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用保湿剂吸湿和保湿性能评价

2018-07-26刘恕

上海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皮肤病

刘恕

摘 要 目的:探討8种保湿剂对改善皮肤干燥和皮肤屏障受损引起的皮肤疾病的效果。方法:通过测定与水结合的能力,对8种保湿剂进行吸湿以及保湿能力的测试。结果:相对湿度较高环境下8种保湿剂的吸湿性能高于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吸湿性好的保湿剂其保湿性不一定好。结论:在选择合适的保湿剂用于改善皮肤干燥和皮肤屏障受损引起的皮肤疾病问题时,需要同时考虑保湿剂的吸湿和保湿性能。

关键词 保湿剂 吸湿性能 保湿性能 皮肤病

中图分类号:TQ658.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11-0060-04

Evaluation of hygroscopicity and moisturizing property of common moisturizers

LIU Shu*

(Center for Certification & Evaluation, Shanghai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20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ight moisturizers on the improvement of skin dryness and skin disease caused by damaged skin barrier. Methods: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moisturizing property of eight moisturizers were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ir ability to bind to water. Results: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eight moisturizers is higher in the higher relative humidity than the lower relative humidity. The moisture reten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oisturizing agent with good hygroscopicity is not necessarily good. Conclusion: The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moisturizing properties of the moisturizer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when selecting the suitable moisturizer for improving skin diseases caused by skin dryness and skin barrier damage.

KEy WORDS moisturizer; moisture absorption; moisture retention; dermatosis

皮肤具有天然保湿屏障系统,当自身和外界环境发生改变导致该系统功能障碍,使皮肤的含水量<10%时,皮肤表现为枯燥、毛糙甚至皲裂[1],当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或者皮肤受损时,会诱发和加重某些皮肤病如干燥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痤疮以及脂溢性皮炎等[2]。为了修护和减少皮肤天然屏障功能损伤,增加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保湿剂在皮肤科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并且多项临床试验均已证明局部使用保湿剂对缓解皮肤病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3]。保湿剂应具备:①能够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水分,并且保湿能力强;②吸湿和保湿能力持久;③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干扰保湿剂的吸湿以及保湿的能力;④不与其他原料发生反应,且有较优的渗透性;⑤凝固点低,黏度适当;⑥没有颜色、没有气味;⑦没有毒性和刺激性;⑧成本和价格适中[4]。在治疗和缓解皮肤病的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保湿剂,是现今皮肤医学研究中,受关注度较高的课题之一。

1 常用保湿剂

本次实验选取了8种常用的保湿剂进行了评价,具体如下:

甘油(又名:丙三醇),甘油存在于人体皮肤的角质层中,可以说是天然的内源性保湿剂,是应用最早且最广泛的保湿剂,接触皮肤后有温热感,有较优的保湿能力,人体皮肤对其的耐受力较好,较为安全。因为甘油的生产商较多,费用低廉,且备有特定的性能,所以是优质的保湿剂[5]。

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 HA)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体的生物活性物质[6],是一种天然的保湿剂和保湿因子,其钠盐被广泛使用,是分子量较大的多糖。

聚乙二醇,可由环氧乙烷制备获得,其具有不同分子量,该类聚合物无毒、无刺激,其中,该类聚合物分子量越小,其保湿能力越好。

D-泛醇,又称维生素原B5,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在水和醇中易溶解。D-泛醇分子量较小,易渗透皮肤的角质层,具备较强的保湿功能,且能够刺激上皮细胞,加快伤口愈合,具备较高的生理活性,是一种渗透性好的润湿剂[7]。

山梨醇,又称己六醇,吸湿能力以及保湿能力优良,能够促进皮肤角质层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其保湿性能与甘油接近。

羧甲基纤维素钠,是葡萄糖聚合物的衍生物,常见的该类聚合物,其聚合度为100~2 000,具有吸湿能力,难溶于有机溶剂。

海藻酸钠,能够溶于水,但在有机溶剂中不溶,是一种天然的多糖,具有一定的吸湿性。海藻酸钠是一种亲水性的物质,能够促进皮肤发生水合作用,触感水润。

吡咯烷酮羧酸钠,是一种具备良好吸湿能力的保湿剂。它是组成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 NMF)的重要成分[8]。

2 保湿剂性能的评价试验

为了评估各种保湿剂的效能,通过测量结合水量方法对不同保湿剂的吸湿、保湿能力进行评价。不同的保湿剂,其吸收水分以及锁水的能力存在差异,是因为其对水分子的作用力存在差异。测定吸湿性在恒温恒湿环境下进行,将硫酸铵和氯化钙的饱和盐溶液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实验温度和相对湿度固定,对不同样品的吸湿性进行比较[9]。具体在对样品进行保湿性比较时,是将样品置于恒温恒湿的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定时称量, 比较样品的减少量(质量)[10]。

