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西川聪的陶瓷美学研究

2018-08-04刘静

景德镇陶瓷 2018年3期
关键词:陶瓷艺术禅宗美学

刘静

摘要:本文立足于一位日本陶艺家,通过从花道、摄影以及禅宗美学观三个层面来分别阐述中日文化那些为学求知的共同点

美的陶瓷艺术。

关键词:西川聪 陶瓷艺术 花道 美学 禅宗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听到了西川聪来我校的讲座。现任教于武藏野美的西川聪,出生于1967年,年轻时喜爱旅行。他的创作受到了非洲的热情、充满力量的美,以及带着杂乱、活跃的原始造型的影响。早先我就有了解过这位陶艺家,尤其是在听了此次讲座之后,感受颇深。原来,陶瓷艺术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陶艺创作,在西川聪看来,一件器物完成之后,如何使用,如何用摄影记录下这些,共同组成了当下陶瓷艺术全新的理解,即不局限于陶瓷本身,随之附带的花道、摄影乃至所蕴含的禅宗美学观都在为陶瓷艺术添砖加瓦,最终呈现在咱们面前的作品,一件件完整地附带着美的艺术作品,这样,怎么会打动不了我们?

日本陶艺家西川聪认为,他的陶艺以实用为目的,既可以当作装饰艺术的撕裂花器,也希望能够跟花草结合,能够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西川聪将陶坯烧制后,在陶器表面涂上氧化铁再烧制,最后涂漆完成独特的质感与手感,重复好几层的涂抹而产生的陶器,具有原始老旧的质感,上漆则使得陶器具有木頭的温润。他可以将器皿和干花搭配,放置得很和谐(图1),这就有点像中国的花道艺术了。

一、从花道中感悟西川聪的陶瓷艺术

近年来,中国文化中的花道、茶道、香道等诸多文化的复兴之火,促进了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的确,花道一直以来总是被许多人误解成是来源于日本的文化艺术,其实不然,早在我国六朝时期就己然兴起,明代的袁宏道在他的《瓶史》中介绍到,花道里有器具和花目两个方面,前者就质地而论,首当瓷器;就单一的造型而言,应当是口径小的底足厚的、放置安稳的瓶器。西川聪的陶器同样遵循着这一定律,陶器造型大多也是厚足的,便于放置的;后者中,在插花的花材上,选取时令花卉为上乘。

可我们从西川聪的陶艺与花艺的结合中,发现了所配用的花材全是干花,看似无意之举,实则不然。在这里,可以说花道虽源自中国,却在日本慢慢地自成体系,衍生出与之相应的情感一一“物哀”。对“物哀”的字面理解上,就是对一种事物感到哀伤;从史学中参考, 《源氏物语》给我们作了详细解释,“这是一种对个人命运人生无常的诠释。”打个比方,熟悉日本的人知道日本人尤爱樱花,可是花无百日红,这就是“哀”的一种表现。对“物哀”的理解从今天来说,大致可分类如下:对人的触动,对社会的感悟和对自然万物的切身体会。这样看来,就西川聪的陶艺作品而言,应该是属于第三种层次。无论是枯山芋、蕨(图2,图3),在撕裂花器的衬托下,仿佛有了生气。西川聪陶瓷艺术的背后是注重材质的自然属性。风田武彦将这种风格形而上地理解为一种日本精神一一“简素精神”。西川聪的个人风格便是那样,表面上好像有懈怠之嫌,实则为慎思笃行之举。

二、从摄影中阐述西川聪的陶瓷艺术

摄影丰富了陶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是永久地保存了陶艺。西川聪把他的陶器赋予一些实用性,比如花器、食器。这些经过了西川聪的摄影,仿佛不单单是件艺术品,还好似家中的锅碗瓢盆,是可触碰的。在他作品的每一张照片中,器物与简洁的背景之间相互呼应,一株枯枝和美食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简单而又不失内容。西川聪很会用摄影来吸引人的眼球,这与日本当代摄影灵魂人物之一中平卓马那渴望捕捉眼前激烈巨变的世界风格是截然不同的,西川聪自己也曾说过, “我想让自己做出来的器物,保留最原始的状态,仿佛能够与大自然相融合。”摄影,一门选择性很强的艺术。繁华世界,怎样表达出心中所想并通过摄影这种手段折射出来,这是个很难完成的课题。我想唯有像西川聪那般,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用清澈的心灵去观察、理解、感悟,进而发生碰撞,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美;非得付出过探求进取的艰辛之苦,才能愈发地契合自身艺术创作的初衷;非得保持一颗真诚单纯之心,才能以热情、饱满的情感去感受自然、表现自然。

