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2018-07-29何建平林建勇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双季稻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何建平 林建勇

摘 要:近年,随着清远市城镇化进程的提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增等,水稻种植面积日益缩减,严重影响了区内水稻的年产出量。怎样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高质、高量的水稻成为水稻从业人员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针对双季稻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两方面进行了细化研究,以期促进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的全面提升,满足现代社会生活及生产的需求。

关键词:双季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水稻是清远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产出量约占广东省的十分之一。现由于①地区城镇化进程加速,耕地面积只减不增;②水稻种植效益低,部分水田荒废,早稻(出售价格低,品质差)尤为明显;③柑橘类、油料类等作物种植效益高,连年面积扩增;④水稻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占比逐年攀增,但配套的设备、技术人员及栽培技术跟不上等原因,造成了水稻单产和总产均有一定的下滑。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地区民众生活与生产稳定,需积极研究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并加强水稻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研究。生产中主要做好:合理选择栽培地点和栽培时间,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除草,加强防治稻纹枯病、水稻瘟疫病、螟虫以及飞虱等病虫害。

一、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

1.水稻品种的选择

在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当中,首先要优选水稻品种,结合清远市的气候、环境等各方面实际情况,选择穗大粒多、质量好、产量稳定且安全性高的水稻品种。所选择的水稻品种,同时还要求其耐肥性好,并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倒性,为优质高产做好坚实基础。

近年,经筛选较好的品种:常规稻有七佛占、新丰占、金农丝苗和粤禾丝苗等;杂交稻有广8优165、广8优169、深两优5814和深优9516 等。

2.优选栽培地点

确定水稻种植品种之后,就要合理选择栽培的地点,给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此确保水稻栽培可以高产。在选择稻田的时候,首先要确保相关地带具有丰富的水资源,能够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为其提供优质生长环境。同时,要确保水稻种植地带能够有充分的光照条件,由于水稻在生长期间,阳光是重要影响因素,需要稻田在阳光充足地带,以确保水稻能够有效的实现光合作用,确保水稻籽粒饱满,全面提升水稻品质与产量。稻田还要选择在土壤肥沃的地块当中,为水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并确保土壤当中蕴含丰富有机质,在这样的地带种植水稻,能够满足水稻生长所需。

3.合理确定栽培时间

清远市一般种植双季稻。早稻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晚稻则是在7月上中旬播种,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年限由于气候以及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性,水稻具体栽种时间也会有一定差别,这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由于水稻在生长期间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需要确保水稻栽种时间与季节的适宜性,以此全面满足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所需,并保障水稻的产量以及品质的全面提升。

4.合理密植

结合光照、水热、风、土地利用率及水稻产能等因素,水稻的植株之间的行距最好保持在13cm×26cm左右,每穴保留4株左右的基本苗,每亩稻田最好保持有6~8万株的基本水稻苗。同时,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保持水稻苗栽插深度的一致性,确保水稻栽插深度保持在2~2.5cm,在栽插过程中,要确保穴直且正,避免出现漂秧和丢穴情况。

5.科学施肥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施肥,有效的为水稻成长提供充足营养,促使水稻能够快速茁长生长,全面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即便在选择稻田的时候,相应地段土壤当中蕴含着一定的微量元素以及有机成分,但是这些营养元素量相对有限,在水稻生长期间,这些元素并不能完全满足其成长所需,不过不进行额外施肥,就会直接导致水稻难以获得有效的营养成分,对水稻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并使水稻降低自身抗病能力,对水稻产量以及质量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需要在水稻种植期间,进行科学施工,补充土壤当中原有的有机成分。一般在水稻栽培期间,需要进行有机肥的施加,在把动物粪便发酵处理之后,将钾、氮、磷等相关元素加入其中,根据一定科学配比对水稻施肥,促使水稻在生長初期根系发育的更加茁壮、发达,并能够在水稻不断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以及茎秆实现营养的全面输送,促使水稻健康成长并高产优质。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施肥次数,避免过多施肥反而对水稻生长产生反作用。

