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晋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启示

2018-08-04胡箫南胡阿祥

唯实 2018年7期
关键词:司马王朝皇帝

胡箫南 胡阿祥

从公元265年十二月到316年十一月,是中国历史系列中的西晋王朝。西晋既是中国历史上道德形象最差、社会风气最坏的王朝之一,又是历时52年就结束的一个悲惨的王朝。西晋王朝的兴衰成败,留给我们今人的是深刻的历史教训与丰富的治国启示。

我们先说西晋王朝如何道德形象差、社会风气坏。

西晋的王公大臣,是以奢侈、浪费、残忍著称于史的。比如王恺和石崇斗富,王恺拿着皇帝送的两尺高的珊瑚树到石崇家炫耀,石崇不屑一顾,随手拿起铁如意将它打得粉碎,然后让奴婢取出六七株色彩鲜艳、高达三四尺的珊瑚树,请王恺随便挑,弄得王恺目瞪口呆。石崇喜欢摆酒宴,酒宴上又总让家养的美女劝酒,客人若不干杯,就杀劝酒的美女。有一次,王敦故意不饮,石崇竟然连杀三女。

王公大臣们如此,那么皇帝怎样呢?西晋主要的两任皇帝是司马炎、司马衷。开国皇帝司马炎是荒淫无度的典型,他的后宫佳丽竟然超过3万人。面对3万佳丽,司马炎无法选择,每晚就坐着羊车,随它拉到哪家是哪家。盼着有个出头之日的可怜的佳丽们,为了得到皇帝的一夜宠幸,就在路上抛洒羊爱舔的盐巴,门口插着羊爱吃的竹叶。等到家家户户都这么做了,羊也不知去哪家为好。接替司马炎的皇帝司马衷更是个白痴。他听见蛤蟆叫,问左右这是为官叫还是为私叫;手下报告天下灾荒,百姓大批饿死,他发出了千古一问:“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没有饭吃,干吗不吃煮成肉糜啊?

帝王将相如此,西晋的社会风气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西晋社会流行着金钱崇拜风、生活奢侈风、任人唯亲风、阿谀奉承风、趋炎附势风、清谈虚浮风。以金钱崇拜风为例,当时有位鲁褒写了篇奇文《钱神论》,讽刺世人把钱当神崇拜,文中说道:“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

西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呢?比较而言,中国古代的王朝政治,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讲求“道德”的政治了,然而专制时代的政治,往往又是最肮脏的东西。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呢?依靠虚伪的表演。从司马懿到司马师、司马昭,再到司马炎这祖孙三代,在一本正经地提倡礼教与篡夺曹魏的阴谋行为之间,就极尽了虚伪表演之能事。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西晋有着这样虚伪的奠基者与开国的阴谋家,我们怎能指望其王公大臣道德的高尚?又怎能指望其社会风气的优良?

我们再说西晋是一个悲惨的王朝。西晋的悲惨,其实不在历时52年就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秦朝、新朝、武曌的周朝都是15年,隋朝38年,都比西晋更短,况且接续西晋、拥有半壁江山、历时104年的东晋王朝,毕竟仍是司马氏的王朝。比较而言,西晋王朝的悲惨,还在前半期像模像样,甚至号称“盛世”,几经宫廷政变,就转入后半期,那又是何等山崩地裂、堕入苦难的人间炼狱的后半期啊!

公允地说,西晋的前半期,即从265年十二月篡夺曹魏之后,到290年四月司马炎驾崩之时,在这25年的时间里,因为改朝换代之初的谋篇布局,因为灭亡孙吴的重大使命,因为统一天下的万象更新,虽然生性好色,却也年富力強的司马炎还是有所作为的。比如:他曾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一件用野鸡头毛制成、光彩夺目、堪称稀世珍宝的“雉头裘”烧毁,并且下令谁再贡献这类东西就要加罪,借以显示自己是位崇尚节俭的皇帝;他恢复了被曹魏废止的谏官制度,委任一些清正敢言、富有才能者为谏官,借以显示要开直言之路。司马炎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奖励耕织,又出台占田制,使农民依法占有一定的土地;为使人地结合,他下令把3.5万头牛赊给中原一带的将吏士兵,以作春耕之用;为了增加农业人口,他下令女子17岁以上不出嫁者,由官府代找配偶。通过这样的种种措施,及至太康年间,即从280年西晋统一到290年司马炎驾崩这段时间,《晋书》记载当时的情况是,牛马布满田野,粮食有了富余,天下赋税平均,人民安居乐业,甚至不必关门防盗。这些记载可能涉嫌夸张,但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比较繁荣,应该也是事实,所以史称“太康之治”,甚至享有“太康盛世”的美名。

