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过滤嘴

2018-08-14巫昂

特别文摘 2018年4期
关键词:京派剥壳世故

巫昂

我在上海待过4年,过的完全是大学版的城市底层生活,最奢侈的享受,不过是在复旦东区外边的大排档上吞一份炒年糕,一边偷听边上黑老外留学生用地道沪语跟煎饼果子摊摊主唠家常。正宗上海菜,在上海的时候是吃不着的,依照“吃不到什么便说什么不好”理论,我对上海菜怀着朦胧的仇恨。

理由如下:其一,是貌似清淡的无味;其二,是貌似有营养的养分流失;其三,是貌似小气的材料浪费……其最后一条大罪,是居然比日本料理还要贵。说句公道话,做人要做成上海菜那样才叫好呢。干净清白到无懈可击,容量讲究到打不出饱嗝,原料来自山出自海左右逢源,刀功细腻如无影迷踪拳,每上来一个,又时常会带着非上海的地名,如宁波鲜剥山笋、无锡糖醋排骨、杭州竹荪卷,等等。上海以能下而纳百川喔,怎一个有容乃大了得。这跟我冷眼观察上海居民的效果差不多,说不出来哪里有什么不是,但非常想找茬痛扁之。

美食家陈绍住在上海,对上海主妇别有感情。据他说,马大嫂们的日常功课是,豆芽买回家,要一根根掐去尾巴,洗得跟银丝一样;荠菜菠菜,也要剪掉很多根茎;河里屁大点的虾,要把胡须剪掉,大的做油爆虾,小的剥壳子,弄出来细小得肉眼看不清楚的虾仁,炒别的虾仁主题菜。而剥虾壳的时机,旧时代的上海阔人家的厨子们更有一套讲究,他们会区别出活虾剥壳,或者刚刚死的虾剥壳,何者为善,哪个更适合做某种菜。

虾壳子的生死时速,由此成为沪菜的一道论述题。但无钱者莫为之闲操心乱烦恼,上海家厨之有名,竟然使陈毅市长出面在解放后为他们介绍工作,这个安排到外交部给外交官做饭,那个调动去大饭店,做中餐厅主任,专事烹调,以及过时文化的传承。

我这小半辈子遇到过一个最难为我的问题,是某教授趁研究生考试面试刁难我的,问:“你以前在上海现在来北京,你到底打算当京派还是海派啊?”

现在见过点世面了,我本应该以一句“你说呢”顶回去,保住我终身是个本科生的美好名誉,但当时着实让我犯愁。那教授头型讲究衣领洁净,带着浓重的海派软音调,他是要我表忠心呢,还是希望我从此跟他一样当了海奸,投诚京派地盘。思索片刻,我只好老实作答:“从籍贯上讲,我算是福建帮。”在我国,不世故活不下去,逼迫一个年輕人世故,更是大人的规定动作。

(摘自《厨房里的思考家》 译林出版社 图/傅树清)

猜你喜欢

京派剥壳世故
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知世故而不世故
“京派”看不到的世界:澎岛和北方革命文学
虾类剥壳机专利技术综述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
L-08型莲子剥壳机
怎样煮出易剥壳的鸡蛋
蓖麻蒴果剥壳过程中的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
叶广芩的“京派”回归及内心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