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学科高考考试精神解读

2018-07-27彭晓萍

关键词:命题核心情境

彭晓萍

【摘要】地理高考命题依托情境,立意素养,重视创新,充分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精神。要适应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新高考,地理教学必须做出相应改变,高考备考要从高一开始。

【关键词】地理高考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考试精神

【课题成果】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地理课堂对话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97-02

地理高考命题紧随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课程改革方针政策下指导进行调整,充分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精神。高考命题精神的变化,大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依托“情境”

创设情境,实现知识迁移,解决现实问题,进行实践应用。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高考题一定是将问题设置在特定的情境中,从情境出发,考查学生地理素养。这一点,很多一线老师都已经有体会。创设情境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地理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产生关联。老师们可以留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地理内容有关的“现实情境”以及散文、游记、民谣等材料中有关的地理现象。设置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老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以更宽阔的视野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挖掘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情境。

二、重视“创新”

地理试题的设计。是在依托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情况下,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知识,综合素养等综合思维。注重解决生活中社会上的现实地理问题,展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包括情境创新、角度創新、功能创新。这里的创新并不指重大的科技创新,也不等同于少数科学家的实验室工作。而是指根据新场景新情景处理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符合当时情况的选择或解释。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渠道,由自己的思维路径导出来,临时建立的思维便是创新。

创新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打破常规避免任何思维定势。想象力和洞察力也是创新必备的能力。想象力促进知识的进化,洞察力却有时需要相当于人整个一生的经验。

于高考而言,创新能力是要求学生考试答题不套模板,而不是面面俱到,将模板所有条例都答上,任评卷老师选点给分。答题时应该根据情境就关键问题有针对性的答题。平时要学会将题目从答卷上搬到生活中,用创新思维给出答案。平时在生活中,也要善于利用地理知识解答具体问题。

三、立意“素养”

高考立意曾经从知识立意转向为能力立意,如今再次转型为“素养”立意。正是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从双基目标转向三维目标,再次转向核心素养目标的体现。地理高考试题的设计,总体上以“素养立意”,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借助相对复杂的“现实情境”,向学生呈现空间格局的观察、概括、归纳,地理特征的分析、综合比较,空间动态过程的观察、规律概括与趋势预测,地理因果联系与依存关系的分析、推理,以及绘图与图解等具体任务。通过考生应对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各种外在表现,考量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四个要素构成。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与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指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很多试题都充分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一线老师们应该都有体会。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与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与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如【2016年全国Ⅰ卷36题】(1)小题。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的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如【2017年全国Ⅰ卷36题】(2)小题。

地理实践能力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地理实践能力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如:【全国Ⅰ卷7~9题】

有些试题,对地理核心素养四方面都有考查。如:【全国Ⅰ卷36题】(4)小题。

总之,高考中,纯地理题不涉及地理核心素养的题没有。“地理核心素养”在历年全国文综Ⅰ、Ⅱ、Ⅲ卷中的地理试题中闪耀着光芒。今后的地理命题将继续这种传统。

以上谈到的这些素养,创新以及情境迁移等,高大抽象,没有具体可靠的现实路径可供依赖。让习惯了知识传授的老师们来说无所适从的,产生很强的无力感,不知从何处着手进行高考调整。确实,这些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也就是说,现在的高考不是凭借高三冲刺背一些必备地理知识,进行题型训练就可以达到很高水平的。一切还在平时的日积月累。学生的地理能力、思维方式和习惯、地理素养,在平时地理老师的每一堂课里慢慢养成。地理高考的备考从广义而言,从高一便要开始。高考命题新精神也要求教师从技术型教师向素养型教师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地理专业能力发展,而且要求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和发展,提高自身个人素养品质。

考试和教学都在课程改革方针政策下指导进行,考试命题的立意更快随课程改革的精神做出调整。而一线课堂和教师教学惯性大,也更顽固,如今高考命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迅速做出回应。地理教师和地理课堂也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不仅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高考的需要。

猜你喜欢

命题核心情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