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预判

2018-07-27赵小辉王守春

当代石油石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利率人民币政策

赵小辉,李 霞,仇 欢,王守春,王 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1 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预判

1.1 世界经济明显复苏,仍存下行风险

2017年,得益于全球制造业投资和贸易持续扩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平稳上升、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宽松等因素,世界经济增长延续2016年下半年回升态势且进一步增强,推动世界GDP增速超过3%,高于2016年的2.5%,也超过2000年以来2.7%的平均增速。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复苏步伐均有所加快。

2018年主要经济体央行逐步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金融状况趋紧,但由于财政政策趋于宽松,推动企业投资和消费者信心继续改善,大宗商品价格走强,世界经济增长仍延续上升势头,发达经济体增速可能小幅放缓(见图1)。

1.2 美国经济稳步增长

1)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017年,特朗普政府关于减税和扩大基建的政策预期,驱动美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私人消费支出出现快速扩张,全年增速达2.3%,高于2016年的1.5%和2000年以来2.0%的平均增速。

2018年美国将实施减税、扩大基建投资等财政刺激措施,将推动美国国内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进一步上升,有利于抵消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带来的不利影响,预计增速略超2017年。增速可能为2.5%左右(见图2)。

主要经济数据表现良好:一是制造业投资信心快速上升,带动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失业率从2009年10月的10%持续降至2017年12月的4.1%,趋近充分就业水平;二是消费者信心增加,提振零售较快回升。零售同比增速由2016年的2.6%回升到2017年接近5%,属于较高水平。三是通胀水平处于高位。2017年总体CPI同比增速和美联储高度关注的物价指数PCE同比增速都围绕美联储2%目标水平波动,但核心通胀依然较低。

2)“宽财政”和“紧货币”政策,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影响深远

图12000 –2018年世界经济增速走势

图22000 –2018年美国经济增速走势

一方面,2017年12月,美国3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特朗普减税法案终于通过和签署,正式拉开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大幕。为配合大规模减税政策,2018年特朗普政府将加快出台促进大规模基建投资的政策,预计未来五年内基建投资支出约1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4.5%左右。另一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由扩张逐渐转为收紧。2014年10月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即停止扩张资产负债表),2017年10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预计持续3~5年,缩减总规模可能在1.4~2.4万亿美元之间,2018年底前将温和“缩表”4500亿美元。同时2015年来连续5次加息。预计2018年将继续渐进加息3次,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可能提高至2%~2.25%。

减税政策叠加收紧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美国私人企业投资进一步扩张,以及民间消费加速回暖,带动通货膨胀水平上升和就业机会增加,中长期内将利好美国实体经济。

(3)美元市场利率上升,美元汇率高位震荡

2018年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支持美元市场利率将上升。加息带动美元短期市场利率快速上涨,“缩表”推动美元长期市场利率2017年10月以来连续3个月上升,中期内将逐渐走高(见图3)。

图31980 –2017年美联储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走势

财税刺激和货币紧缩政策影响美元高位震荡态势加剧。2017年,特朗普政府的财税刺激政策不明朗,利率上升幅度有限,美元持续走弱。至12月底,三种口径的美元实际有效汇率指数贬值均为8%左右;预计2018年,特朗普减税政策落地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加息预期可能加快,将支撑美元短期可能出现震荡上涨,但资金回流效果不确定,主要经济体利率走势预期不同,影响上涨的幅度有限,走势可能为先弱后强再弱。

1.3 欧元区和英国经济持续复苏,仍存隐忧

2017年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成员国不平衡有所缓和。随着德法等多国大选落地,政治风险有所降低,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速持续走强,通胀水平温和回升,就业状况出现改善,债务压力逐步缓解,全年经济增速2.4%,高于2016年的1.8%。欧元兑美元2017年累计升值15%左右。预计2018年增速仍为2%以上。欧洲央行1月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难民、保守主义抬头等问题仍使经济存在隐忧。

英国经济小幅放缓。2017年3月正式启动“脱欧”进程,就业形势稳定,英镑贬值带动通胀持续走高,GDP增速为1.7%,低于2016年的1.8%。英镑兑美元累计升值10%。2018年受进一步加息以及“脱欧”谈判不确定性的影响,预计GDP增速为1.5%左右。

1.4 日本经济有所改善,但基础不稳

2017年,受外部需求强劲的拉动,商品出口增速明显上升,制造业投资连续16个月扩张,GDP增速连续七个季度实现正增长,预计全年为1.7%,高于2016年的0.9%。日元对美元全年升值4%左右。

目前日本薪资增长缓慢,消费依然疲弱,通货膨胀持续低位,日本央行大概率仍将维持–0.1%的政策利率和每年80万亿日元的量化宽松政策不变。2017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了一项企业和个人减税政策计划,对内需的刺激作用有限。预计2018年增速为1.2%,低于2017年。

1.5 新兴经济体整体向好

2017年,受益于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巴西和俄罗斯走出经济衰退,全年增速分别为1.0%和1.8%。通胀水平仍较低。预计2018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较高,推动增速分别为2%和1.7%。油价下跌和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将构成下行风险。

