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课日记之九:交流的魅力

2018-08-11国赫孚

天津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同源元认知染色体

■国赫孚

国赫孚,天津市天津中学原校长。曾获特级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称号。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教育部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2014年,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国教师报》评为全国课改杰出校长。国赫孚任天津中学校长期间,2010年学校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年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首次会晤,历史性的“金特会”受到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两个“宿敌”坐在一起,试图通过对话解决一直以来的矛盾与冲突,这就是交流的魅力。交流不仅在政治领域意义深远,在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课堂的解释一度是:“课堂是教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地方。”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定义进行了修改:“课堂是交流的地方。”之所以进行这样的修改是因为,在前一个定义中,学生被当作被动灌输的对象;而后一个定义提到的“交流的地方”,指的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学生被提升为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颠覆性的修改,被视为学习理论的一次革命。

一、课堂教学实践

交流的意义何在?本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予以具体说明。

以下是天津中学生物教师周增辉上课时一次小组交流记录,讨论内容是减数分裂概念。记录中,学生名字后面括号内的数字是该生成绩的班内名次。全班50人,发言学生的名次分别是1、20、35、48,体现了同组异质原则。

学生谷婧(20):“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是怎么分开的?”

学生赵中源(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然后染色体都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准确地说,是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然后随着纺锤体的牵引,同源染色体分离,即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同时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学生周航(35):“也就是说,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只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吧?”

学生谷婧(20):“是的,所以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学生席宇(48):“四分体指的是什么?它和同源染色体有什么关系?”

学生赵中源(1):“四分体是指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现象时所形成的整体,它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

学生席宇(48):“那它为什么叫四分体?四指的是什么?”

学生周航(35):“因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本身经过了复制,所以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而一个四分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即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叫四分体。”

二、交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来分析交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学习者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调节。元认知是一种能力,是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自我行为的思考,对思维方式的思考。过去我对元认知的概念和意义的认识一直很模糊,通过对学生交流过程的分析我逐渐理解了元认知的概念。首先,谷婧提出了一个问题:“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是怎么分开的?”她为什么提出这一问题?在赵中源的解释中我们看到,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了联会现象、赤道板、纺锤体的牵引、同源染色体分离、自由组合等概念,这些概念是如何联系的?谷婧一定是在自学以后,发现自己对这些过程的来龙去脉还不是十分清楚,也就是说谷婧潜意识里始终保持着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监控,就像是在她的脑子中存在着两个小人,一个小人负责知识的理解,另一个小人负责监控。负责理解的出现了问题,负责监控的立即发现并且采取了提问的措施,希望通过别人的解释来寻求帮助。的确,她从赵中源的解释中不仅获得了帮助,而且还能进一步地把这一过程概括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使自己模糊的认识得到澄清并且进一步深化,这应该归功于元认知。《人是怎样学习的》一书中提出了三条教学原理,其中第三条提到“要求并且教学生元认知策略”,对元认知的作用予以了充分强调:“如果课堂教学不能支持学生发展元认知技能,比如,通过鼓励学生向同学解释他们的推理,并比较不同的解释、策略和问题解决方法,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他们可能不再期待教学会有意义。”

如何培养元认知能力呢?交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经常让学生参与大组的讨论,在讨论中要求学生解释他们的推理,与同学分享他们创造的问题解决程序。”交流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理解的监控,能够反思自己的推理,并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它。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的解释、策略和问题解决方法,并从别人那里获取加深理解的信息。

(二)有益于学生使用外化的语言促进内化的思维

思维活动是内隐的,交流使学生内隐的思维实现外化。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学者维果茨基对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功能进行了研究,将语言分为内在语言和外在语言。个人独立从事活动时,经常使用的是内在语言。内在语言在结构上是省略的,几乎只有谓语,跳跃性大,结构简约,优势在于速度快,缺点在于不易保存和加工,也不够丰满完整。如要上升为完整清楚的思想,就需要向外在语言转化和提高。交流就是促使学生将内在语言转化为外在语言的手段。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在由内在语言转化为外在语言的过程中,需要补充、完善和规范。正是借助于这一过程,使得思维不断地清晰,对知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可以说,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细胞的减数分裂是教材中的难点。如果一味地听教师讲,即使能够理解也是浅层次的,而且保存时间不长,因为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内在语言。让他们深入理解的策略就是让他们表达,将自己的理解实现由内在语言向外在语言的转换,这样的转换是有难度的。内在语言是简缩的,要充实、补充成完整的句子,同时要用几句话进行表达,还需要确定几句话先后的逻辑顺序。有时理解了不一定能够表达出来,但表达出来的知识能够实现深刻的理解。交流中,学生对基本概念进行多次语言表达,实现了语言对思维的促进。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这样的理解在记忆中保持的时间也长。著名的金字塔理论中,美国学者运用七种方式教授同一内容:第一种方式是讲授,学生静听;第二种方式是自己阅读;……第七种方式是教师讲授之后,学生立即给别人讲。24小时后进行测试,第一种方式学生只记住了5%,第二种方式学生记住了10%……而第七种方式学生记住了90%。这说明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在语言向外在语言的转化,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给学困生提供表达疑问的机会

