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用 习言得意

2018-07-30周丽亚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8年3期

周丽亚

【摘要】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现行小学语文中寓言故事的安排不仅让学生体验与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担当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本体作用。现行教材中,共收录寓言15篇,其中作为课文的8篇寓言分布在第一学段3篇,第二学段5篇,加之语文园地中收录的7篇寓言故事,编排上更侧重于第二学段,主要是因为寓言故事往往篇幅不长,且故事性、趣味性、言语性更适合于这一学段的学生学习。寓言教学,需要立足语用,关注核心目标,凭借“学寓言的言”这一核心学习活动,在习言中得意。笔者通过校本教研的几堂课来谈谈语用视野下的寓言教学。

【关键词】语用 核心目标 言意兼得

一、研读选文用意,彰显“言意兼得”

选编寓言,一是让学生感悟一个个道理,二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的表达,言意兼得,这是阅读教学的價值所在,更是寓言这一文体的价值所在。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寓言作为一种阅读课型,也应既得意,又得言。

1.故事的行文结构

所谓结构,本意是指建筑房屋所立起来的间架结构,是建筑学的专用术语,笔者借用以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如《纪昌学射》一文中纪昌练眼力部分,文章是以并列的形式来谋篇布局,从而体现纪昌的恒心和毅力。而《南辕北辙》则用了分总的形式来揭露寓意。寓言故事虽然都在揭示一个个深刻的道理,但它们亦如一幢幢造型独特的房子,只有我们细细去看去分析,才会有所发现。

2.丰富的人物描写

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都是经过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作者对自己所塑造的寓言角色不做形象的描绘,总是借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体现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如《南辕北辙》通过那个去楚国的人与朋友之间的对话,塑造了一个行动与目的背道而驰的寓言角色,通过他的三个“没关系”,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彰显文本个性,落实“一课一得”

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生活感悟、言语智慧的结晶,都是独一无二的,寓言故事同样如此。寓言虽有类似的谋篇布局,但是在遣词造句、细节描写、寓意揭示等方面仍具有独特的个性。语文教师应该基于文本的研读,善于挖掘不同寓言的不同特点,有度、有效地开发“情理之中、言语之中”的语用学习内容,从而落实“一课一得”,通过不同寓言的学习收获不同的言语学习心得。

1.巧用语气词表达心理活动

寓言故事往往文字简短,但心理活动极为丰富,如果能够发现语言的秘妙,就能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有时候可以通过抓住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体会人物所要表达的心情。

如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一文,文本的独特表达是心理活动,而且三处心理活动都用语气词引出。笔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体会语气词的用法和表达作用后,把这一环节的学习迁移至第6、7两个自然段的学习,尝试运用语气词来表达鹿“逃生”时和狮子的复杂心理活动: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2.妙用提示语想象人物情感

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展开故事,但由于寓言故事情节简短,语言简洁,极少有提示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正好可以抓住这个空白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人物情感。如《南辕北辙》文中只有这句有提示语:“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圈圈这句话的提示语,让学生明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这些提示语,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再引导学生找到其他对话的句子,试着给这些句子加上提示语。只有真真切切地落实每一课的语用学习点,学生才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三、推进学习活动,聚焦“语境中学”

以学习活动来推进寓言教学,在活动中既得言,也得意,这需要我们把“学习活动”聚焦于“语境”:一是因为寓言的故事性、趣味性、整体性更强,其言语表达更富有特定的“语境性”;二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一定是在语境中的学习运用;三是寓言教学承载着学习语言和明了寓意的双重作用。

1.想象特定细节

寓言故事的人物形象总是体现在或明或暗的故事情节中,故事情节或具体展开,或省略隐藏,教师都可以借助想象来重现特定语境中的人物形象。

如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一文中,有两处描写纪昌“练眼力”的细节,分别在第2、3段中,这两处相同之处是都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来进行人物描写,而“注视”和“盯”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在特定的“注视”和“盯”的语境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学习活动:展开你的丰富想象,运用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把“注视”和“盯”说具体。以此体悟飞卫说的“下功夫”“还不够”,感悟寓言折射的道理:即使练基本功,也需要付出艰辛。

当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卫的形象便不断地清晰、鲜明起来。这种特定细节的拓展更有利于学生体悟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所传达的精神。

2.仿写特定表达

寓言故事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呈现的,教学中需要凭借语言如关键词句、典型语句等来实现语言学习的品读、感悟、积累、仿写,以挖掘这样的语言点来推进学生学习,搭建学习语言和明了寓意的桥梁。

如笔者执教《纪昌学射》一课,紧紧抓住详写“练眼力”,而略写“拉弓放箭”这一特定的语言表达——对比,对比后发现:“练眼力”的两个自然段和“拉弓放箭”这一段的行文结构是相似的;“练眼力”两个自然段把纪昌练习眼力时所表示动作的词和夸张的写法描述得更具体、形象,而“拉弓放箭”却略写。于是教师顺势让学生仿写怎样拉弓放箭这个环节,学生写得轻松自在,他们通过这种仿写习得的不仅仅是语言,更是语意。

3.合作复述故事

寓言故事是适宜于复述的,复述不是单一的重现课文语言,不是读故事,更不是背故事。复述需要适宜的创色在故事情境中扮演角色。把寓言故事复述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设计“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复述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一文时,笔者设计“小组合作讲故事”的核心学习活动,且分步实施,课堂呈现了很好的效果。

合作前学习活动:

一是读第1自然段,小组合作想一想:种田人忽然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上死了,心里想:——

二是读第2自然段,仿照课文的句式“要是……那该……”交流:种田人还会怎么想呢?

合作时学习活动:

一是读第3自然段,小组合作想一想:种田人看到再也没有野兔撞在树桩上,他心里想:——

二是如果你看到类似的种田人,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者妻子,你会对他说:——

三是小组分工讲故事:小组里的三个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段来讲,前两位学生讲“他心里想……”,最后一个学生扮演邻居或妻子对种田人说一说。

通过一次次的想,使学生明白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的道理。这样教师就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教学,学生也不会举足不前,诸多问题都在想中解决了。

寓言很美,美在文简,美在意深,美在字里行间。在寓言教学中,教师只有将基于运用层面的“习言”和基于理解层面的“得意”这两个教学的旨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带领学生在熟悉的地方找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