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奎:“累出一身汗,种下一片情”

2018-08-06吴文仙

当代贵州 2018年27期
关键词:工作组第一书记驻村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种出来只能算丰收,要销出去才能赚钱。图为李大奎(左)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为村民推销农产品。(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第一书记,能参与到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我感到是人生之大幸,同时也深感担子沉重。”7月1日,在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毕节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科员、威宁自治县新发乡龙滩村第一书记李大奎获得“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称号,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正如他说的一样,因为“深感担子沉重”,所以一刻都不能耽搁。颁奖结束,李大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他所帮驻的威宁龙滩村,赶在第二天早市开始前,把村里早熟辣椒分批送到黔西北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了让村里发展产业,让丰收的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这样马不停蹄的工作节奏对李大奎来说是常态。

早熟辣椒是李大奎带领村民套种在龙滩村2000亩还未挂果石榴树下的农作物之一、也是龙滩村夏季丰产的主要农产品。

“种出来只能算丰收,要销出去才能赚钱。”李大奎说,为了能让农产品卖个好价钱,驻村工作组到处了解比较,沟通,建立了“近、中、远、备”四级市场销售保障体系,保证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今年,在李书记的带领下,村里抓住‘春风行动’机遇,很多农户在早熟辣椒、小瓜等农产品上都尝到了甜头。”龙滩村支部书记曹胜友说。

望着龙滩村群众在地里采摘辣椒的忙碌身影,李大奎感慨地说:“在村里开展工作,你不先办成几件事,就别想凝聚一片心;不累出一身汗,很难种下一片情。”

龙滩村是深度贫困村,驻村以来,李大奎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与驻村工作组一起,在龙滩村确实“办成几件事,凝聚一片心”。

虽然到龙滩驻村之前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村里的贫困状况还是出乎他的意料。“到村第一晚,在空荡荡的村活动室打地铺。那晚我失眠了,不停地问自己,龙滩应该怎么办?”回忆刚到龙滩驻村的情景,李大奎至今历历在目。

从建立值班值守、说事议事、代办服务等制度,到遍访村里村民,了解村里的难点、问题。李大奎一步一个脚印,丈量村里贫困程度的同时,也在一点点地凝聚民心。

经过深入走访,李大奎了解群众最急需、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工作的突破口。通过李大奎的协调,村里的通组路、饮用水工程、路灯、教育、医疗等一项项难题正逐一得到解决。

“看到驻村工作组在用心用情工作,村里的群众也不再冷眼旁观,开始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原来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慢慢恢复了活力。”曹胜友说。

产业发展是支撑群众持续增收的核心。解决了基础问题之后,李大奎采取“找产业、带着群众看;找信心、帮助群众算;找技术、请出能人干;找资金、厚着脸皮窜;找市场、出门到处转”的办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我们组建村集体合作社,成立产业临时党支部,强化领导,带领发展。”李大奎说,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协调530万元,将全村2000多亩耕地全部统筹起来种植石榴,在石榴树下套种辣椒等。

工作组筹集30万元帮助村里建设了300亩辣椒党建示范培训基地,既培训贫困群众的种植技术,又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龙滩村特色产业已全覆盖所有贫困户。谈及接下来的打算,李大奎信心满满地说:“用心用情用力当好第一书记,带着乡亲们打好最后决战。”

猜你喜欢

工作组第一书记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省事神器神奇的Excel工作组
有的病倒“文字堆”,有的陷进“项目堆” 第一书记怎么避免“能力尴尬”
驻村第一书记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FIFA解散反种族歧视工作组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
团中央青农部派工作组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