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冯内古特小说《猫的摇篮》的黑色幽默文学特征

2018-08-10郭鹏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戏仿黑色幽默后现代主义

【摘 要】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小说《猫的摇篮》虚构了一个关于世界毁灭的故事,是一部具有科幻性质的现代寓言。本论文以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为基础,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解析小说家在作品中运用的元小说、拼贴、戏仿等后现代叙事手法,并探索小说中揭示的科学无节制发展导致人类异化加剧的主题以及作品表现出的黑色幽默文学特征。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元小说;拼贴;戏仿

黑色幽默文学是美国六十年代兴起的文学流派,是二战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思想领域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形式。黑色幽默作品以其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展现战后社会的混乱局面,揭示人类生存的荒诞,荒诞世界中人的悲剧,作品的主人公多是“反英雄”形象,他们在现实的荒诞与虚无中苦苦挣扎,以滑稽可笑的言行、病态的举止放大了人的异化,制造出幽默的喜剧效果。然而,这种幽默并非传统意义上轻松愉快的玩笑,而是借助喜剧的手法展现悲剧的内容,营造一种悲伤、苦涩、绝望的情绪,让人在笑意中感受伤痛,陷入沉思。因而黑色幽默实际上是一种荒诞、变态、病态的幽默。小说《猫的摇篮》就是一部运用后现代叙事手法表现黑色幽默的作品。

一、虚构世界末日,彰显元小说特征

元小说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特色之一,它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既是小说的策划者,又当小说的评论家,打破了创作与评论的界限,在构建小说的同时也拆解小说,让虚构和现实并置,凭借语言杜撰一切。汪小玲教授将元小说分为三种类型:叙述本部小说如何成型、关于先前小说以及寓言式元小说。寓言式元小说往往不受文本束缚,积极想象,杜撰历史,依托语言创造虚构的文本,无所不能,《猫的摇篮》是典型的寓言式元小说。

作品中,冯内古特虚构了物理学家霍尼卡博士的“反英雄”形象,他发明的化学物质“冰-9”能使万物瞬间结冰、人的血液凝固,让世界毁灭。霍尼卡博士是被现代科学严重异化的心理畸形,他不关心身边的人,因为“人不属于他的专业”。他的儿子牛顿回忆“他(霍尼卡)不仅以前从来没有跟我一起玩,连话也没有跟我说一句。”霍尼卡的诺贝尔奖致辞表现了他的异化,“女士们,先生们。我现在站在你们面前,是因为我总像一个春天早晨在上学路上慢慢磨蹭的八岁学童。随便什么东西都能让我停住脚步,仔细地打量并好奇地寻思,有时是学习。我是个快乐的人。谢谢你们。”霍尼卡始终沉浸于科学研究,将科学视为“猫的摇篮”般的儿戏,这使他倍感快乐,却无视道德原则,对爱和罪恶没有任何体会。科技的日新月异在带来便利与享受的同时,也在奴役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人逐渐变成科技机器中的部件,循规蹈矩地为科技的运转而无为操劳。与此同时,科技的双刃剑效应也让人类承受着生存危机,并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小说的结局描绘了“冰-9”造成的世界末日“我睁开眼睛——整个大海都是冰-9。润泽的绿色大地是一颗蓝白色的珍珠。天空黯然无光。波拉西西,太阳,变成了一个令人生厌的黄球,细小而残酷。天空中布满昆虫。昆虫乃是一条条的龙卷风。”作者发挥想象虚构的这一末世浩劫悲壮凄凉,耐人寻味,揭示了科技主导的荒诞世界中人的异化导致的失落与幻灭,在寓言中作者表达了对生存意义的人文关怀。

二、碎片化叙事,拼贴荒诞效果

拼贴是后现代小说的又一特征,即作品中时常加入与内容无关联的碎片,或作品由碎片构成。这种创作手法基于对现实荒诞性的认识,解构秩序的同时又重构意义,在语言构建的文本中享受虚构的欢愉。黑色幽默作家重视碎片的运用,纳博科夫曾指出“文学,真正的文学应该拿来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能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细细咀嚼——于是,也只有这时,它那稀有的香味才会让你真正有价值地品尝到,它那碎片也就会在你的头脑中重新组合起来,显露出一个统一体,而你对那种美也已经付出了不少的精力。”冯内古特则将碎片理解为现实的本质,“我们周围的世界没有秩序……相反,我们必须就范于混乱的要求。”