然而另一方面,就在266年改朝换代伊始,开国皇帝司马炎有惩于曹魏皇室孤立无援、政权转入己手的教训,为了不让这样的情形再演,为了保障司马氏的江山永固,为了地方藩卫中央,于是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度,分封宗室27人为王,王国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而且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后来又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坐镇一方。这样,诸王不仅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还控制了相当数量的军队,从而埋下了祸及后来的种子。待到这颗种子破土发芽,便是一发不可收拾,导致西晋王朝崩溃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从291年萌芽,到306年终结,历时16年,几乎贯穿了西晋的后半期,其间的史实非常复杂,涉乱的人物也是纷纭众多。而如果把“八王之乱”比作一个超级火药桶,那么,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点燃与起爆的过程以及造成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八王之乱”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是深陷宫廷斗争的皇后贾南风与外戚杨骏。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有两位皇后,先后是杨艳与其过世以后的堂妹杨芷。因为杨艳的长子司马轨两岁夭折,所以次子司马衷被立为太子,太子妃则是年长司马衷两岁的贾南风。290年55岁的司马炎驾崩,32岁的司马衷继承皇位,太子妃贾南风也就成了贾皇后,朝政则由晋武帝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总揽。为什么会由外戚杨骏总揽朝政呢?因为皇帝司马衷是个白痴,当然无法理政,而麻烦在于,杨骏与贾南风又都不是什么善类。先说杨骏。当初,司马炎病重时,下诏指定叔父汝南王司马亮与国舅爷杨骏共同辅政,杨骏却趁司马炎昏迷时,让自己的女儿、皇后杨芷问道:“杨骏一个人辅政吧?”司马炎迷迷糊糊中点了点头,这样,遗诏就变成了杨骏独自辅政。杨骏既以外戚专权,执政严酷,刚愎自用,遍树亲党,疏远宗室,又毕竟缺乏威望,于是引得司马宗室与开国元勋的怨望不满。至于贾南风,不仅容貌丑陋,身材短小,皮肤粗黑,而且性情凶残,不甘寂寞,淫荡非常,嫉妒心极重,毫无母仪天下的资本。贾南风还是太子妃时,有次见到丈夫司马衷喜爱一位宫女,竟然用戟掷向怀孕宫女的肚子,胎儿随即流产。这样,独擅朝政的外戚杨骏与权欲极强的皇后贾南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变得不可避免了。

点燃“八王之乱”导火索者,是贾后主导、司马诸王卷入的连环宫廷政变。第一次政变,291年三月,即在司马炎驾崩将近一年之际,贾后召司马炎第五子、楚王司马玮入京,以东安公司马繇所率400殿中卫士为力量,发动宫廷政变,结果杨骏及其“亲党”被“夷灭三族”,皇太后杨芷被废,次年二月被活活饿死。贾南风的残酷无情,由此可见一斑。只是经此政变,朝政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的手中,贾后的政治野心未能实现。第二次政变,291年六月,在贾后的操纵下,楚王司马玮杀了司马亮和卫瓘,贾后再以擅杀大臣的罪名,诛杀了司马玮,于是权柄完全落入贾后之手。然后经过相对平静的八年,及至299年,作死的贾后发动了第三次政变。没有生养过儿子的贾后,竟然假称当年在晋武帝司马炎国丧期间曾经怀孕生子,只是因为事情隐秘,没有对外宣布,并拿来妹夫韩寿之子韩慰祖充当亲生儿子,立为太子,同时诬陷甚有名望的太子司马遹谋反,不仅废其太子之位,而且杀掉其母淑妃谢玖;300年三月,又杀司马遹。如此倒行逆施,终于给司马诸王提供了借口,促成了第四次政变。当年四月,统领禁军的司马炎叔父、赵王司马伦联合司马炎侄子、齐王司马冏起兵,深夜入宫,拘捕贾后,旋即以金屑毒酒鸩杀之。到了301年正月,又起第五次政变,即赵王司马伦废除白痴皇帝司马衷,自立为帝。至此,不像皇帝的皇帝司马衷被废了,不像皇后的皇后贾南风、不像外戚的外戚杨骏都被杀了,然而更严重的危机也接踵而至,拥有实力的司马诸王并不认同赵王司马伦称帝。

