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本位的阅读教学策略

2018-08-07张静群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竹影孔乙己环节

张静群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建立在生本基础上。初读感知环节,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原始阅读感受;脉络梳理环节,教师要营造开放而有抓手的学习空间;主旨探究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与文本、作者的多重对话;文本细读环节,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增进学生的阅读感受。

【關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学生本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076-02

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建立在生本基础上。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述而应该去启发、激趣、组织,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灵活运用。阅读是学生精神发育的重要通道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摒弃枯燥乏味的说教,而将时间还给学生,养成其自主、独立的思考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引领学生体验、感悟、质疑、解惑,帮助他们形成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初读感知:珍视学生的原始阅读感受

一般来说,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初读文本、整体感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对文本原始的感受和理解十分珍贵,也是开展其后各环节教学的基础。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朗读的过程中把自己投放到文章中,静心推敲文章的含义、情韵,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感,代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怀,形成自己独特的原始阅读感受。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适合反复诵读。学生诵读朱自清的《春》时,脑海中便会显现生机勃勃、意趣盎然的春天;诵读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便会想象济南温暖晴朗、如诗如画的冬天;诵读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时,耳边会传来激荡生命、大气磅礴的安塞腰鼓声;阅读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眼前仿佛浮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雪景……学生通过朗读吟诵,可以直接感受到抑扬有致的音韵、缓急合宜的节奏,可以把语言文字转化为栩栩如生的画面,内心因此与作者表达的情感相通,从而敏锐地感知课文内容。

二、脉络梳理:营造开放而有抓手的学习空间

在以学生为本位的阅读课堂,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阅读学习空间。开放的环境给学生打开了一扇宽敞的语文之门,有利于学生读得进来,学得进去,但进来之后看什么?朝着哪个方向走?在这个大的空间里,学生需要一个具体的抓手和触点,籍此进行接下来的阅读学习。文中的关键词句就是阅读的抓手,在分析文章结构脉络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语段切入,对文本的整体思想内容进行梳理。

以丰子恺《竹影》教学为例,笔者在请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后,抓住“竹影”这个关键词,通过多媒体出示填空题“( )竹影—( )竹影—( )竹影”,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上一个动词。通过这样的填空题,学生能轻松、有序地梳理文章脉络。又如,在教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时,笔者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意之后,让他们用“我从 中读出了 之美,美在 ”句式梳理作者描写的山川美景图。这样的问题也是开放性较大而又不失阅读抓手的,无论是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还是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

三、主旨探究:展开多边和谐的阅读对话

阅读就是一次多边对话活动。对话包括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对话。惟有对话通畅进行才能推动阅读教学有效进行,使课堂呈现流动、鲜活的面貌。在探究文本主旨思想环节,教师应让学生开放交流、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阅读发现。这才是属于学生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深度的阅读。

例如笔者在教学《孔乙己》第二个环节“读懂作者心”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孔乙己持何种态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这个问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深度的解读。起初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相对浅显,只是简单地回答“同情”或“批判”。笔者就引导学生“坐进”文本,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段和“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一段多作停留,仔细琢磨品味,与人物“对视”和对话,想象自己在经历孔乙己的生活历程。学生在这过程中体会到当时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的处境以及周围“看客”的麻木、凉薄,进而理解了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学生通过与作者、文本、时代对话,一步步地探索,就有了深层次的思考,课堂变得流动、鲜活。

四、文本细读:调动学生鲜活的生活体验

很多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往往会被语言的表象所迷惑,对文中那些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之处视而不见。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深藏于这些细节中的意蕴?我们常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当读到与自己的生活场景相吻合的语言文字时,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这说明阅读感受与生活经验密不可分。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文本细读环节,教师应抓住这一连结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披文入情,体味语言背后的情韵。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为读者勾勒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何等恬静,静到压根儿“没有风声”;又何等明媚,全在天底下,真正是“响晴”。并用了一个新巧的比喻:“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的慈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了。在这里,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想想自己在“小摇篮里”“暖和舒适地睡着”是什么感受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塑造的美妙境界。

此外,在实践运用环节,教师也要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的学情,设计能展现学生精神风貌的读写结合任务。阅读教学是围绕着学生的“学”而展开的,是为了学生的阅读服务的,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丰富语文素养。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竹影孔乙己环节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偶感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竹影垂帘
铜铃山中
孔乙己(下)
孔乙己
竹影金秋(七绝)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