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礻)”旁汉字的文化意蕴

2018-08-06苏思思

魅力中国 2018年20期
关键词:字旁姓氏汉语

一、引言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关于“示”字的解释是:“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换句话说,人通过天象所呈现的征兆来推测时势变化。

《汉语大字典(八卷本)》收录了 325 个(包括重文和异体字)“示(礻)”字旁汉字。已有研究成果是以探究《说文解字》中的“示”部字的祭祀宗教文化意义为主。如陆国丽(2014) 曾通过对《说文解字》的“示”部字的分类,从而得到宗教原始意蕴的相关结论;梁光华(2011) 等人则从自然崇拜、祭祀活动文化、宗庙文化等对《说文解字》的“示”部字进行文化解读; 而鐘发远(2005)则是从正反义两方面对“示”部字进行语义考察。但“示(礻)”字旁汉字并非只与神事相关,许多字有姓氏、地名、祭祀等方面的文化意蕴,本文拟作探讨。

二、“示(礻)”字旁汉字的分类

在《汉语大字典》的部首目录中,“示(礻)”部是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存在于上下结构的“示”字旁,另一种存在于左右结构的“礻”。下面笔者将根据字典中出现的“示(礻)”字旁汉字的义项进行整理与分析。

(一)表自然现象或事物。

“示”最初的甲骨字形便与自然相关。因而,“示(礻)”字旁汉字也可表自然现象。如,“示”字,指天显现的某种征象,向人垂示修咎祸福。除了《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三国演义》第八十回写道,“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由此,“示”字表自然现象是其本意,后来的神事之义是其引申义。

此外,票,指腾起的火光。《说文·火部》:“票,火飞也。”

根据已有认知,“示(礻)”字旁字大都与神明,祭祀相关。因此,笔者大胆认为,“票”字火光之义便是表示原始社会自然崇拜的一个佐证,而“示(礻)”字旁汉字字义由自然现象到祭祀神明之间的演变,则是转喻的引申机制使然。

(二)表祭祀文化。

在《沟通人神 中国祭祀文化象征》一书关于“祭祀”曾提及,“其中宗教祭祀是宗教信仰者通过供奉祭品的行为向想像中的神灵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人与神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一次来表达人们对神灵寄予的特殊希望和要求。”祭祀的对象、祭祀场所、祭品、祭器、祭祀方法、祭祀礼仪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均是宗教祭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示(礻)”字旁汉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宗教祭祀文化。

(三)表姓氏。

在《汉语大字典》的“示(礻)”字旁汉字中,表姓氏的约有 22 例(少数生僻字例未列入统计)。而这些姓氏的来源大概有以下三个特点:

1.姓取自春秋战国乃至远古时期的封地名,如:

(1)祁,姓。《广韵·脂韵》:“祁,姓。出太原,黄帝二十五子之一也。”后来的《姓苑》,

“今扶风人。”《通志·氏族略三》:“祁氏,姬姓。晋献候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遂以为氏……望出太原乐陵。”

(2)祖,姓。《通志·氏族略二》:“祝姓,已姓。黄帝之后,周武王封黄帝之裔于祝,……祝因氏焉。”

2.姓取自职名,封号等名称中的某些字,如:

以“祝”字为例,袁义达2曾指出,汉族祝姓有三个来源,而其中一个来源便是出自司祝之官。“司祝是商周时期的祭祀官,如祝史,也称太祝,……祝史官之后有祝氏。”

3.姓取于先人的名或字,如:

(1)祭,姓。《广韵·怪韵》:“祭,姓。周公第五子祭伯,其后以为氏。”

(2)禄,姓。《通志·氏族略三》:“禄氏,《风俗通》云:纣子武庚字禄父,其后以字为氏。”

(四)表地名。

“示(礻)”旁汉字所表地名大都集中于今山东省(如例 5、6、7)、河南省(如例 8、9)、山西省(如例(10))等地区。而这些都属于古中原地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便有“天下之中”的意思。这些“示(礻)”旁汉字所代表的地区在早期社会是具有显著的地理意义的。

1.祓,汉代候国名。在今山东省。《汉书·地理志上》:“琅琊郡;祓,候国。”

2.禚,春秋时齐国邑名,在今中国山东省。《玉篇·示部》:“禚,齐地名。”

3.禰,古地名,今山东省。

4.社,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前城人败陆浑于社。”

5.祭,春秋时国名。姬姓,始封国君为周公之子。故地在今河南省。《通志·氏族略三》:“祭,周公第七子所封,其地今郑州管城东北祭城是也。”

