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校本教研 提高教学成效

2018-07-30程津锋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专业成长美术

摘要:本文以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校本教研为切入点,通过其以校本教研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研究,阶段性总结了艺术特色高中美术学科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方法,如:外出培训、集体备课、评课赛课、写生创作、编写教材以及社团活动等。这些方法不仅较好地适应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改善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以及学校特色办学品牌的建立。

本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收获是如何立足实际,在学校现有师资情况下就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和积极的总结,为我省乃至我国艺术特色高中的办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艺术特色高中;美术;校本教研;专业成长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由单纯的教书育人型向总结、探索教书育人基本经验及其内在规律的专家、学者型转变已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而在此过程中,如何缩短教师的专业成长周期,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艺术专业教学的质量,已成为艺术特色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其前身是一所普通完中,后在教育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于1992年转型以艺术特色教育为主。2005年初高中分离,2006年被评为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其在艺术特色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并积累了许多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然而与此同时其还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校师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所艺术特色普通高中,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为“许昌市三高”)与本地的重点高中相比生源相对较差,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历任校领导均曾多次带领学校业务骨干到杭州七中、青岛六中、襄阳二十四中、郑州106中学等在特色办学方面较有影响的国内多所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使学校的艺术教学效果越来越好,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河南省颇有名气的艺术特色高中,拥有在校生2000余人,美术教学班28个,专业美术教师18人且大多年龄在35-45岁之间、毕业于省内多所师范类本、专科院校,且其中的6人还曾被派往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进行过为期半年至一年的进修学习。

当前,学校在加强校本教研和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学生在河南省美术统考中成绩较好的多而拔尖者少;2.学生在单招校考中成绩不够理想;3.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知识老化,专业动手能力方面出类拔萃者不多——主要跟现有教师招考機制多注重普通高中美术教师业务(如《美术鉴赏》等理论知识课)能力有关。

因此,如何在现有资源情况下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新时期许昌市三高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校本教研对促进专业教师成长的意义

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进程中,许昌市三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文件要求,在校本课程管理与教师能力培养方面不断就国家“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这一教育方针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校领导非常清楚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是多么的重要,任何一所学校,只有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才会如不竭清泉充满无限之生命力,而校本课程的研发,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在教学态度及能力提高等综合素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还是治疗教师职业倦怠病的一剂良方,使教师的成就感、自豪感有所增加,使其团队合作意识有所提高,使一大批教学精英拥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使新进教师在此环境熏陶中尽快适应岗位。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又整体带动了学校学生的成长步伐,使师生间教学相长,相互促进,打造出了一个和谐的校园。

三、加强校本教研以促进专业教师研究成果的诞生

(一)培训

特色高中美术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归根结底反映的是其教与做的能力,即“口”与“手”能力的提高。

许昌市三高虽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教师的业务培训及提升,甚至每年都安排老师外出培训,但是这样的做法毕竟随机性较大而没有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此外教师的培训也不系统。故而反映在教学当中效果便不很明显。

好在校领导班子指导本课题组成员及时总结了以往外出培训的经验与不足,研究制定出了适合本校美术教师培训的办法。

1.依托本校优秀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不可否认,在学校现有的教师团队中,有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是非常优秀的,其中既有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名,还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名,他们所教的学生专业成绩非常突出,其中不乏省美术统考前20名者及单招考过美院分数线者。显然,依托这些教师以传帮带的形式带动本校整个美术专业教师团队的成长显然是可行的。因此,学校采用每周固定时间集体写生交流的方式,以及团队成员相互进入对方课堂相互学习的方式进行“手把手”“零保留”地传帮带,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组织教师外出培训

每年的1月份,美术专业省统考结束后,部分美术教师已提前没有了教学任务,此时外出培训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点。许昌市三高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派出两位美术教师到指定的培训机构(北京、杭州知名的美术培训机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而之所以到培训机构去培训一是因为培训机构的培训时间短又灵活,这比到美术学院脱产半年或一年的培训效果好,教师也更容易接受;二是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更接近高考内容和实际教学,故能使教师及时感受到高考“风向”的变化。这些参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往往会利用教研时间与其他教师分享,使整个教学研究及成果有所促进。

(二)集体备课

该方案为在单独备课的基础上加入集体备课,并统一教案,统一教学进度,使个人行为的“单打独斗”变为集体行为的“团队协作”。

1.美术教研组通过在每天课前一小时进行的集中教研,探讨美术学科当天的教法、学法,提出自己的设想及建议。而随着这样的“天天教研”活动深入开展,教师对学情、教情的深入分析进一步强化,同时其钻研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有所加强。

