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艺术的价值判断

2018-07-30周耀宗马祎玮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价值判断

周耀宗 马祎玮

摘 要:越战纪念碑是林璎在1980年参加一次设计竞赛的作品,其目的是为了纪念因越战牺牲的美国军人。纪念碑的设计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平凡个体的强调,对时间的思考,模糊了生与死的空间界限。通过对越战纪念碑中所使用的设计要素加以分析,分析设计要素对设计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价值判断;越战纪念碑;林璎;艺术与设计

一、纪念碑设计背景

越南战争自1955年开始,1975年结束。美国参战650000人,死亡58209人,受伤304000人,失踪2000余人。[1]其中1965年至1975年间,越南战场上近50万人中近三分之一是被征召入伍的。在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执政期间,美国国内出现了反战运动,1968年反战示威游行遍及全国,冲突不断升级。国内的反战情绪使后来被调回美国的军人遭受了蔑视和敌意。

这样的情形下,1979年退伍的陆军下士简·斯科普格斯与前空军军官罗伯特·道比克一起成立了越战纪念基金会,希望修建一座纪念堂去悼念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并有利于抚慰在战争中受创的民族精神。惠勒则提议建一个“引人深思和冥想的”景观公园,唤起对退伍军人和失踪人员的服役、牺牲和勇气的记忆。这样的希冀下所要求的纪念碑如果不掺杂政治色彩,那么纪念碑资金必然也是由私人捐赠的,这也是对死去军人的一种恩情。同年11月在越战退伍军人纪念基金顾问委员会的努力下,马赛厄斯的法案特批将国家广场西侧尽头的宪法花园作为设计纪念碑的建设用地,并于1980年马赛厄斯法案被总统卡特签字而成为法律。就这样,越战退伍军人纪念碑的筹划基本结束,并开始向全球征集设计作品。

当时的林璎还是耶鲁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在学习安德勒斯·伯尔讲授的“丧葬建筑”选修课时所做的最后一个设计任务,任务要求每个学生为越南战争退伍军人纪念基金会组织的竞赛准备一份参赛设计图。

二、越战纪念碑设计的经过

林璎在决定参赛后,实地考察了纪念碑场地,在当时盛行的布杂艺术设计的学科体系架构中而言,林璎的设计行为完全符合正常的设计流程。任务书严格要求纪念碑的设计要包含所有参与越战逝者的名字,她思考纪念碑的设计应该对战争和逝者的名字保持诚实的态度,并承认战争所带来的损失。

抽象文字对于设计作品的解释总是先于作品出现的。在参观宪法公园的时候,纪念碑设计方案的灵感在脑海中闪现:“我不仅仅是想象纪念碑该是个什么样子……我不想毁掉一个富有生气的公园。你要利用景观。你不能与之对抗。你将景观融入进来……但看到场地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知道我想要一種水平向的东西将你引入进来,让你觉得在公园里面有一种安全感,同时又让你想起来逝者。于是我就想象着将地面切开。”

三、越战纪念碑解析

越战纪念碑1982年建造完成,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家广场西侧尽头的宪法花园,墙体两面使用了黑色抛光效果的花岗岩,上面纂刻着越战军人的名单,旁边附有标志,以确认死亡或是失踪,中间部分最高,两边逐渐降低,最终没入大地。纪念碑的尺寸:两翼接近247英尺,由74块单独的40英尺宽的板材构成,石板面层厚3英尺,两翼的夹角为125°,顶端高度比10英尺略高。造型上V字,如同一个尖锐的飞去来器,提醒统治者,战争是统治者手中的器物,它是会伤到自己或飞去它处,并不能给国家带来益处。V字的两端指向了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方尖碑,又像是无言的话语,向逝去的美国人心目中的伟人诉说着战争带来的惨痛代价,警醒世人铭记伤痛。

材料的选择上,黑色的镜面花岗岩,如同一面镜子,映衬出悼念者模糊的身影与周围的场景,面对逝者的名字,悼念者与逝者似乎产生了某种联系,双方可以对话,倾诉过往与思念。时间的元素是纪念碑设计的关键,逝世者的名字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从最高点起,至最高点止。这是美国参与越战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1959-1975年),人们可以在由姓名组成的时间环上有序找到自己亲人的名字和记忆起属于他们的那段时光。若是按照时间浏览整个纪念碑,大概不需要太久,但是你会看见太多的名字,一种黑色和数字组合带来一种视觉的震撼,会让你感到突然的肃静,那是一种可以带来感情体验的场景,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死亡的尊重。纪念碑融入缓坡草地的场景当中,由远及近,纪念碑随着视线的延伸缓缓映入眼帘,如同从大地中生长出来。纪念碑前的甬道,从进入口再到出去,纪念碑是从低到高再到低的起伏节奏,如果联想战争,这像是一场对于战争从开始到高潮再到结束的发展波折。甬道也是由下再向上的节奏,从入口向下,似乎是引领着生者走进死者生存的死亡空间, 再从死亡中走出来,因为V字的两端指向了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方尖碑,当人被引出纪念碑的范围,视线所见的光线、建筑及景观,似乎又把人带入了希望与光明。这样一个公共建筑物赋予了人们太多的理解与想象。

