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

2018-08-10管有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人为因素鱼类水质

管有平

摘 要:鱼类的生长条件离不开水体,就像人类离不开空气一样重要,同时人为因素也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就水体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作了深入探讨,希望给大家提供帮助。

关键词:鱼类;水质;人为因素

在水产养殖中,影响鱼类生长的因素很多,我想从水体因素和人为因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水体是鱼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场所

水体是鱼类生活环境重要场所,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包括水质,透明度,水温,水体溶氧,PH值等多方面因素,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1)水质在水产养殖中,水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每一种水产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水质若能满足要求,養殖动物就能顺利生长发育;如果水质某些指标超出生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动物不能正常生长,重者可能造成养殖鱼类的大批死亡,引起经济损失,养殖生产中由于水质恶化造成损失的事例非常多。据统计,85%的水产病害是由水质问题 引起的。另外,水中的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虾蟹池塘养殖中水质显得尤为突出,渔谚有“养好一池鱼虾蟹,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说法,可见水质管理对于池塘虾蟹养殖的重要性。要管理好池塘虾蟹养殖用水,科技人员和养殖户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水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的现象和水质检测结果,对水质问题作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水质恶臭,水色呈淡红色或棕红色,水面常浮有一层油膜,水体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味,这种水质对鱼类生长极为有害。遇到此类情况,应采取放掉部分恶臭水,加注适量新水的措施来补救。

(2)透明度一般要求养鱼用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这种水属营养型水和肥水。若透明度低于20厘米说明水质肥度太大,水质要变坏;反之,若透明度大于40厘米,说明水体中饵料生物量少,不适宜鱼类生长。水体透明度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合鱼类生长。

(3)水温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鱼类摄食量越大,生长越快。 养殖鱼类最适水温为20—29℃。水温过高会影响鱼类生长,因此,夏季若水温超过29℃应采取降温措施;水温过低会增加饲料消耗,同样不利于鱼类生长。鱼是变温动物,水温对鱼类的摄食强度有很大影响,在适温范围内,水温升高,摄食量增大;反之,总体代谢水平也随之降低。如草鱼在冬季水温降至8℃以下停止摄食。只有当温度升高后,其摄食量才会随之增加。

(4)水体溶氧。最适合鱼类生长的水体溶氧为5~6毫克/升。当水体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容易引起鱼类浮头乃至泛池。水体溶氧过高容易诱发鱼类的气泡病。在自然情况下,水面表层1厘米处溶氧量最为丰富,越接近底部,溶解氧就越呈现下降趋势。

(5)水体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但其含量一般应在80毫克/升以下。含量过高,易引起鱼类血毒症,有时还会引起水质恶化。

(6)PH值PH值表示水的酸碱度。淡水养殖要求PH含量为6.5—8.5,当水中PH值低于5.5或高于9时,不能作为养殖用水。偏酸的水质可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下降,降低鱼类的载氧能力造成缺氧症;碱性过高的水会腐蚀鱼的鳃组织,使其生长受阻。

(7)氨氮化合物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有毒害。 氨气主要由水中有机物质在缺氧情况下分解产生,一般池水中氨的含量较小,尚不足为害。在高密度饲养的鱼塘中,当水流不畅、换水不及时、水中残饵及排泄物缺氧时,氮的含量增高,会引起鱼类中毒、生长受阻。

氮化合物以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三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主要由肥料或生物尸体经细菌分解或投放化学氮肥溶解产生。浮游生物主要利用硝酸盐中所含的氮或铵盐中所含的氮。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以1毫克/升为宜。在集约投饵养殖中后期,池水中氮氨过剩,磷酸盐缺乏,应注意解决。

(8)水体中的营养盐类含量。 水体中营养盐类含量的高低与鱼类的健康生长密切相关。如水体中的硝酸盐最易被绿色浮游植物利用,含量应保证在1~2毫克/升。若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超过3毫克/升就容易造成水体缺氧而导致鱼类死亡。

(9)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会造成鱼类中毒,人吃了中毒的鱼类也会中毒。因此,应严禁被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的水源流入鱼池。

二、人为因素也很重要,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这与疾病发生有很大的关系,如单位面积内放养密度过大或底层鱼类与上层鱼类搭配不当,超过了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以致鱼类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为疾病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2)饲养管理不当。饲料是鱼类生活所必需,若饲料供应得不到保证,或投喂不清洁、腐烂变质的饲料,或没有根据鱼类的需要量投喂,都可造成鱼类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鱼体瘦弱,从而易发鱼病。另外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肥料处理方法不当,易使水质恶化,利于鱼类病害生物生长,都可引发鱼病。。

(3)机械性操作。拉网捕鱼、运输鱼种时操作不当,很容易擦伤鱼体,给水中细菌、霉菌以可乘之机,侵袭感染鱼类生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鱼类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水体因素和人为因素。池塘养殖中,要确保水质清新、适时追肥,保证水体透明度在适当范围内。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根据鱼类品种、大小、水温高低、摄食量,合理投喂,加强管理和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预防,才能够保证鱼类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1]刘静雯、董双林.温度和研读对集中大型藻类生长率和NH4-N吸收率的影响. 海洋学报2001.23(2).109-116

[2]苏金祥《鱼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7)(3):280-281

猜你喜欢

人为因素鱼类水质
水质抽检岂容造假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鱼类运动会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鱼类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水质总磷测定存在的问题初探
水质总氮测定方法改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