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让品德课堂彰显魅力

2018-08-11叶丽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2期
关键词:开放社会品德

叶丽香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亲近生活,亲近实践。新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教学空间不能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合理的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尽量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广泛展开社会调查,立足于社会这个大课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树立“大品德的社会观”。通过开放课堂,引导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社会。

【关键词】开放;魅力;品德;社会;活动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开放的课堂才能保持“户枢不朽、流水不腐”的欣欣向荣的生命态势。

怎样才能使品德课堂也充满自由、富有魅力,让这方天地真正成为孩子们心灵成长的乐园,让品德课堂魅力四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踏上了探寻之旅——

一、把脉学情,寻觅“开放”之匙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前,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对学生原有知识、能力、技能等各方面储备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做到课前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以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指向性。如《这是我们的社区》一课,品德与社会课标中对于这部分内容做了如下表述: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知道社区里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及其使用情形,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感受美好社区的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为了上好这堂课,我照例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发现孩子们对家周边公园较为熟知,但对于社区及设施却知之甚少。针对这情况,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并协助学生从竞选组长,划分合作小组,组内分工,制定本次调查计划,与调查社区的居委会取得联系,正式访问,最后全班展示的完整过程。再如《我看家乡新变化》一课,在与学生交流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家乡变化均停留于校内的一些变化,他们认为学校里水泥地换成了塑胶跑道,教室里安装了多媒体就是家乡的变化;而像后田社区则还是老房、旧街道,从这看不到家乡有什么变化……而一些交通、城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人民生活的改善均没有深入的体会。据此,我想如果就这样上课,即使课上利用多媒体呈现过去与现在的庆元,虽然也可通过视频、图像等让学生有所体验,有些许感悟,但可确定的是,这仅只是表层的,而未能深入学生的心。于是,我相应设计了课前带领部分学生到社区一些老人那去询问,去城建局调查体验,课上让参与的学生进行现场叙述、表演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成功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诊断课堂,捕捉“开放”亮点

课堂教学诊断是发现教学问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一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自我诊断更是防止职业懈怠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品德老师认识教学活动,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否合理,找出问题的症结,为改进教学促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诊断目标——一针见血

首先,对新课标要深入地研读,牢牢把握课标精神,并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得到准确地落实。“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根据这一理念,如还注重知识或技能,就有所偏离品德教学而成了语文课堂了,品德课堂应注重学生的活动、参与、体验、情感及价值观等。其次,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再次,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即在教学中是否确确实实可以落实。最后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儿童的生活。

总之,对教学目标要一针见血,要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具体性和动态性。

2.诊断资源——血浓于水

新课标指出:“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使教师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因此,对教学资源的诊断先要关注几个问题:如对教材研读是否正确?在教学中对教学的处理与把握合理吗?对教材以外的资源是否精心挑选?教学的设计与课前的学情调查相符吗?等等。

其次,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品德教学资源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素材性的资源,如教材、参考书以及与此相关的道德观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等。二是条件性资源,如教学设备、学习条件等。从资源的内涵可以看出资源的有效开发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资源才是有效的呢?

品德教师要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精神,理解生活即教材,教材即生活的大教材观。还要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就地取材。所选的教学资源要能让学生有体会、有感悟,适合当地学生思想情感。如《这是我们的社区》一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关社区的问题,主题是美好的社区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原教材中第一課为《社区的公共设施》,而对于庆元,社区起步不久,社区建设还任重而道远,但社区作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织细胞,“社区”一名称已进入人们的视野,也进入了学生的视线,而作为教材,它面向的是全国四年级学生,虽然庆元社区建设起步不久,但大城市均已深入人心,一个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社区正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日益发挥作用。面对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不相符,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是含糊其词,敷衍了事,还是二度创设教材?我选择了后者。根据学情调查,我对原有教材进行创造性利用:《社区的公共设施》分成完善的城市社区与起步中的庆元社区。用图片、视频及课前调查,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社区,社区有什么功能。并从中体会到家乡社区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包括我们的共同努力。这与本课的主题:美好的社区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不谋而合。显然这样的处理与补充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3.有效性诊断——清水芙蓉

教学是否有效, 先要看教学过程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课堂气氛是轻松还是沉闷,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叫答,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井然有序”,还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在体验中有所感悟。

4.及时反思——亡羊补牢

课后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课堂道德迷失现象,及时作出书面记录,并启动整改措施,以备下节课及时调整。反思是防止教师职业懈怠的一剂良药。

三、处方“去病”,踏上“开放”通途

1.处方源于生活

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生活实际中,儿童原已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有了部分社会生活经验和相应的能力与态度。所以,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和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儿童平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引导儿童进行学习探究,不断发展和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再拿《这是我们的社区》一课为例,前面我已深入阐述了学情调查。如果在课堂上一味说教、或单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孩子們势必会觉得是老调重弹,毫无兴趣,同时也无法引起孩子们的足够重视,更难以将美好社区同自己紧密相关植根于脑中,进而转化为建设美好社区的具体行为。若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充分调动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选用儿童课后仍记忆尤新、久而不忘又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因此,我在课堂上运用了社区知识竞赛、社区服务情景模拟和小品表演等儿童喜爱的形式来突破重难点。这样孩子们在课堂上无比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游戏和竞赛中获得了社区的相关知识,懂得了社区是我的家园,社区为我提供了便利,我要为社区服务的情感体验。

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实效性、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2.“去病”在于“效用”

学生家长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学生深入社会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但是家长和社会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缺乏足够了解和关注,往往在学生们深入社会调查的路上竖起红灯,使得学生们难以顺利开展调查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行,起到验证、沟通作用,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协助孩子们完成调查任务。以此来调动家长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孩子们寻求深入社会的机会。

如:学《城乡巨变》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们了解家乡的变化之大。我引导学生对60年前的庆元,30年前的庆元以及现在的庆元三个阶段进行调查。而这一开放性活动,单单学生是完成不了的,而且还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需借助家长这一重要课程资源。调查活动前,我与学生共同设计了调查活动纪录表,内容包括家乡的房屋、交通、生活水平以及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的感受。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学生切身体会,学生就不难从中体会到家乡只所以能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一靠正确的改革开放政策,二是家乡人的勤劳与智慧,并从中感受今天的发展来之不易,我们不仅要珍惜现在,还要努力学习,建设更好的未来。

可以说,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开放课堂,不但给予了学生们更广阔、更自由、更自主的学习空间,同时也促使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及课程的开发者转变——师生共同受益。

3.活动踏上通途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的主要特点,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如果教师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课堂上的各种活动来实现。在《品德与社会》中,常采用的教学活动有讲故事、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歌曲欣赏、资料搜集与处理、教学游戏、操作性活动、讨论等形式。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儿童充满了情趣,愉悦了身心,放飞了情思,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得到了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道德认识。如:在教学《56个民族是一家》时,我设计了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和查询到的照片,在音乐声中介绍各民族;在猜谜语中了解这个大家庭中各成员的风俗习惯;通过录像、录音再现各民族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真切感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画一画”、“演一演”等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勾画出枝繁叶茂的“大家庭树”……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儿童的学习热情,营造了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感悟、学习,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不只是一种依靠道德知识灌输的单向传递过程,而是依靠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经历、体验、建构的。只有将学生带出学校,步入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探究活动,才能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开放的课堂,才能彰显品德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

[2]《情感浸润,让品德课堂彰显生命张力》合肥教研网

[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猜你喜欢

开放社会品德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