四、越战纪念碑的价值判断

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碑是逐步形成的。当时的林璎正在读本科四年级,她的设计水平在当时的教育模式的培养下,可以说还是建筑设计方面一个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就如同她的任课老师伯尔所说:这个作业给了她A,但是整个课程成绩是B,那是因为其它的作业并不优秀。在越战纪念碑设计之初,林璎在纪念碑前试图加上一堆大尺度的多米诺牌。这无疑是与V字型的纪念碑不相匹配的,如果说这是一个组合,那将毫无突出的重点可言。艺术史学家迈克尔·J.路易斯(Michael J. Lewis)指出,林璎的设计“并非像她所暗示的那样展现出来时就完全考虑成熟了,在过程中和终期汇报都照例经受了一轮又一轮的客座专家的批评,在此过程中她的作品经历了相当大的改变”。比如:在最终的方案确认中,她吸收了这样的提议:将V字造型的端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这无疑赋予了越战纪念碑更多的深层次的价值与内涵。

文字是越战纪念碑获胜的关键一个元素。设计灵感的是用抽象文字对于纪念碑如何融入场景中的想象,它是先于设计的。而在设计草图完成之后的设计说明的文本,则受到文森特·斯库里在关于一次讲座中受到启发而撰写的,那次讲座讲到了埃德温·鲁琴斯(Edwin Lutyen)1932年在法国普瓦尔设计的索姆河战役失踪人员纪念碑(1932 Memorial to the Missing of the Somme),林璎根据这个讲述撰写了文本,并与她的哥哥林谭(一位诗人)反复沟通,斟字酌句。她认为这是别人理解她设计的唯一途径,并且是作品获胜的关键。另外,纪念碑的建造说明的文字也是那么的言简意赅,却发人深省且令人肃然起敬:为了纪念在越南战争中的服役美国军人。这些牺牲和失踪的人们,我们按照他们时间将其名字刻录在此。另一侧:国家向越战的美国军人的勇敢、牺牲和为职责与国家的贡献致敬。此纪念碑来自与美国人民的私人捐款。1982年11月11日。[2]简要的文字表达完全符合纪念碑极简的气质。

在纪念碑中,时间的代入使得纪念碑存在了一种永恒的经典的意义。在纪念碑上,名字按时间排序,并围成了一个时间环,生命的个体得到独立,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得以强调而被赋予无限的荣耀。悼念者可以按着时间寻找已逝的故人,在黑色抛光石板的倒影中,生与死的界限似乎被无限模糊,死者与生者可以如此的“近”,中心低于周边地面10英尺左右,低洼的位置使得光线略暗,引起感官和心理上的触动,时光似乎已经倒流,把人带回到那个属于他们的时光和那个战争纷纷的年代。这样一件作品因时间可以永远存留在人们的心中,因为有宝贵的记忆。

越战纪念碑的极简主义风格在满足了其所需必要的功能性前提下,抽象造型结构赋予了人们对于越战所带来的伤痛与损失的各种理解与想象。林璎的作品就是这样:满足了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在形式中注入永恒的、经典的、有价值的品质。仅从越战纪念碑看来便是如此,虽然是她的处女作作品,对她的影响却是最重要和深远的,在她以后的艺术与设计生涯中,无不体现着这些理念:对人文的关怀,對人类的尊重,对环境保护的强烈意识,对永恒经典的价值体现,对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尝试。

五、结语

越战纪念碑的设计在极简主义美学中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时间在越战纪念碑中流动,历久弥新。文字是抽象的,本身带有一种艺术性,因而用它来记述了属于场地的那段历史;人是设计作品中的主体,作品背后对整个事件的深思体现了她对人的关怀。作品的形式特征在特定的场域条件下,在历史与物理维度中体现象征性,使得作品的内涵价值凸显。俞孔坚这样总结林璎的作品:“第一:理性与逻辑;第二:求真向善的伦理和价值观;第三:美的体验。”如是,林璎设计作品的高品质,其题材是生活中所常见的,怀有对自然和生活的爱与敬仰,经过思维逻辑严谨考量,让艺术与科学产生融合,才能在形式上体现设计者的思考与情感的注入,带来极简主义美学的体验,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注释:

[1]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5380123-5616379.html.

[2][澳]唐纳德·拉格梅德著.林璎传:游走于建筑与艺术之间[M].赵瞳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88.

参考文献

[1][澳]唐纳德·拉格梅德著.林璎传:游走于建筑与艺术之间[M].赵瞳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美]林璎(Lin,M.).地质景观:林璎和她的艺术世界[M].陈晓宇,奚雪松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周耀宗,苏州大学

马祎玮,明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价值判断
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价值判断和价值行为的整合研究
浅析技术异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析高等美术基础课教学的误区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