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建设在园林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8-08-07方向明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园林工程

方向明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得到推广与应用,海绵城市对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减轻城市径流污染程度、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稳定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理念及发展现状,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建设;园林工程;工程研究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供水资源不平衡的情况,部分地区会因为供水不平衡出现缺水现象,因此要想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内涝,需要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力度。而“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绿地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居民日常交流、放松和观赏的重要场所,在园林工程中引入海绵城市建设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园林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提升园林景观的综合性能。

1、海绵城市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海绵城市理念得到广泛应用。通常我们所说的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不管环境如何改变或者出现怎样的自然灾害,城市都能像海绵一样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些问题,尤其是在降水时,通过自身的吸水、蓄水或者渗水、净水等功能来把自身储存的水分实施释放的同时对其加以利用。在宏观方面,海绵城市几乎包括了城市的各个方面,其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是予以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园林景观。当前我国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还比较少,并没有在大范围内广泛应用。但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不断扩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由此建立以呼吸式的海绵园林建设景观。

2、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整体规划原则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园林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充分的发挥海绵城市特点,对此需要针对实际情况从全局出发,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来的系统进行保留,同时充分的了解系统,在实际的运用当中,要充分将海绵城市理论落实在实际的建设过程当中,还要降低雨水系统的构建,而且在进行的设计的工作当中要有效的遵守先规划有减少的重要原则,因此这样才能更好的充分的发挥其规划设计的作用。

2.2注重生态优先

要严格实施蓝线控制,保护、恢复和扩大原有的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开展河湖水系整治,充分利用自然的排水系统,实现积存、渗透、净化的自然性,因地制宜地建设雨水收集调蓄设施。通过管理和科学技术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海绵城市理念推广及应用的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建设,让城市建设在环境的现有基础上“顺势而为”,从而让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

2.3因地制宜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为每个城市的环境以及地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在土壤、降水、植被覆盖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有效的将其海绵城市理论融入其中,从而更好的确保园林设计的有效性,促进园林行业的建设发展。

3、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3.1居住用地选取逐级单元式网状径流控制对策

一般而言,居住区都是在那些地势相对缓和、海拔不高的地方修建起来的,所以说绿地和住宅布局容易构成组团式,这种布局也会对住宅区的径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令径流的产流点上升,同时十分分散。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加净水设备、改善水质,并且还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令雨水的渗透量得到提升,然后按照基本状况适当增添缓排设施。例如,基于LID的雨水径流控制模式是为满足各级居住绿地形成的组团式而专门设计的,以小单元为区域划分出的网状径流管理系统。降水前期,屋面一些水分会消失,之后部分雨水通过落水管滑落到外部高位花坛或者生物滞留地带,地标径流饱和后一些溢出的降水会经由地面引流槽等专门的引流路线流入滞留池或者多功能的调蓄场所,最终实现多元化的根本目标。各组团的LID设计理念各异,然而,它们一致的功效均对更有效地处理当地汛期降水的缓排工作和雨水的充分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3.2广场用地采用逐级滞留渗透措施

按照广场地形的实际情况,台地式广场的地表径流量比较大,由于广场的人为活动频繁,因此径流水质较差,同时上下台地的落差较大,增加了径流冲刷力度。在对该广场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各台地的特点设置成层叠式的分散LID设施,其作用主要是针对这一区域内25mm以下的中小雨的径流量进行处理,使雨水渗透能力增强,并改善广场周边径流的水质。同时也应考虑到广场内部的植被可以起到遮阴的作用,因此在LID措施中应种植多种植物,达到阶梯式的景观群落。停车场和人行广场使用渗水性良好的面层进行铺装,采用渗水地面进行铺装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地面热量的反射,而且可以使土壤具有生态功效,阴雨天气时可以使广场和道路积水现象快速消除,从而有效降低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丘陵山地汇水区下游需要进行建设用地的区域,广场应依据地形地貌设计为一种调蓄的地方,在面临强降雨时,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蓄积洪水,控制洪水排放。这一类广场可设计为台地形式,利用台地构造可逐级对雨水滞留,延缓渗透时间。在径流的汇集地区可以建造地势较低的调蓄场地,使上游的洪水能够排放到此处调蓄,并且流经溢流口后与市政雨水排放系统相连接。

3.3雨水收集系统的合理设计

(1)渗透性铺装。要科学合理的做好园林铺设的相关工作,并且可以更好的确保地面渗水與排水功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水泥地面来相比较的话,不仅可以更好的减少施工材料在数量的投入,也是更加符合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园林设计和自然环境保护是一种和谐的联系。在普遍情况下,铺装设计需要在地面上铺设一层砂砾的垫层,从而来提高其稳定性和渗透率。在主道上普遍都是在垫层上铺设砖层,这样能够为人们在上面行走提供很好的便利,在辅道与主道路的两边,都要铺设石子路,以便能够很好的实现于是的渗透作用。(2)园林生态水渠和雨水缓坡。在建设园林生态水渠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根据地形条件来做好生态水渠工作,生态水渠也可以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其中起到雨水汇水的重要作用。渠道的建设将分为明渠与暗渠。暗渠一般都是进行园林设计时,在地下预留一定空间的排水沟,雨水将会沿着暗渠进行排出。明渠需要沙拉石子和透水土工布来铺设来进行相关的操作作业,从而来达到很好的渗透吸储的效果,来达到导流的作用。

3.4公园绿地选取分级调蓄缓排对策

这一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首先,分级湿塘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指按照基本需求在山顶及山腰等地段构建起湿塘,目的是减缓径流速度。在陡坡处则按照LID技术措施进行改善,坡度低平的地段可以增加多个坡面,同时按照地形地势特点对径流采取分层控制,进而构建起自上而下的水景和雨洪调蓄系统;其次,阶地式生物滞留设施模式。这一模式原理为在满足土地理化性质的前提下,在山腰等地段设计配置阶地式的生物滞留设施,以尽量削弱雨水侵蚀作用。在坡度低平区可以种植普通的绿色植物,不仅能够减轻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也可以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3.5道路绿地下坡末端应用

考虑到所处地形的基本特征,该区域道路纵坡现象突出而且地表径流速度快,初期冲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尽可能地避免雨水对土地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进行绿地建设时应将关注点放在减弱径流流速以及冲刷力方面。通过全面分析后决定采取预处理方式进行有效控制。在设计方式上对路面下坡末端的道路绿带中可采取生物滞留设施,不管是设施宽度还是雨水入流口的布置均要满足相关要求。道路路面部位可设置引流槽,当雨水从坡道上留下时可顺着引流槽将雨水引入周边的绿地中,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不会对路面造成损伤,另一方面也能使雨水得到有效利用。在植物生态方面,可以在仿自然的人工湿地上种植水生植物;打造屋顶绿色花园结构,设计结构蓄水层,将截取的水导入到蓄水池中,确保水流的循环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很好的降低城市当中径流污染的负荷程度,而且还能够很好的净化城市中的空气质量问题,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到園林工程建设中时应当依据空间平衡、节水优先、系统治理等原则,并且按照各区域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应对策,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提升园林工程的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1]叶加嵘.城市园林绿化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2):211-212.

[2]赵全霞.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4):41

[3]邓思连.园林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16).

[4]文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和推广[J].现代园艺,2016,(10).

猜你喜欢

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园林工程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新时期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浅议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园林工程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