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肝硬化相关性显性肝性脑病的效果探析

2018-08-01李世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鸟氨酸血氨肝性

李世辉

(西部战区成都总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成都 610083)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肝性脑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该病主要由急性或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所致。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肌张力增高、昏迷等[1-2]。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是降低其血氨的水平、改善其肝功能。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将肝性脑病分为隐性肝性脑病和显性肝性脑病。单独使用一种药物治疗显性肝性脑病的效果一般。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肝硬化相关性显性感性脑病的效果显著[3-5]。为此,西部战区成都总医院对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肝硬化相关性显性肝性脑病患者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利福昔明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西部战区成都总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相关性显性肝性脑病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1)其病情被确诊为肝硬化相关性显性肝性脑病。2)不存在因其他脑部疾病而引发的神经紊乱。3)不对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4)未患有严重的肝、肾等脏器疾病。5)未患有自发性腹膜炎或其他严重的感染。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平均年龄为(43.85±4.96)岁;其中原发疾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有31例,为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有13例,为重型肝炎的患者有6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平均年龄为(44.12±5.18)岁;其中原发疾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有30例,为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有14例,为重型肝炎的患者有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将15 g门冬氨酸鸟氨酸(生产厂家: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632,规格:2.5 g)加入到2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为患者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利福昔明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每天口服3次利福昔明(生产单位: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288;规格:0.1 g),每次服0.2 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1 d和治疗7 d后,分别在清晨患者空腹时抽取其静脉血,检测其血氨、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治疗7 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治疗48 h内患者的意识未恢复,其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均未得到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有效:治疗24~48 h内患者意识恢复,其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显效:治疗24 h内,患者的意识恢复,其临床症状消失,其肝功能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氨、ALT及TBIL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氨、ALT及TBIL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氨及TBIL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AL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氨、ALT及TBIL的水平(±s)

表1 两组患者血氨、ALT及TBIL的水平(±s)

时间 组别 血氨(μmol/L) ALT(U/L) TBIL(μmol/L)治疗前 观察组 131.54±8.62 201.58±11.37 69.43±8.67对照组 130.86±8.71 202.19±11.85 70.02±9.14 t值 0.3923 0.2626 0.3311 P值 0.6956 0.7934 0.7412治疗后 观察组 45.23±10.36 87.26±10.82 34.02±5.97对照组 67.92±11.58 56.37±13.24 39.86±7.93 t值 10.3258 12.7742 4.1602 P值 0.0000 0.0000 0.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3 讨论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临床上关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中毒学说、GABA学说及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等观点。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机制为氨中毒学说。因此,治疗肝性脑病的原则是降低患者血氨的水平[6-7]。门冬氨酸鸟氨酸是临床上治疗肝硬化相关性显性肝性脑病的常用药物[8]。该药主要由鸟氨酸和左旋门冬氨酸复合而成。鸟氨酸能加快血氨的代谢。左旋门冬氨酸能参与肝细胞三羧酸的循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从而有效地降低患者转氨酶的水平,改善其肝脏的功能[9-12]。单独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相关性显性肝性脑病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利福昔明是利福霉素的衍生物。该药是一种肠道选择性口服抗生素,可抑制细菌RNA的合成,起到显著的抗菌作用。使用利福昔明治疗肝硬化相关性显性肝性脑病能减少肠道中生成氨的细菌数量,从而减少氨的生成[13-15]。将门冬氨酸鸟氨酸和利福昔明联合用于治疗肝硬化相关性显性肝性脑病可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患者血氨的水平,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肝硬化相关性显性肝性脑病的效果显著,可快速地改善其血清学指标。

猜你喜欢

鸟氨酸血氨肝性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鸟氨酸苯乙酸对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血氨水平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依氟鸟氨酸治疗1例非洲锥虫病的不良反应分析
外源鸟氨酸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抗镉胁迫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