《猫的摇篮》由127节碎片组成,每个碎片都有新奇的小标题,如“昆虫大战”“冰-9”“火星人”让人匪夷所思又引人入胜。碎片看似松散凌乱不成体系,实则内容衔接连贯,并非完全断裂,每个碎片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或对话,或独白,推动情节发展流畅而自然。时常穿插在碎片中的一种由冯内古特虚构的曲子,被戏称为“博克侬小调”。第58段中的小调,描绘了博克侬教的本质“我要所有的事情/都显得意义不凡/让我们大家能够快乐,是的/而不是紧张/我制造谎言/让它们统统相得益彰/我使这个悲惨的世界/变成一座天堂。”可见,博克侬教源于谎言又制造谎言,正如小说开篇作者杜撰的《博克侬经卷》开明宗义的指出“以某种让你又勇敢又仁慈又健康又快乐的谎言为信条而生活吧。”这是何等荒诞的教义,让人在发笑之余不免反思人类信仰的危机,一种莫名的荒诞感正从穿插于文本中碎片式的博克侬小调逐渐蔓延开来,让读者体会到黑色幽默那轻松欢愉的表象下所隐藏的凄凉与荒诞。

三、戏仿《圣经》内容,表现黑色幽默

戏仿又称“戏拟”“滑稽模仿”,是对前文本进行借用、转换,从而达到颠覆经典文本效果的一种创作手法,备受后现代作家的青睐和推崇。戏仿的对象可以是某位作家及其作品,也可以是某种创作风格、某种艺术观点及文学立场等诸多方面。戏仿可以让原文本扭曲变形滑稽可笑,达到嘲讽和颠覆的效果,这种手法本质上是一种否定,是在否定传统文学模式基础之上形成一种创新。戏仿并非拙劣而简单的模仿,而是充分体现互文性的严肃创作手法,因为“任何仿拟和戏仿文体都不可能是单一文本的存在,而是一种很特别的‘复合文本,是仿文和源文所构建的共同体。”后现代小说往往通过戏仿表现文本的不确定性。

小说《猫的摇篮》戏仿了《圣经》。开篇叙述者说道“叫我约纳吧”,这是模仿《圣经·旧约》中《约拿书》的形式。《圣经》的《创世篇》中叙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经过,鸿蒙之初,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第一日分出昼夜,第二日分开天地,第三日创造陆地和海洋,第四日创造出日月星辰,第五日创造出飞禽走兽,第六日创造出人类。可见,上帝创造世界有条不紊,有极强的目的性。小说中作者杜撰的上帝创世却是另一番景象:“宇宙之初,上帝创造了地球,他在他宏大的孤独中俯瞰它。上帝说:‘让我用泥土做出活的东西来,这样泥土能看见我的作为。于是上帝创造了现在每一个四下走动的生物,其中之一便是人类……人眨着眼睛。‘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目的?他彬彬有礼地问。‘难道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有目的吗?上帝问。‘当然。人说。‘那么我就让你去为这一切想出一个来吧。上帝说完,扬长而去。”小说中上帝稀里糊徐地创造了万物和人!人的本体竟然源于上帝不经意的荒诞念头,生存变得没有任何目的及意义,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荒诞虚无的。《圣经》中全知全能、永恒正义且至善至美的上帝形象被消解,上帝的茫然无措彻底粉碎了人对自身存在终极意义的探索,让人顷刻间顿悟自身的存在竟然是如此荒谬。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教义和西方文明构建的思想来源,在《猫的摇篮》中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作者杜撰的《博克侬经卷》及虚构的博克侬教。博克侬教设立有一整套宗教仪式,如“博克—玛儒”是一种旨在增进群体友谊进行心灵交汇的脚对脚的仪式。这些仪式为圣洛伦佐国民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信仰体系,并由此催生了人际间的兄弟与友爱之情。博克侬教所提倡的“仁爱”与科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刚好形成鮮明对照。当人类放弃了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博克侬教转而依赖科学时,“世界毁灭的那一天”到来了。可见作者在解构《圣经》的同时,也建构了理想的宗教模式。虽然在冯内古特看来,一切宗教均为谎言,但“一种有用的宗教可以建立在谎言之上”,可运用自我的创造力重新构建生命的意义,这正是作者在小说中建构博克侬教的意义所在。

四、结语

后现代叙事手法在小说《猫的摇篮》中的充分运用,渲染了作品黑色幽默的特征,小说在寓言生存危机、信仰匮乏的荒诞氛围中,让读者陷入思索。当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并将人类异化为非人时,难道只有谎言才能构建起新精神家园让人类迷途知返吗?小说结局描绘的景象以及蕴含的疑问正是人类在追求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需要时而停下脚步认真思索的问题所在。

【参考文献】

[1]库尔特·冯内古特,刘珠.还译猫的摇篮[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何帆.现代小说题材与技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276)

[3]胡全生.英美后现代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赵宪章.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作者简介】

郭鹏(1982.01-)单位:辽宁传媒学院,讲师职称,文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戏仿黑色幽默后现代主义
素描喜剧: 预期违背、 共鸣制造与戏仿表达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黑色幽默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