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018-08-13吴丽君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吴丽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获得极快的发展,通常都是发展机遇与挑战是共存的。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土木工程建筑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达到相应的要求,就需要保证严格的施工,加强混凝土施工结构。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多项因素的影响,导致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出现裂缝,并且施工中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结构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

现阶段,以相关的建筑工程标准与行业规定分析,现在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材料不能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为了使工程建筑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混凝土材料一定要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保证选择的石骨料要具有一定的含水量,而且要经常对含水量进行监测,使混凝土的强度可以使目前的施工要求得到满足。

1.2技术规范达不到标准

在实验室中的混凝土配比中,技术规范都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却不一定会达到标准,因为实际的施工与实验室中的试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该按照实验室中的规定进行配比,从而达到混凝土施工中关于强度的要求。

1.3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裂缝

钢筋混凝土中的拉应力主要是钢筋承担的,混凝土承担的是压应力,在钢筋混凝土或者素混凝土的边缘部位,一旦结构的内部出现了拉应力应需要由混凝土自身进行负担。一般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是不会出现拉应力的,及时出现拉应力也会很小。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温度从最高温度转变到相对稳定的温度,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拉应力。

2、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建筑物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到混凝土的浇筑,其中主要有墙体混凝土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楼体混凝土浇筑等。因为基础底板一般来说都比较厚,混凝土的施工工作量比较大,所以要充分的考虑到混凝土的散热问题,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并且完好的保持混凝土的受力能力,所以施工中不能留有施工缝,注意材料和设备选择以及供应,从而确保基础底板浇筑的连续性。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事先在地步浇筑 5 厘米与墙体所用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浇筑要均匀,并且选用铁锹下料替代吊斗直接灌模,还要控制浇筑的高度在 40 厘米左右最佳。分层浇筑时,上下相邻层面见的浇筑时间间隔不能超过 2 个小时。进行顶板浇筑时,要保证虚铺的厚度大于板厚度,振捣器要选择平板类的,沿着垂直的方向往返的振捣。当板顶比较厚时,要根据实际状况选用插入式的振捣器来进行振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用木抹子完成找平处理。

2.2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施工,对于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特别是其搅拌的过程要进行严格监管。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内含的钢纤维要均匀的分布,需要使用强制的搅拌机,从而保证搅拌的均匀度能够到达要求。同时,要不定时的进行施工抽查,确保施工的质量。在搅拌方式的选择上,主要有干拌和湿拌。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也是需要注意的,这主要是要确保钢纤维在混凝土中能夠结成团状,进而有利于施工进程和确保工程的质量。

2.3混凝土拆模技术

对于混凝土模板的拆除,一般是按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顺序进行,并且要先拆除不承重的部分,再拆除承重的部分。拆模的时间也会影响到混凝土最终的质量,时间的设计应该根据要求、气温以及强度等级这些情况综合确定。对于不承重的部分,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 后拆除这样就可以不会破坏其表面和棱角;对于承重的部件,需要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定的设计标号后才可拆除。模板的拆除不能对楼层造成冲击负荷并且拆掉的支架和模板要及时的运走。

2.4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以及振捣之后,需要在12 个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处理,浇水和养护。在拆模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喷水,通常条件下这种喷水养护周期要大于7 天,喷水的频率需要根据混凝土自身的湿润情况而且混凝土要保证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现在,常用的养护方法主要有围水养护法、浸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等,但是常用的通常为覆盖浇水发、浸水养护法以及塑料薄膜法这三种。在冬季施工时,如果连续5天气温平均低于5℃,就要按照冬季施工进行处理,采用蓄热法以及添加外加剂等方法进行养护,防治混凝土受冻而降低强度。

2.5混凝土的测温控制方法

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在夜间及下雨天气时更甚),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形成贯穿裂缝。此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也会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解基础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于工程混凝土的测温,施工者应制定严格的温控方案加以控制,根据混凝土的浇捣方向和底板厚度来考虑测温点的布置。

2.6混凝土后期修补缺陷

在拆模之后,如果发现有缺陷,应该给予及时的修补,确保工程质量。对于面积较小、数量较少的露石或者是蜂窝的混凝土,要用钢丝刷进行基层的洗刷,之后用1:2 的水泥砂浆完成找平处理。而对于大面积的蜂窝、露石或者是露筋应该砸去薄弱的混凝土层,之后用钢丝冲刷,之后需要用比原来混凝土强的等级高的细骨料混凝土进行填塞,并捣实。

3、结语

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的,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问题,在施工前要进行施工设计,同时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同时要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工作。在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能够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制定一个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体系,及时对工程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在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同时建立一个严谨的施工氛围,这样才能高效优质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许兴林,张媛媛.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3(22).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