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读者零距离 真正做到“三贴近”

2018-08-06董佳理

魅力中国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三贴近亲和力影响力

董佳理

报纸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三贴近,就要发挥报纸为社会各界沟通的功能,为读者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尤其是衣食住行提供帮助,让报纸成为读者的“必读”和“实用”,成为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新媒体的冲击,报纸的“灌输式”方式,已不能满足读者“苛刻”的要求,地市报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放下架子,实现与读者的零距离,增强报纸的服务性和实用性功能,从而加强报纸亲和力,把报纸办成读者需要的必须品,真正做到“三贴近”。

一、关注困难群体,加强服务类新闻的策划

由于社会发展不均衡,社会发展不健全等问题,社会上仍有一些困难群众。作为新闻媒体,理应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们,做好社会与他们的沟通,并推动社会对他们的支持、救助。对困难群体投入更多的目光,无疑是媒体人文关怀的最好体现,也是“三贴近”的最好体现。

2006年平顶山晚报发起“爱心成就大学梦”大学特困新生助学活动,至今已坚持12年,爱心助学活动由本报和市人民教育基金会联办,主要资助对象是我市被高招一本院校录取的优秀大学贫困新生。

助学活动一般于7月10日左右启动,主办方接受学生的报名申请和爱心人士的爱心援助。为保证善款发放到真正需要捐助的贫困学子手中,在初审阶段,本报记者要持续一个多月逐一入户调查、核实报名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挖掘他们催人泪下的故事素材。“爱心成就大学梦”刊发的系列报道反响强烈,優秀贫困学子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每天都有个人或单位拨打本报热线,询问贫困学子家庭情况,或表达资助意向,或直接前来捐款。

“爱心成就大学梦”特困大学新生助学金发放仪式举行前,要经过申请、初验、复核等环节,每笔爱心捐款都严格经过财务手续并公开见报接受社会监督,“爱心成就大学梦”成为我报的拳头栏目,至今已有千余名学子受到资助,特别近年的活动中,本报数名对口扶贫帮扶村的孩子也受到了爱心救助。

每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本应是享受父母疼爱的年纪,却因为他们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守在家,孤单地成长。2017年5月16日,本报发出消息,将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六个一”活动,即:结对一个爱心家庭、参观一次博物馆、看一场电影、获赠一套儿童图书、共聚一次餐、得到一个爱心大礼包。征集爱心企业和爱心家庭,为留守儿童送去一份特别的关爱与祝福。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本报工作人员分别赶赴叶县水寨乡奥琪尔留守儿童亲情家园、叶县夏李乡彦岭小学、鲁山县熊背乡留守儿童家园看望孩子们,提前给每位孩子送上一份大礼包和节日祝福。主办单位还从三所学校挑选出80名留守儿童代表接到市区,和爱心家庭结对、参观博物馆、看电影、聚餐等,让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愉快、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社会协调功能是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整个社会保障与救助体系尚未完善的背景下,作为具有独特社会影响力的媒体,通过新闻策划,主动承担起行之有效的社会协调功能,不仅扶助关怀弱势群体,倡导人文关怀,还提升了报纸在读者中的影响力。

二、与读者联动,做有亲和力的媒体

传媒竞争的核心是影响力,而亲和力决定影响力。平面媒体从最早的一支独大到现在面临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如果想在冲击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不断发展,就要利用报纸这个平台,打地方台、唱地方戏,增强受众对地方媒体的关注度,而从报纸中走出来,和读者联动,有利于提高媒体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每年的春节前,我报都会和市书法家协会、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发行中心联合举办“为晚报读者义写春联”活动,该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读者,每年都会有10多位书法名家现场挥毫泼墨,为大家送出数百副春联。

每年的植树节,平顶山晚报都会发起读者林公益植树活动,邀请市民参加。2017年3月,在晚报发出号召后不到一天,几百棵树苗就被读者“抢订”完,3月12日,千余市民来到白龟湖岸边种下紫薇、红叶石楠420 棵,并在植树卡上写下“多姿多彩”的心愿。 园林部门提前调配树苗,出动水车方便市民浇水。 在2017年的活动中,共有千余名热心读者及市民踊跃参与,其中年龄最大的近80岁。很多市民表示,感谢晚报和园林部门组织的这种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和家人一起植绿,不但增强了亲情,也能鹰城的美丽建设出把力。

通过与读者面对面的互动,让读者不仅仅是报纸的受众,也成为媒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扩大了报纸影响力,增强了媒体的亲和力。

三、利用好热线,做好帮办新闻

帮办新闻,切入民众日常生活,以民众的诉求为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态为关注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其内容都是读者最急需、最感兴趣的,真正体现了读者的“所想所思所需”,地市报要充分利用热线平台,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参与干预社会生活,实现与读者的近距离接触与互动,提升和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平顶山晚报自创刊之初就开设了热线版,设有专门的热线电话和24小时热线值班人员,作为普通读者,他们的诉求渠道有限,生活中的难题,找有关部门解决,往往遇到很多麻烦。他们需要一个反映呼声和困难的地方,而帮办新闻正是切合了他们这咱现实需要,为群众搭建了一个平台。《高层电梯罢工近一月 一百多户居民盼修复》《家属楼经常停水 居民叫苦不迭》《小区停电20多天 居民无奈秉烛照明》《小红帽儿童乐园 你为何总不开门》《鹰城广场文化长廊橱窗闲置 市民建议增添一些文化元素》《外来污水“入侵”居民不胜其烦》《汽车配件与装车清单上 日期不一致》《新城区翠竹路 附近居民 盼通公交车》《成功介绍新客户 地产商却不兑现承诺》 ……这些帮办新闻,都是从市民诉求出发,反映他们的呼声,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帮办新闻,呼吁是形式,解决才是目的。相对于其他新闻来讲,它更重视最后的结果。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了“热线追踪”栏目,要求记者对事件要做到件件有回应,有反馈,有跟综。《建材小区来电了》《新沙发仍未换回》《破损的污水管道 已更换》《鲁山郭德清的养老费用已补》《突增电量 购房前产生 电费下月 退还李女士》等,都是报纸为群众服务的具体体现。

总之,践行“三贴近”就是与群众零距离,把群众当成报纸的主角,请群众说话,说群众的话,让报纸办得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彰显媒体影响力和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三贴近亲和力影响力
My Hobby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Just for today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