6.祁,县名,今山西省祁县。《说文·邑部》:“祁,太原县。”《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

三、“示(礻)”字旁汉字文化意蕴的特点

(一)“示(礻)”字旁汉字体现着中国丰富的祭祀文化。

“示(礻)”旁汉字背后的祭祀文化,并不是零散的,而是一套完整而严密的祭祀文化体系。无论是祭祀者、祭祀时间、祭祀目的、祭祀方法,甚至祭祀地点,“示(礻)”旁汉字都相应有所体现。

此外,“示(礻)”旁汉字也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等级与尊卑观念。

图 1 "祝"字的字形演变

以“祝”字为例。甲骨文和金文的“祝”有两种写法:前一种就像个跪着的人,正伸手向祭祀用的木桌、石台摆放供品;后一种则像人跪在灵台前张口朝天,仿佛在向神祖祷告、秦篆以后的“祝”承继了后一种写法,并规范为左“示”右“兄”了。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作为主祭者的“祝”首先得是身份尊贵的男者;其次,祭祀祷告时必须下跪以示尊敬。而上述两个条件则正是等级与尊卑观念的体现:男尊女卑,天贵民轻。

(二)在古代,姓氏与地名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朱宁虹(2007)提出,“总的来看,一方面地名可以作为人的姓名,另一方面人的姓名又可以作为地名使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关系。”《汉语大字典》一书中, 既指地名,又指姓氏的,且详细叙述的就有五例,如祁、社、祝、祢、祭等字。

“以国为姓”便是中国姓氏文化的一大突出特点。因“晋献候四世孙奚,为晋大夫,食邑于祁”,于是,便有了祁氏;“周武王封黄帝之裔于祝……祝因氏焉”……凡此种种,其他汉字也是如此。封地、官名等既是君王所赐,可见,姓氏和地名是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的。

四、结论

通过对“示(礻)”旁汉字的研究,该类汉字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表神事。“示(礻)”旁汉字体现着中国原始信仰下的自然崇拜,更诠释了中国社会由古至今一套完整的祭祀文化体系;二表姓或氏。在中国源远的姓氏文化中,姓、氏与地名的密切关系在“示(礻)”旁汉字中也是如此。《汉语大字典》中,“示(礻)”部字存在多例地名与姓、氏共现于同一汉字的情况,并且,“以国为姓”是一大突出特点。同样地,诸如“禾”旁的“秦”字等其他偏旁汉字也具有此类特点;三表地名。经研究证明可知,“示(礻)”旁汉字所表示的地名大致集中于中原地区。而中原“天下之中”的意涵与“示”字表天象、神事的本义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契合的。

对此,笔者认为,“示(礻)”旁汉字所表示的地名较同时代的其他地方是具有更为重要的地理意义的。

注释: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四卷)[M].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3]瞿明安.郑萍.沟通人神 中国祭祀文化象征[M].2005.05

[4]袁义达.邱家儒.中国四百大姓(下)[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01.

[5]雅瑟.袁钰.中国古代常识 1000 问[M].新世界出版社.2011.12.第 103 页

[6]金侖.林霖.字海探源[M].语文出版社.2013.01.第 240 页

[7]曹英主编.中国神秘文化鉴赏大全(上卷)[M].金城出版社.1998.08.第 123 页

[8]朱向东.赵青.王崇恩.宋金山西民间祭祀建筑[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2.10.第 6 页

[9]朱宁虹.徜徉姓氏丛林[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7.4.第 76 页

[10]袁义达.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何本方等.中国古代生活辞典[M].沈阳出版社.2003.05.第 1 版,第 933 页

[2]许惟贤.古汉语小字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04.第 1 版

[3]王春著,兰陵酒文化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08.第 2 页

[4]张善文.马重奇主编;徐启庭著.尔雅漫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7,第 106 页

[5]李强.先秦“蜡祭”考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第 4 期).

[6]李土生.土生说字(第 10 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08,第 279 页

[7]李向平.中国信仰研究(第 1 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

[8]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M].东方出版社.2013.01

[9]鸣华.秦树.信仰危机与现实冲突[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05

[10]孔子.论语全解[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1,第 210 页

作者简介:苏思思(1994- ),女,暨南大学在读硕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猜你喜欢

字旁姓氏汉语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有趣的姓氏
开开心心来闯关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姓氏拆解
汉语与拼音
“乔”字娃娃变戏法
“少”字歌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