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维军:“过去村望城,现在城望村”

2018-08-06李唯睿

当代贵州 2018年27期
关键词:望城油桃精品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唯睿

“闻得见花香,住得进新房,看得见产业,数得出票子。”这是黔东南州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的真实写照,谁曾想过去经济落后,治安混乱的贫困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人都说,这里发生的巨变离不开一个人——村党支部书记曾维军。

1980年,17岁的曾维军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1984年光荣退伍后,到企业工作,成为一名技术骨干。

1998年回到家乡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时他感觉,家乡发展依然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曾维军放弃优厚的收入,辞工回乡。2000年4月在群众的信任下代理村委会主任,2001年11月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凭借多年在外闯荡的经历,曾维军通过研究、外出考察,找到一个发展方向——发展精品水果。但村里水果种植不成规模,缺乏技术支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2007年,曾维军从湖南引进水果种植能人联合村党员,协调流转土地126亩,承包荒山174亩,带头种植油桃和黑珍珠葡萄。此后,葡萄基地就成了曾维军的办公室,每天田间地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选苗亲自把关,施肥亲自督促,搭架亲自参与,风雨无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300亩荒山变得郁郁葱葱,葡萄和油桃挂满枝头,前来望城收购水果的商贩络绎不绝。葡萄亩产达5000斤,油桃亩产达3000斤,实现经济收入120万元。

丰厚的收益,很快消除了群众发展精品水果产业的顾虑。曾维军来不及分享收益带来的喜悦,又开始盘算下一步计划,他意识到,要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村民都富起来,才算富裕”。

曾维军(右)指导村民种植油桃。(受访者供图)

他便带领村支“两委”成员不分白天黑夜开展工作,一方面挨家挨户动员,开群众会、田间会,宣传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向县、乡争取政策支持。此外,他还以村支“两委”和大户为主体,牵头分别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各自优势融为一体,发动群众入社成为社员,形成公私统分结合“村支两委+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

通过不断摸索,全村建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4个,种植精品水果4070亩,发展农家乐28户,农家旅馆9户,2017年实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00元,村集体经济112万元。

曾维军始终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事情大于天。“他总是不停地工作,经常都可以看到他走家串户,有问题他都会帮助解决。”黄土坡组黄玉勤说。为畅通群众沟通渠道,鼓励群众参与村务、党务,更好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曾维军组织开展了“三找”党组织活动和“3+2”驻村工作法,率先推行“四化”便民服务机制,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和要办的事情落到了实处,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近两年来,通过开展活动共接待群众来访1120余次,帮助群众协调解决事项265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件,为加快发展赢得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为望城村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打造了一把“金钥匙”。

如今,望城村这片黄土地正在孕育着无限生机,村庄美了,人心齐了,农民富了,群众幸福指数更高了。

猜你喜欢

望城油桃精品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陈宇佳
小小书画廊
油桃价格下跌
一个士兵和一个城市(望城)
精品画廊
棚室油桃附加值高
这里的油桃缘何滞销
釉光青精品欣赏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