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言语建构之理 赏散文文学之美

2018-08-07陆劭桓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望月评析散文

陆劭桓

【摘要】本文以《望月》教学片段为例,从阅读内容和方式引入,以言语建构引导学生赏散文文学之美;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汉字构字美,以拓展阅读品散文和谐美;以角色朗读悟散文的意境美;通过比较勾连赏散文的严谨美。学生通过体验、享受阅读的愉悦,并学会运用语言、鉴赏品悟语言。

【关键词】言语建构 散文 《望月》 教学片段 评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093-03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主要途径。语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获得真切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获得阅读发现,从而建构文本的价值和意义,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而教师该如何从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入手,引导学生体验,推动学生在不断阅读发现中享受阅读的愉悦,并有效运用语言、鉴赏品悟语言呢?曾在广西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的柳州市东环路小学郑梨花老师,她所执教的《望月》一课让笔者感受颇深。郑梨花老师依托语文新课程标准,紧扣文本教学资源,通过设计一个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同层面的教学体验中获得阅读发现,有效达成新课标的年段要求,并在落实言语建构运用、审美鉴赏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望月》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描述了舅甥俩在夜深人静的江轮甲板上赏月、诵月、论月的过程,表现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以及人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教学中,郑梨花老师引导学生获得阅读享受、感悟发现、言语习得。

一、观察比较,发现笔画书写之法,感受汉字构字美

师:课文有三个生字词,大家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呢?(学生七嘴八舌,但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舱”字)

师:根据多数同学的意见,我们把“舱”字拿出来研究一下。(学生们根据“舱”字的间架结构及压线笔画进行交流)

师:哪个笔画在“舱”字出现最多,这个笔画在书写上有什么不同?

生1:“舱”字中“撇”笔最多。

生2:“舱”字出现了短撇、竖撇、斜撇。

师:厉害!不同的撇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书写有什么不同?(学生读贴后交流)

生3:写短撇的时候轻且短。

生4:竖撇,先写竖最后撇出锋。

生5:斜撇不长不短,注意斜度要和旁边的捺差不多。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短撇短、斜撇斜、竖撇先竖再撇,这些撇相互避让,错落有致,正是汉字的构字之美,书法的艺术之美。大家试试能把字写好吗?

(学生愉快地迎接挑战,完成书写,并相互评价促提升)

【评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是特别强烈。本节课生字“舱”的字型中,包含着不同类型撇的笔画,若用同样的“丿”书写方式,务必造成字的间架结构不平稳。在教学中,郑梨花老师敏锐地察觉到学生书写困难的问题所在,但她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生字书写要诀,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体验,感受到“舱”字的书写难点,并发现“舱”字的书写诀窍。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精神,又让学生在发现中愉悦地建构知识,并透过笔画教学,感受中国书法构字的大气象之美。

二、拓展阅读,发现文本用词之准,品散文和谐美

《望月》一文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教学中,郑梨花老师提出了一个发散性的阅读思考题:“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对文中的“‘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这句话,学生们都没有提到。对此,郑梨花老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并交流讨论。

师:大家关注了這句话吗?什么是“挑战”呢?

生1:鼓动对方和自己比赛。

师:小外甥要挑战的是何许人也?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查一查作者赵丽宏的资料。

(学生查询网络资料,了解到赵丽宏的非凡才华: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专业作家,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60余部……)

师:再回到文中想一想,一个年幼的孩子敢于向这么厉害的大作家挑战,你发现了什么?

生2:发现了小外甥的自信。

生3:发现了小外甥的聪明。

……

【评析】语文课作为学习语言表达形式的学科,品词析句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句子中“挑战”一词用得好,充分体现了小外甥的聪明自信。为了推动学生的深入阅读,郑梨花老师设计拓展阅读资料体验活动,唤醒学生对“挑战”一词的感悟。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舅舅”的学识渊博。一个年幼的孩子敢于向这么厉害的大作家挑战,孩子的聪明和自信不言而喻。教学中,郑梨花老师指导学生勾连文本的拓展阅读体验,加深了学生对“挑战”一词的感悟,进而发现作者用词之精准。同时,在言语建构的习得中,学生从小孩童敢于“挑战”大作家中,感受到两人关系的平等和谐。此时孩童的率真之趣,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之情跃然纸上,人与人的和谐之美悄然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文学审美鉴赏力的培养找到了落脚点,并有效达成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等年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

三、角色朗读,发现省略表达之巧,悟散文意境美

课文中描写舅舅和小外甥赛诗的场景,有这样一段对话: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这段对话描写,除了前两句有提示语外,其他的对话都省略了提示语。郑梨花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朗读的方式,感受省略提示语的表达之妙。

师:老师和同学们一块再现舅舅和小外甥的赛诗场面好吗?你们扮演小外甥,老师扮演舅舅。

生1: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紧接着):欸,文中没有提示语,你们怎么知道这一句是小外甥说的呢?