三、从禅宗美学观理解西川聪的陶瓷艺术

不可否认的是,西川聪同样也受日本禅宗美学的影响,作品侧重于通过自身陶艺基础的提炼,用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器物与自然分别打碎,然后又加以融合。他认为媒材本身的属性胜过非自然的重塑捏造。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的作品强调素朴、本质,并不怎么添加人为成分。在把握器物表面的质感上,遵从着陶土自身的属性,虽然异于大多数陶器的那种规整感、秩序感,造型也充满了不对称性,但却也是有趣的。西川聪认为这些陶土夹杂着体温,在烈火中铸成,本就是件神圣的事。他在这里面注入了太多的专注与执着、期望与梦想。

梵文“Dayana”的音译意为“禅那”,简称为“禅”。禅在古印度佛教中是一种静修或者思虑之法,是悟禅者获得真如佛性的一种修行方法。中国的禅意是从绘画中首次体现出来的。易阳教授在禅意绘画中的禅宗美学观里提出过三种美学观:一是中国禅意绘画中的禅学“空寂”观,二是中国禅意绘画中的禅学“禅境”与“画境”,三是中国禅意绘画中的“逸品”追求与艺术表现。西川聪的禅宗似乎更加贴合于第二种,着意体现在其将自然现象人为的吸收,打破了,碾碎了,再将他们自由组合,形成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境界。的确,在西川聪的作品中,器物的颜色、所呈现出来的质感以及与花材、食物相搭配而营造出的禅宗境界,是一种自然的回归。这不免又让我想到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曾说过的“东方美学思想,强调在审美中‘器与‘用的结合。”西川聪聪明地将禅宗与实用相统一,迸发出有别于中国的美学现象,例如在《禅学影响下的日本古典造型艺术》这本书中提到:“完全可以看出禅宗在感性经验上向传统的回归,禅宗在本质上是追求性与相,色与空,体与用的统一体。”

朱宪民先生在一次记者采访中曾这样说道,“什么叫艺术?艺术就是创新,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才叫艺术,和别人不一样有没有道理,别人喜不喜欢,这是作品的差别。”记得在那次讲座的结尾,西川聪也开心地和我们分享了他现在工作室的一些照片,一座简单却不失格调的木屋,典型的日式风格,又带有几分中国田园味道。作为一名陶艺家,西川聪并不怎么有名,诚然,艺术不分贵贱,从他的陶艺作品中所衍生出的形式美和简洁纯粹的个性,却真真切切地感动到了我。

四、结语

曾经四处“修行”的西川聪,将已经游历过的山山水水,形形色色,用他自己的理解运用在陶瓷艺术中。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撞击,迸发出别样的火花使得他不局限于本国的陶艺文化,跨越国际,在不同的艺术氛围中吸纳自己想要的,从而充实了他的艺术创作。无论是从花道、摄影还是形而上学的禅宗美学,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也许从多种角度去研究,才能离他的美学艺术更加接近吧。他将陶瓷、花道、摄影及禅宗美学较好的组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属于西川聪式的陶瓷美学艺术。

参考文献:

[1][明]张谦德,袁宏道著.李霞编著,瓶花谱·瓶史[M].江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5

[2]中国摄影[J].2017.3

[3]张节末.禅宗美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P20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P115

[5]民族艺术研究[J].2017.4

[6][日]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1

[7][美]恩内斯特·费诺罗萨著.夏娃,张永良译.中日艺术源流[J].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9

[8]易阳,禅学影响下的日本古典造型艺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08

[10]林杰谋,广西文史[J].不知旧,何为新.2015

猜你喜欢

陶瓷艺术禅宗美学
印花派对
灵 山
落叶禅
纯白美学
陶瓷艺术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意义研究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浅析景德镇陶瓷粉彩雪景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浅析动漫艺术创作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中原陶瓷艺术创新机遇研究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