上述例子中,席宇是班里的“学困生”,交流中他发言较少,但他提出了两个问题:“那它为什么叫‘四分体’?‘四’指的是什么?”组内同学为他解决了疑问。由于有了交流环节,他的疑问得到表达的机会,而疑问的解决是学习可以继续的条件。可以设想,如果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听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问题,但这些疑问没有机会表达。学困生是如何形成的?听课过程中疑问不能及时解决并且逐渐积累可能是重要的原因,这不能不说与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关。

下面的例子是天津中学初二年级教师邵希娟的体会。

“有个女生是班里的‘学困生’。起初,她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比较自卑。在分配小组的时候,我安排了三个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来带动她。在交流环节中,那三个同学会说:‘你说说,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在班内展示小组成果的时候,他们也会说:‘你来吧!’开始她还有些胆怯,但一次成功的展示后,她有了自信。现在,她也能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

我想这个女生的转变和小组内同学对她的帮助有一定的关系。她在小组中获得了机会,得到了鼓励,找到了自信,这是她成长的契机。同时,还有对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影响。对其他三位同学来说,帮助同学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的再次消化和深度加工的过程,同时有利于对优秀道德品性的塑造。

交流不仅对学困生有帮助,差异化的交流实现了相互启迪,让学优生也能有所收获。我在四川大英中学看到了“学优生”贺佳欣写的交流体会:“我的价值观变了,人变了,不再以‘组’为壑,而是把每个对手都当作朋友,我们的课堂要呈现的是最和谐、最有收获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大气’了,不再封闭于自己世界的那潭死水”“学生之间由竞争的对手变成了合作的朋友。事实上,在交流中,只有每个学生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疑问、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智慧,每个人才能从交流中有所收获”。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交流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知识学习,对学生的人格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机会

在自学阶段,学生会生成许多个性化的问题,比较简单的,一般组内通过“兵教兵”即可解决;比较复杂的,组内解决不了,可以呈现给全班学生,别的小组可能解决。我在山东济阳竞业园中学听课时,看到黑板上留出了一块空间,各组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上面。那天听的是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我旁边坐着一个男学生,可惜不知道他的名字,不妨叫他“爱思”吧。爱思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地线插到地下,长点好还是短点好,对电路有没有影响?”一个学生回答:“没关系,插上就行。”爱思摇摇头说:“我感觉是有关系的。”另一学生问:“有什么关系?”爱思说:“我说不上。”这个学生立即武断地下了结论:“说不上就是没关系。”这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很具有普遍性,对于说不清的问题就采取回避的态度。但好在这一宝贵的问题还是提交给了全班学生。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做欧姆定律实验用了三样仪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流计。如果去掉其中一样仪器,只用两样仪器行不行?”这两个问题显然超越了书本知识。黑板上那天一共写了八个问题,因为时间关系,教师仅从中选择了两个,由别的小组同学予以解决。可惜,教师没有选择爱思提出的问题,估计她也不会。这也很正常,我回来问了我们学校的初中物理教师,对第一个问题竟也未置可否,还是一个语文教师给出了答案:“地线长短对电路的确有影响,会影响瞬时电阻。”这个语文教师的孩子正在读初中,他与孩子正同步学习,而且学得还很深。另一位特级教师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做欧姆定律实验可以任意去掉一样仪器,只用两样即可,名曰等效电路。”他还问到这问题是谁提的,我告诉他是一位初三的学生,这位特级教师连连称赞:“这问题问得太好了!”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已成为人们的教育常识。问题如何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们看到,首先让学生自学,这一过程会生成问题,交流环节再将生成的问题予以表达。所有学生生成了多样化的问题,营造了主动发现问题的氛围。如果是“满堂灌”,这样的现象还能够出现吗?

(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和民主意识

课堂教学最终要落在育人上,交流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手段。在交流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比如倾听就是一种民主的作风。一次我在某班听课,一个小组4个人的发言次数依次为12、10、7、4,其中发言12次的同学两次打断别人的发言,抢着说话,而且被她打断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她。这样的情况就不正常,说明在这个学生的心目中已经按照学习成绩把同学分了等级,学习好的学生可以随意剥夺学习差的学生的发言权利,这样的意识就是封建的意识。这样的学生走入社会,如果做了领导,可能就是一个听不得别人意见的独裁者。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也要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无论成绩高低,在交流中都拥有平等的权利,这是最起码的民主意识。

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德育就在学生的生活中。课堂学习是学生最直接、最平常、最经常的生活,课堂教学中也蕴含着大量的德育问题。以上案例启发我们:首先,必须建立交流的规则,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学生的话语权利。其次,应从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入手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民主意识。学生走入社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将在一个小组中工作。通过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让学生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习得尊重别人、善于倾听、乐于合作,对于他们走入社会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把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列入日程,如学校体育比赛中设计了适宜小组形式参与的竞赛项目,考试成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们高兴地看到,各地在创建小组文化、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方面发明了不少好的做法,交流合作的学习机制正在为德育开辟新的空间。

以上便是结合课堂实例对交流的意义进行的简要分析。交流的意义和价值远不止于此。如日本学者佐藤学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而“共同体的形成是建立在构建对话性沟通的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革,都不可能离开对交流与对话方式的运用。我们不仅要深刻领会交流的意义,还要不断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交流的方式。

猜你喜欢

同源元认知染色体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两岸年味连根同源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能忍的人寿命长
虔诚书画乃同源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