生3:因为课文写了“他一句,我一句地进行了对诗比赛”。前一句是舅舅说的,那下一句自然就是小外甥说的了。

师:会联系上下文读书,聪明!

师:这里提示语的省略,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4:不啰嗦。

生5:表达很简洁。

师:真棒!如此简洁的表达方式都让你们发现了。除此之外,这里提示语的省略还有什么妙处呢?(学生疑惑不解)

师:课文说“小外甥眼睛一眨就是一句诗”,同桌分角色对比朗读段落一、段落二,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段落一: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他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回他:“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他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我回他:“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段落二: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生6:没有了提示语,唇枪舌战、对答如流的赛诗场面显得更加激烈了。

生7:没有提示语,“小外甥”聪明好强、思维敏捷、表达流畅、积累丰富的形象就更鲜明了。

师:多有价值的发现呀!(学生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师:在如此静谧的月夜中,诵读各种描写月亮的经典诗句该多美妙呀!让我们再一起诵读这些诗句,体会这个美好的夜晚!

【评析】对话描写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已经不算陌生,而对于省略提示语的作用,大部分学生都明白是为了表达更为简洁。但提示语在此处的省略,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即写出了舅甥俩对诗的速度之快,进而表现小外甥的聪明伶俐。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朗读体验,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搭建起探究的平台,使学生感受到文章表达的巧妙之处,再加上段末删节号的有效运用,让一个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学生对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个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让一个看似陈旧的知识点焕发新的语用内涵,突破学生原有的阅读认知,获得新的阅读发现。在角色朗读的体验中,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在诗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情思:有时是诗人孤独惆怅的哀思,有时化作一片美丽的乡愁,有时变成了诗人的天真与童趣,有时却是诗人郁郁不得志的人生感叹……诗人眼里多情的月亮,在学生们反复浅唱低呤中传承了经典文化,感悟到散文的意境之美,此时学生的言语、能力和精神等方面都在课堂上得到了生长,同时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年段阅读目标要求。

四、比较勾连,发现段落衔接之妙,赏散文严谨美

课文在描写舅甥俩愉快、激烈地赛诗后,有这样一句话:“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师:读一读这句话——诗和月光一起……(生读)

师:也就是说,诗沐浴着我们——(引读)

生(众):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师:月光沐浴着我们——(引读)

生(众):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师:既然诗和月光都沐浴着我们,那么“诗”和“月光”这两个词语可以调换词序吗?联系前后文再读一读句子。

出示句子:

①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②月光,和诗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学生经过讨论后明确:不能调换词序。因为句子前边的内容主要写舅甥俩对诗,这里用“诗”字来承接上文,使得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凑,读起来更通顺连贯。

【评析】散文看似形散,实则神不散,神不仅是文字里情,还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严谨美之上。在教学中,郑梨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勾连、思考体验,发现段落间衔接的巧妙,感受到句子承上启下的作用,一则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习作表达能力的提升,二则引领学生探究文本表达形式的秘密,去领略“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高妙,从而感受其“形散神不散”的严谨之美,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学习体验中,有效达成课标提出的“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年段目标要求。

总之,剥离和推想该课的教学过程,我们能清晰感受到郑梨花老师依标扣本把握教学内容,并把大量时间交给学生进行阅读体验,通过观察比较、拓展阅读、角色朗读、比较勾连等方式,郑梨花老师向学生提供了材料和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又一个言语表达的奥秘,让学生对语言和文字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并享受其中。此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的过程,而是师生互动、探索发现知识的愉悦历程,这样的阅读历程必将支撑学生整个阅读的生命。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望月评析散文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清供、望月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望月怀远
录唐·杜甫诗《望月》(草书)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