一种。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药物易于吸收的夏季,采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拔罐等综合疗法,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人体过敏状态以及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腺轴的功能,从而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则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故称“夏治”。

古代医家十分重视阳气在我们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张介宾有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均强调人体旺盛的生命力是以充盛的阳气为基础。近年来,因为自然气候的改变,环境的污染,抗菌素、激素的滥用,空调的普及以及贪凉饮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无时无刻不在戕害着人体的阳气,罹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也在不断地增加。

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人合一”,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冬病夏治”就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治疗有些虚寒性的宿疾。

据文献可考,“冬病夏治”疗法源于清代,清代张璐所著《张氏医通》已提到夏季采用敷贴法治疗哮喘病的记载:“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应有不应,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古人谓白芥子有“祛皮里膜外之痰,推墙倒壁之功”,能散经络之寒痰。该方法至今仍在广泛运用。“冬病夏治”主要包括穴位注射和穴位敷贴,是选用一些温阳补肾的药物在三伏天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注射和敷贴,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冬病”的目的。正如现代著名针灸学家陈汉平指出,穴位注射和敷贴不仅仅是针刺穴位作用与药物作用简单算术式的相加,而是在刺激穴位对机体进行整体性、良性调整的前提下,克服药物某些不良反应,使药物的作用呈几何式的放大,起到既发挥温阳补肾、止咳平喘的作用,又增强针刺穴位之效应。

此外,“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在三伏,夏天乃一年中阳盛阴衰之季,而“三伏”又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人体之阳气与之相应,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颇为旺盛,肌肤腠理开泄较为完全,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理论依据源于“伏者,金气伏藏之日”,意为肺脏气血在三伏之日尤为通畅。现代研究证实,“三伏”为人体皮肤温湿度最大、毛孔最为开放之季,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此时予以治疗,药物易于深达脏腑,故为治疗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最佳时机。

猜你喜欢

冬病夏治间质性肺病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认识间质性肺炎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冬病夏治”浅析
从冬病夏治论三伏贴之刍议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Indacaterol获准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