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轻型车变速器后悬置支架模态分析及优化

2018-08-09李苗李世云崔丹丹董瑞君唐磊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14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变速箱模态

李苗,李世云,崔丹丹,董瑞君,唐磊

(1.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2.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3.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1120)

关键字:悬置支架;CAE;优化

前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设计手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使用传统的设计实验验证的方式,而是采用设计、仿真、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研发时间,提高效率。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是连接发动机和车身(或车架、副车架)的零件,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安全件和功能件,具有重要的隔振作用[1]。因此,在前期的设计阶段需要考察悬置支架的模态,使得其一阶模态规避开发动机的激振频率,避免共振和车内噪声的产生[2]。

本文通过研究某轻型车的变速器后悬置支架模态,来达到利用CAE手段进行设计优化的目的,使得在设计阶段可以获得一个最优的结构[3]。

1 仿真模型搭建

此变速器后悬置支架是一个铸件结构,因此,采用的是四面体划分方式。平均单元尺寸为2mm×2mm,单元总数为186359个,节点总数为41345个。在支架与变速箱的连接点处进行固定约束,考察其约束模态。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变速箱后悬置支架有限元模型

2 分析结果

悬置支架的模态目标要求为[4]:

试中:f为悬置支架的一阶模态;ε为避频系数;nmax为发动机额定转速;z为发动机缸数。

此次设计车型使用的是三缸的发动机,额定转速为6000r/min。因此,需要设计的支架一阶模态大于420Hz。

通过仿真运算,获得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2 后悬置支架一阶模态(418.4Hz)

根据计算结果,此变速箱后悬置支架模态为 418.4Hz,小于目标值,因此,需要对此悬置支架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3 优化设计

在进行优化设计时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不仅要做到几何结构与周围零件不干涉,安装便利,而且要达到模态提升的最终目的。在此次优化过程中最初做出了两种方案,如下表1所示。

表1 方案示意

图3 优化位置示意图

根据优化设计原则,由于方案二的填充位置会与周围部件产生干涉,因此,初步选定方案一进行优化设计,建立新的数模并划分出有限元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4 优化后悬置支架有限元模型

同样,在变速箱与支架连接位置进行约束,再次进行仿真计算,获得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5 后悬置支架一阶模态(550.8Hz)

由上图可知,计算结果为550.8Hz,大于目标值420Hz,达到了优化设计的目的,完成了优化设计方案。并且,优化后的悬置支架结构经过后期的实验路试后没有出现异响、共振等NVH问题。

4 结论

此次设计的悬置支架在前期设计阶段通过CAE分析,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且在问题位置进行结构优化,获得了最优设计结构,达到了性能提升的效果。

因此,通过CAE仿真分析,可以在前期设计阶段对产品进行很好的把控,规避掉一些潜在的风险,不仅开发便利,而且为产品的开发大大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变速箱模态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基于新型发动机的自动变速箱开发策略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自动变速箱能挂空挡滑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