“八王之乱”这个火药桶大爆炸的起爆人是齐王司马冏,炸死的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一批司马诸王。本来,灭了贾南风的政变是司马伦与司马冏的联合行动,但政变成功后,司马冏被赶出京城洛阳,派驻许昌,司马伦却做起了皇帝,这让司马冏非常不爽。就在司马伦称帝两个月后,301年三月,司马冏起兵讨伐,并得到了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的响应。从此,一直局限在宫廷内部的政变,终于质变为围绕皇位继承权的争夺而祸害天下,涂炭生灵的诸王混战。说其过程,先是301年司马伦被杀,惠帝复位,司马冏专权;然后302年司马冏被杀,司马乂专权;304年司马乂被杀,司马颖、司马颙先后专权,并挟持惠帝西奔长安;306年,惠帝为东海王司马越从长安迎还洛阳,司马颖、司马颙先后被杀,司马越又毒死惠帝司马衷,另立怀帝司马炽,掌握大权。说其规模,司马诸王的混战,波及以洛阳、长安、邺城等为中心的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域,而有时各方集结的军队超过30万人。再说其残酷的程度,彼此杀戮的司马氏王公,都是骨肉相连的亲戚,甚至是很近的兄弟叔侄关系,何等的深仇大恨,使得失败者及其亲党大多被夷灭三族?司马乂更被放在火堆上被活活烤死?其時司马乂的惨叫声响彻四方,士兵们目睹耳闻,都流下了眼泪。

旷日持久、酷烈无比的“八王之乱”造成的影响,诚如唐朝所修《晋书·八王传》的评论:“西晋之政乱朝危,虽由时主,然而煽其风,速其祸者,咎在八王。”这话的意思是:西晋政治的混乱、朝局的危殆,虽然是由当时的皇帝造成的,然而煽风点火、加速祸乱到来的罪魁祸首,还是以“八王”为代表的司马氏诸王公。具体来说“八王之乱”造成的影响与产生的后果,又可谓非常广泛:

首先,内乱引起外患。306年底,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宣告落幕,而在“八王之乱”尚未落幕之前的304年,匈奴左贤王刘渊就以帮助成都王司马颖为名,在今山西起兵,由此拉开了历时百余年的“五胡乱华”的大幕,然后才有了北方系统的十六国北朝。

其次,外患终结内乱。随着“五胡乱华”大幕的拉开,西晋王朝开始了终结其命运的所谓“永嘉之乱”。“永嘉”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永嘉五年即311年三月,“八王之乱”最后的胜利者东海王司马越在忧愁恐怖中病死;四月,在内乱中已经消耗得所剩不多的晋军主力与随军大臣、宗室十余万人,在苦县宁平城即今河南鹿邑县西南,被匈奴铁骑围歼,军中的司马越灵柩也被胡兵焚尸扬灰,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六月,匈奴军队攻下洛阳,晋怀帝司马炽被掳,官吏、士民3万余人被杀;建兴四年即316年,匈奴军队又陷长安,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至此西晋灭亡。

再次,南方开辟新篇。永嘉元年即307年九月,在司马越考虑后方的安排与王导深谋远虑的劝说下,琅琊王司马睿避乱过江来到建邺即今江苏南京,此举又开启了历时百余年的司马氏东晋王朝,然后才有了南方系统的东晋南朝。

从盛世跌入地狱、短暂而悲惨的西晋一朝的历史,真是令人思考,让人无语凝噎。比如开国皇帝司马炎为什么要恢复难免留下遗患的分封制?为什么要立白痴的司马衷为太子?丑陋残忍的贾南风为什么被选为太子妃?平庸无能的汝南王司马亮与缺乏威望的外戚杨骏为什么被选为辅政大臣?号称儒家信徒、宣扬重视礼教的司马诸王,为什么彼此杀戮,甚至丧失基本的人性?推而广之,怎样理解分封制的优劣利弊?皇位继承人是立长还是立贤?如何限制外戚与后宫的干政甚至专权?如何协调内朝与外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少数民族问题?诸如此类,这历时52年的西晋王朝,实在堪称我们全面把握、系统理解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之兴衰成败的鲜活标本和难得典型!

(作者单位:胡箫南,安徽省桐城中学;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司马王朝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女皇帝
Summer Is Coming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运动员
“司马”本不是姓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司马”原来是官名
暗恋也是一种成长
投鞭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