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初见成效

2018-08-11刘晓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平台建设教育资源信息化

刘晓燕

【摘要】西安市以被确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規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地区为契机,坚持以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为核心,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入教育教学主阵地,形成以国家公共服务平台为引导、以区域特色公共服务平台为补充、以学校应用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建共享为支撑的教育资源和应用新格局。

【关键词】教育资源 平台建设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9-0295-01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百家企事业单位、万民师生开发的优质资源,生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优质资源,为学习者享有和使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我市以被确定“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地区为契机,坚持以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为核心,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入教育教学主阵地,形成以国家公共服务平台为引导、以区域特色公共服务平台为补充、以学校应用为主体、社会各方共建共享为支撑的教育资源和应用新格局。

一、工作举措

(一)加强行政推动,为资源规模化应用提供保障

市教育局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西安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设立推进工作室,全面统筹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形成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全市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我市将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等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列入市教育局目标管理考核范畴,细化分解考核指标,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推进会,建立月报、季报总结通报制度,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二)加强基础建设,构建资源规模化应用环境

我市加大对大学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大学区的经费支持,并将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应用和维护管理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通过实施班班通、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项目,重点改善了义务教育段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

(三)四项举措深化应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1.试点先行,典型引导。2014年,我市在总结试点地区平台应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开展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试点。通过平台的应用推广,涌现出一批平台应用的典型学校和教师,并且实现了市级、区县级、学校级,三级资源库的建设,为我市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区域协作,资源共享。我市在全市大学区开展基于网络的“以强带弱、以城扶乡、共同发展”校际结对帮扶活动。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我市新城区、莲湖区、碑林区、雁塔区各选择1所优质学校与周至县、蓝田县、户县、高陵县的1所农村薄弱学校试点开展跨区域城乡学校一对一网络结对帮扶,实现了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成长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提升了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3.汇聚优势,特色发展。为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特色发展,我市开展了“一区(县)一品”区域特色化建设,引导区县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一或两种应用模式,培育出一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典型示范学校和示范区县,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我市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特色发展,形成了“一区(县)一品”的特色格局。

4.以赛促教、以赛促用。我市将资源建设与学科教学应用紧密结合、协同推进,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赛,通过组织各类国家和省、市级教育信息化赛事活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我市将每次的赛事成果作为全市公共资源上传至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供广大师生免费下载学习。

(四)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面推进平台应用

去年,我们要求全市25%的教师参与活动;要求特级教师和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实名参加“晒课”;要求西安首批名师工作室成员教师、特级教师、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教研员创建学科教研工作室,引领网络研修和互动研讨;要求“晒课”和“优课”覆盖各学段、各学科、各版本和章节课时。一系列的举措,保障了我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全市如火如荼的进行。

(五)创新管理模式,探索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机制

我市建立了信息报送机制、经验交流机制、专家评审机制等,形成了市、区县、学校,三级联动,定期开展平台应用情况通报、经验交流、网络应用培训,定期抽取西安市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中的专家对平台应用工作进行指导,形成了多级合作、上下联动的良好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

(一)实现三级平台互联互通,形成平台间的协同服务机制

去年10月,我市的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建成使用。为避免重复建设和使用,我们积极推进我市平台与省级、国家级的对接工作。目前,我市已经实现了西安市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与陕西省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用户一个账号可登录三级平台,形成了三级平台间的协同服务机制。

(二)开发市级特色资源,形成与国家、省级平台差异化资源汇聚机制

目前,我市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创建多类型的协作空间,包括如名师工作室、特色教研空间等,并为老师提供在线备课、教学分析、课题研讨及资源推送、在线考试、在线作业、学习测评、试题管理、教学质量智能分析等功能。实现大学区内的跨行政区域、跨学区的校际间在线教学,实现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观看优质的精品课程和微课及知识点以及理化生的仿真实验功能。

(三)结合试点深化应用,形成4种应用模式

我市通过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深化应用,逐步形成了“以空间应用推动资源应用,教师空间带动学生空间,学校空间联通家长空间”的应用模式;形成了“校内齐备、校间协备、专家领备”的网络备课模式;形成了大学区内学区间的网络教研模式;形成了跨区域的网络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肖正德.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1):34-36.

[2]朱明俊.浅谈信息时代的教育工程[M].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

[3]吕厚均,汪成,原继红,等.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7,12(1):81-82.

猜你喜欢

平台建设教育资源信息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