2.每学期第一周,由教研组长上观摩课,随后该学科其他老师每周选一位上公开课。在此过程中,学科内全体教师听课后进行认真讨论,提出讲课者存在的优缺点,使大家及时改进教与学的互动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评课、赛课

为进行高效课堂研究,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到永威、衡水、鲁山等地知名中学进行参观学习,借鉴其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后通过学校全员赛课的方式进行研究推广。在此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业教师全员参与,“课课点评”也成为本课题组全员赛课研究的三大亮点之一。

另外,为扩大新课改方面的影响,学校常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知名专家以及许昌市的教研员、各学校的教研组长等到校指导教学。

(四)写生创作

集体写生创作也是促进校本研究的一个好途径,许昌市三高专业教师在提高理论知识、授课技能的同时也不忘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其美术组成员经常利用节假日外出写生采风,在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灵感,以不断充实自我。此外教师们也会定期在学校展厅举办师生写生绘画展。

(五)编写教材

许昌市三高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早在2012年,学校就统一安排学校美术教师依据美术教学大纲编写素描、速写和水粉三门学科的电子教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各自分工搜集资料,手写教案,互相取长补短,分年级、分学科、分阶段地系统整理、编写电子教案;随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对其进行修改、完善,并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全组教师的一致认可,然后将其编为符合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校本教材。通过几年来的试用,该校本教材已符合学生认知特点,2014年被正式编印,定名为《实践教学·素描》;2017年又完成《实践教学·速写》的编印,接下来将进入《实践教学·色彩》的编写,学校由此逐步形成统一完整的校本教材。

(六)社团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其专业素养,学校老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成立了一些美术社团,如:“小时光”绘画社(苏芳老师成立)、“钟繇”书法社(柴梦琳老师成立)等。社团定期开展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书画展览,在学校师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小时光”绘画社和“钟繇”书法社还被评为了2017年度许昌市市级优秀美术社团。

四、成绩、问题及解決方案

(一)成绩

经过上述研究实践,许昌市三高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均有明显的提升,其效果直接反映在学生成绩上,如:2016及2017年美术高考中,许昌市三高多名学生考出了280分以上的高分,且许多学生的单科成绩都在95分以上。学校连续取得许昌市艺术类高考本科上线率、录取率、录取人数均为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此外,有多名老师辅导的数十名学生分别在省市的一些美术活动中荣获特、一、二等奖。如:许昌市“成长杯”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摄影大赛、河南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许昌市三国文化旅游周校园文化活动书画摄影比赛等。

应该说,上述成绩的取得,与许昌市三高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以及教研、教学形式的不断改进有着极大的关系。

(二)问题

1.专业课时间少,教学实践时间相对紧张;

2.不同程度的学生接受统一的校本课程时反应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去逐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解决统一的校本课程与因材施教的教法之间的一些矛盾;

3.教师因对校本课程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的不同而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不同。

(三)解决方法

1.利用互联网增加同学生的联系。如建立师生群,利用周末进行学习、生活、心理等交流,拉近彼此距离,增进彼此了解,从学生的反映中了解校本课程及教学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2.不断丰富、完善校本研究与教学;积极思考教育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开阔思路,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在统一教材的施教情况下所需的不同教法。依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其大胆创新并积极关注专业的学习研究,鼓励其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指定合适的学习进度及目标。

总之,许昌市三高经过多年艺术特色教学探索与实践,在不断的校本教研及课程研发过程中,使学校的美术课程更好地适应了学校特色办学的需要,适合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改善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促进了学校美术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和学校特色品牌的迅速建立,为美术特色高中的办学与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为河南省的艺术教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西方校本课程开发的回落与转型》《当代教育科学》徐佳

[4]《强化校本教研,突出管理特色》2011年6月《江苏教育》刘洁群

[5]《加强校本教研管理,促进专业教师发展》2011年12月《人民教育》孙占军

[6]《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015年9月《吉林教育(综合)》房淑兰

注: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艺术特色高中美术学科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CJYC16151009。该课题主持人:程津锋(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课题参加者:刘亚娟、梁春霞、宋兵、苏芳、柴梦琳。

作者简介:程津锋,男,1977年出生,籍贯河南省郏县。先后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美术系、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小学美术高级教师,曾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副校长。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专业成长美术
美术篇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