2017年上半年,由于推行“税改”和“废钞令”带来严重冲击,印度增速连续五个季度放缓,下半年负面影响逐渐消退。预计出口复苏,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强劲增长,支撑增速将从2017年的6.7%提高到2018年的7.4%。通胀水平较高,不良资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仍制约印度经济增长。

2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预判

2.1 经济继续稳中求进,预计增速在6.6%~6.8%之间

新时代,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十九大提出,经济工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工业总体稳定、企业效益改善,消费、出口较快增长,投资增速小幅放缓,GDP增长6.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稳”是经济增速不会大幅回落,“进”是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会议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考虑到房地产需求或将减弱,叠加环保力度不断加大,预计2018年经济增速在6.6%~6.8%之间。略低于2017年,改革持续推进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见图4)。

图42000 –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走势

打好三大攻坚战是当前及未来三年的重点任务。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2.2 预计投资增速趋稳回升

2017年投资同比增长7.2%,低于上年增速(8.1%)。

预计2018年投资增速趋稳回升。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各类鼓励性政策出台,民间投资活力将得到较大增强。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高技术产业领域投资增长加快。分行业看,受地方融资监管趋严及财政支出空间有限等影响,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偏紧;企业盈利状况改善,叠加“脱虚向实”、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等政策实施,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回升;在政府“房住不炒”的要求下,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租售并举,商品房销售增速放缓,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低位增长。

2.3 消费将保持稳健增长

2017年消费整体平稳增长,全年同比增长10.2%,略低于上年增速。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出26.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第一驱动力的作用。

2017年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经济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3%,较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模式创新,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预计教育、健康、养老、旅游等服务以及高端产品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家具、家电、建筑装潢类等地产类相关消费增长将放缓。预计2018年消费增速略高于10%。

2.4 出口趋势向好但仍存压力

2017年,外需改善、价格上涨、基数偏低等因素推动了我国外贸较快增长。按人民币计价,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14.2%、10.8%、18.7%。从实物量指标来看,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带动进口需求增加,其中全年进口原油4.2亿吨,同比增长10.1%。

预计2018年出口增速略低2017年。2018年我国出口将继续受益于全球经济温和增长,但同时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美联储缩表和加息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兑美元阶段性升值;出口受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制造业崛起的双重挤压等。美国和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需紧密关注可能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及贸易摩擦。

2.5 工业增加值小幅回落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速较2016年(6.0%)加快;工业企业利润保持高增长,同比增长21.0%。

预计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6%左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经济增长新旧动能将加速转换。在去产能、促转型各项政策措施推进下,工业结构将继续优化,传统产业增长缓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长加快。日趋严格的环保治理,将影响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的发展。

2.6 人民币利率处于高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

2017年人民币市场利率明显上升,其中二季度和四季度上升较快,目前处于历史高位。2018年,英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趋于收缩,美联储将继续加息、缩表,中美利差可能趋降,且我国仍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故货币政策难以宽松。同时,国内利率高企将不利于经济增长,故紧缩空间也有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综合以上因素及货币信贷季节性特征,预计2018年人民币市场利率总体位于较高水平,且前低后升。

2017年,美元指数走弱,我国经济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人民银行加强外汇管制,外汇储备持续缓慢回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4月基本稳定,5月末中间价定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后显著升值,9月中旬以来双向波动,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5342,全年累计升值5.8%(见图5)。虽然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部分释放,但未来不确定性仍然较大。从外部环境来看,2018年美国继续收缩货币政策并实施减税政策,但考虑到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和趋于收缩货币,以及美国减小贸易逆差的政策需求,美元可能难以强势。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外汇管控目前仍然严格,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严格的外汇管控政策存在边际放松的可能性。我们认为,应密切关注我国外汇管控政策的变化。按目前政策趋势,预计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宽幅波动将加大,大致集中在6.3~6.5。

图52016 –2017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3 对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主要影响

一是融资成本将逐渐增加。2018年美国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步紧缩,对于拥有美元等外币贷款和债券的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来说,融资压力将增大。如果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企业的外币融资成本将会更高。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已经显现,人民币市场利率呈趋升态势,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人民币融资成本也将逐渐上升。

二是国际油价震荡态势加剧。一方面,石油供需形势趋于改善。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实施财政刺激政策,将有利于推动世界石油需求回升,美国减税政策将会在中长期增加美国原油供应。另一方面,2018年美元指数高位震荡加剧,将成为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重要因素。

三是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上升。中国人民银行可能继续进行一定的外汇管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进一步加大。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在引进资金、海外生产经营投资、对外贸易结算等方面面临的汇率风险将上升。

四是市场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为配合减税政策,推动制造业回升,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未来可能加大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将对中国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石油石化行业下游产品出口带来不利影响,石油石化行业的国内市场竞争态势将日趋激烈。

由上面可见,中国石油石化行业面临的中长期金融风险和投资风险加大,首先,应将“防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其次,应抓住当前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机遇,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行业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谋求新市场、新技术与新产品机会,加快结构转型升级的力度,增强提升中长期竞争力。

猜你喜欢

利率人民币政策
政策
政策
怎样认识人民币
助企政策
为何会有负利率
政策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