6.田间除草管理

水稻在栽培期间,稻田中会长出很多杂草,如果不管这些杂草任由其生长,将会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杂草在生长过程中,会和水稻争夺营养成本,降低水稻根系的养分吸收程度,进而导致水稻瘦小,并到了结果期间还会造成穗不饱满,水稻产量以及品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水稻栽培过程中,针对稻田的杂草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采取针对性的除草工作,通过合理的除草技术去除稻田杂草,维护水稻健康的生长环境。在除草技术当中,最好通过人工除草来去除杂草,避免使用药物除草。在中耕期间进行除草作业,能够对稻田土壤进行有效疏松,保障土壤有一定通风功效,以此确保水稻的根系可以更健康的生长。在水稻田当中,还可放养鸭子,以此达到除草功效。

二、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期间,必须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免由于病虫害导致水稻质量和产量低下,为水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同的病虫害会发生在水稻生长的不同发育期,需要结合具体的病虫害类型,掌握发病规律与特征,提前做好防治措施,避免水稻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严重降低水稻产量与品质。

1.稻纹枯病的防治

要对稻纹枯病实现有效防治,首先要对该病的发病特征进行全面掌握。如果在水稻孕穗期间,患病的植株占到了总植株的30%至40%,那么就可以在水稻中部以及下部施药治疗,在施药控制稻纹枯病的时候,若施用药物两个小时之内不会出现降雨天气,则可以通过施用井冈霉素来治疗该病,且会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若是对整块稻田进行施药治疗,则最好通过25g高浓度井冈霉素粉剂配合100至150毫升的5%井冈霉素水剂。

2.水稻瘟疫病的防治

在水稻栽培期间,如果出现水稻瘟疫病,主要就是由于施用了过多的氮肥、水分过多、水分不足这几方面原因导致的,一旦出现了水稻瘟疫病,将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以及品质。为了确保水稻可以健康成长,需要对水稻瘟疫病加强预防,选择优质水稻品种,并科学科学栽培当时进行具体栽种与管理,同时结合药物辅助手段对该病进行全面防治。在防治水稻瘟疫病过程中,可以通过20%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合理浸泡;在水稻种植期间合理施用氮、磷、钾等有机复合肥,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在水稻种植之前,水稻品种最好选择抗病性能较强的品种,以此对该病加以有效预防;水稻在栽种期间,一旦发现有水稻瘟疫病的发病症状,就要在发病初期,合理的使用一定剂量药物及时防治,避免病情进一步扩大。

3.螟虫虫害的防治

水稻栽培过程中一旦发生螟虫虫害,将会对水稻结穗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对水稻的螟虫虫害加以防治,一般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通过15%的雷钻乳油进行防治,一般用量为1350ml/公顷;通过13.5%的伐克乳油与钻心炮乳油,控制用量为1350ml/公顷;还可通过13.5%的决斗乳油,控制用量为750ml/公顷;利用10%的金佛乳油,控制用量为600ml/公顷;利用辛乳油,可以通过1350ml/公顷,并兑水900kg施用。

4.飞虱虫害的防治

要对飞虱虫害加以防治,需要对小若虫实际高峰时期进行准确把握,在小若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及时通过药物防治。在对飞虱虫害进行药物防治的时候,一般需要从外向内实现一次性的施药,对小若虫进行围歼,以达到防治目的。施药的时候,需要向水稻植株中下部均匀的施加药液。同时,还可以通过25%的叶蝉散乳油或者20至25g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来对稻田中的飞虱虫害加以防治。

三、结语

为了有效确保水稻栽培的优质高产,需要全面结合水稻生长需求,為水稻创造良好、健康的种植环境,对水稻的品种、稻田及时栽插时间进行合理选择,并科学控制水稻栽种密度,合理施肥,做好田间的除草管理,为水稻生长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水稻栽种过程中,要对病虫害加强防治,通过科学防治病虫害,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以及品质。

参考文献:

[1]杨桂华, 蒙运绍. 无公害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探讨[J]. 南方农业, 2017, 11(8):25-25.

[2]赵作东, 徐玉敏, 林秀清.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策略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7, 37(23):122-123.

[3]王玉华. 水稻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农家科技旬刊, 2017(7):89-89.

[4]梁志华. 精准栽培技术中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 2016(7):67-68.

猜你喜欢

双季稻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海南杂交水稻双季稻单产突破1500千克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咨询台 要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不同施肥制度对双季稻氮吸收、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