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

2018-08-06杨克

魅力中国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角形创设过程

杨克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参与,即有效参与。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轻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求得教与学和谐共振的最佳效益。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尝试与体会:

一、 创设情境,增强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驱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数学自身的抽象性,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容易使学生对数学难理解的产生畏难情绪,从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开端。我们要针对学生的认识规律、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设置情景的方法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求知欲望,学生由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的兴奋,带着积极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如:暗示激趣、游戏激趣、故事激趣、设疑激趣等。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师生共同做数手指的游戏,教师出示左手四个手指,从食指开始依次数到小拇指,循环往复,做数数示范,然后让学生说出一个数,教师马上判断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然后让学生数手指验证。“老师为什么不用算就知道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呢?”这样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急切想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创设悬念,激发参与兴趣

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是问号”。在数学科的课堂教学上,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认为同样离不开这个“问号”。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要判断闰年的方法,通常是公历年份的4倍数一般都是闰年。学生在判断了如“1992年、1990年、1996年、1993年、1998年-----”这些年是否是闰年后,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通常”、“一般”指的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是:“指一般情况下,有时也不一定”。我接着问:那么,特殊情况是什么呢?学生一时想不出,陷入困境之中。这时我板书揭示:1900年、1800年等不是闰年,1600年、2000年是闰年。让学生通过计算,然后引导比较,归纳: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閏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样的设疑,不仅加深了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而且拓开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能始终处于思维的兴趣状态,唤起了学生的动脑积极性。

三、 创设操作情境,增强主动参与

(一)摆一摆

老师为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漂亮的水果卡片,同桌合作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摆的?学生先动手摆卡片,然后再汇报交流展示不同的摆法。以上通过摆实物卡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后面理解口算过程打好基础。

(二)算一算

除了摆一摆,我们还可以算一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马上就能进行口算:40÷2=20

2÷2=1 20+1=21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可不可以尝试笔算的方法列竖式来算一算呢,然后师生一起研究一下。接下来教师介绍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启发学生结合刚才的口算过程自己来试着算一算。最后师生互相交流笔算过程:先分整筐40个桃子,也就是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2,每人分20个,就在十位上写2,验算一下,2×2=4,写下来,4-4=0,此处提醒学生注意这个0不用写,接着分,把2个桃子再平均分成2份,2÷2=1,同样验算2×1=2,这回正好分完,除尽了就画上横线,写上0,这种笔算方法你会了吗?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愿意把自己算的过程说给大家听?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使学生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参与获胜知识的过程,逐步学会运用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去探究、获取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又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启发学生参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方法,自己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剪、移、拼”,自己找到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发现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依据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有的同学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两者关系,也推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有的同学发现当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时,拼成的是一个长方形,根据二者关系,也可以推出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还有的发现当两个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拼成的是正方形,根据二者关系也可以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推导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并不断撞击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其异求思维能力,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基础。

四、通过游戏活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也是最受他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把游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使其变得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变成了游戏活动的内容,学习变成了游戏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而且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选择游戏活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要符合数学授课的具体内容,在课堂中感受到愉快和乐趣,这种趣味性的学习方式,就为解决数学课堂中枯燥乏味的知识做出有效的改善,提高了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分类”的相关知识时,由于这一数学概念对于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创设“让文具回家”“帮小动物找家”“水果放进果盘”等游戏,引导和启发学生寻找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并试着将属于同一类物品的事物归纳在一起。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既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快速高效地掌握了学习重难点,而且通过游戏活动打造了趣味化的数学课堂,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

总之,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而且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凡是学生自己会学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学生自己能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数学之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三角形创设过程
创设未来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