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音乐“织”出乡愁与思念
——新型乐器“织风”

2018-08-03纽约大学李思曼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织布机纽约大学风箱

纽约大学 李思曼

我叫李思曼,目前在纽约大学读交互电讯研究生二年级。我个人非常喜欢将传统文化和艺术创作相结合。

这次我想给读者们分享一件我最新创作的作品,这是一个使用创意编程科技的新型乐器,名叫“织风”(windloom)。它的创作灵感最早来自我们中国古老的经书《道德经》,“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我和爸爸讨论这句话的时候,萌发出一种欲望,想做一个与“橐龠”有关的器物,后来感觉过于玄妙就放下了。直到有一次重读清代文学家蒋士铨的《鸣机夜课图记》,油然唤起我小时候在河北农村里关于姥姥的记忆:织布机和烧火做饭的风箱。

我的童年是和姥姥在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北孟村度过的。记忆里,姥姥总是慢悠悠的,却永远停不下来。傍晚姥姥坐在织布机上叮叮当当织布;做饭时,姥姥在灶前拉着风箱呼呼作响。织布和拉风箱都是累活儿,一个是为了家人的“温”,另一个则是为了家人的“饱”,姥姥辛苦了一辈子,张罗忙活让一家人穿暖吃饱。

因为贫穷,姥姥只读到高小就没有再继续读书,可是她却非常重视我妈妈和我的教育,所以我今天才可以在纽约读研究生,并且以这样的形式去怀念她。

最初我跟我的教授Tom Igoe聊想法的时候很不确定,不知道具体实现自己的创意要用什么样的技术,他说你先把技术的问题放一放,你跟我讲一讲你的姥姥吧。

于是我陆陆续续回忆了很多关于姥姥与我的童年生活,夏天的麦地,冬天的棉衣,平坦的屋顶,干燥的风,北屋的大织布机,土垒的灶台和风箱,被炊烟呛得流泪的眼睛。而至今,姥姥也去世许多年了。我的教授说,你在设计的时候,值得思考的是,织布机和风箱的操作不是简单而轻松的,它们是费力的、艰难的,因为它们关乎的是生存。听到这些,我突然间眼泪无法控制地涌出来了。

如果将这份情感投射到一个乐器上,那它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乐器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听起来是什么声音呢?

在外观设计上,我参考了风箱的构成和操作,以及织布机的操作。

在音乐的编排上,我与我的好朋友作曲家王璐合作。将音乐分为几个阶段,从初始的风雨雷电等自然声音开始,逐渐加强,觉醒,生存,缅怀,以织布机“织”的动作承上启下。

在技术上我使用了Arduino Mega单片机、触发传感器、激光距离传感器、电动马达、视觉编程软件MAX Msp来实现。传感器可以感测到“风箱”的窗台从而达到控制音乐的目的。

最终我用我的乐器在纽约布鲁克林Littlefield酒吧亮相演出后,很多外国同学私下跟我讲他们很喜欢这件作品,因为“织风”这件作品使他们想起了自己的长辈,以及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而我在演奏的时候,想到了童年的河北农村,想到了姥姥,想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肩负着最沉重的任务,留给亲人的只是温存。

如果有对我的乐器“织风”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打开以下演出视频地址观看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2OTA0NDQyMA==.html?spm=a2hzp.8244740.0.0

猜你喜欢

织布机纽约大学风箱
论手风琴风箱的重要性
浅析抖风箱在手风琴演奏中的作用
上纽大新增互动媒体艺术硕士项目
在家门口留学
织布机
刘延东被授予纽约大学“校长奖章”
青裤瑶的织布机
我家的风箱
一题多解
翟展翼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