2.1 试剂和器材

实验试剂:甘油(药用级,浙江遂昌惠康药业有限公司);透明质酸钠(药用级,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乙二醇(药用级,上海方野化工有限公司);D-泛酰醇(化学试剂,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D-山梨醇(药用级,广西南宁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吡咯烷酮羧酸钠(化学试剂,Adamas Reagent Co., Ltd.);羧甲基纤维素钠,无水氯化钙,海藻酸钠,硫酸铵(化学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实验器材:分析天平(MS105DU,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玻璃干燥器、称量皿、变色硅胶(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自制)。

2.2 测试方法

2.2.1 吸湿实验

温度为20 ℃时,在干燥器的底部放入硫酸铵和氯化钙的饱和盐溶液从而保证干燥器中的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RH)分别为81%和32%,然后精密称取8种保湿剂样品(真空干燥至恒重)1.0 g至称量皿中,将上述样品分别置于两个RH不同的干燥器内,放置1 d、2 d、3 d、4 d、5 d、6 d后,准确称量各样品的质量,由式①计算各样品的吸湿率,实验结果见图1、图2、表1。

2.2.3 精确性实验

在对吸湿以及保湿实验分别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操作之后,用三次平行实验结果的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来表示测定精确性。

3 结果与讨论

3.1 吸湿实验

从图1可以看出,RH为80%时,各保湿剂的吸湿率均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加。其中甘油和聚乙二醇的吸湿率增加幅度明显最大,且比其他保湿剂的吸湿率都高,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和山梨醇在前3 d内吸湿率增加速度较快,后和D-泛酰醇一样均呈缓慢上升趋势。从表1中可知,在第6 天时,各种保湿剂的吸湿能力:甘油>聚乙二醇>透明质酸钠>D-泛酰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山梨醇。

图2(RH为30%)与图1相比,可以发现,在RH较小的环境下,保湿剂的吸湿率也较小。前3 d甘油、透明质酸钠、聚乙二醇、D-泛酰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的吸湿率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从第4天开始除甘油的吸湿率微弱增加,其余4种保湿剂趋向饱和,山梨醇的吸湿率几乎无变化,而吡咯烷酮羧酸钠的吸湿率一直在减小,说明在湿度较低的时候,吡咯烷酮羧酸钠吸湿性能较弱。从表1中可知,在6 d时,各保湿剂按照吸湿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甘油>聚乙二醇>透明质酸钠>D-泛酰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山梨醇>吡咯烷酮羧酸钠。

图1和图2对比可知,RH较小时,这8种保湿剂的吸湿能力没有RH较大时的强,其中甘油受到环境中湿度的影响相对较少,表明实验所选的8种保湿剂中甘油的吸湿性能最强。

3.2 保湿实验

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6天时,各保湿剂的保湿率相差不大,其中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吡咯烷酮羧酸钠的保湿率相对较高,按照保湿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羧甲基纤维素钠>吡咯烷酮羧酸钠>聚乙二醇>甘油>海藻酸钠>D-泛酰醇>透明质酸钠>山梨醇,与吸湿率的顺序不同,表明吸湿性能较好的保湿剂,其保湿性能不一定较好,选择保湿剂时需要同时结合吸湿性能和保湿性能考虑。

4 结语

综合上述的实验结果来看,选择试验的保湿剂中,甘油、聚乙二醇、透明质酸钠及羧甲基纤维素酸钠的吸湿性和保湿性较好。

甘油作为传统保湿剂,展现了优良的吸湿和保湿性能,可促进角质层对水分的吸收,提高含水量,并且其性价比高,一般作为保湿剂的首选。

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的吸湿和保湿能力较甘油略差,但是它们在使皮肤保持柔软的同时能够锁住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HA作为天然保湿因子,保湿效果良好。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保湿性强,吸湿能力较弱,不易从身体内吸收水分而损害皮肤,也可作为良好的保湿剂。

D-泛酰醇、山梨醇、海藻酸钠及吡咯烷酮羧酸钠在本实验中表现不突出,但它们对调理皮肤,增加角质层含水量及维持皮肤弹性均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蔄茂强, 刘俐, 吕成志. 角质层的含水量及其对皮肤生物功能的影响[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 37(12): 816-818.

[2] 何黎. 皮肤屏障与保湿[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 6(2): 25-27.

[3] 尤桦菁, 陈木开, 周晖. 保湿剂的临床应用现状[J]. 社区医学杂志, 2016, 14 (2): 80-83.

[4] Denavarre MG. Humectants and polyols[M]. Nostramd: The Chemistry and Manufacture of Cosmetics Nostrand Company Inc, 1992: 165-178.

[5] 李东光. 实用化妆品生产技术手册[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56.

[6] Hara-Chikuma M, Verkman AS. Aquaporin-3 functions as a glycerol transporter in mammalian skin[J]. Biol Cell, 2005, 97(7): 479-486.

[7] 毛希琴, 胡侠, 潘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泛酸及D-泛醇[J]. 色谱, 2010, 28(11): 1061-1066.

[8] 邹建凯. 吡咯烷酮羧酸钠概述[J]. 香料香精化妆品, 1990(2): 10-14.

[9] 王丽, 汪琴, 王爱勤. 低分子量N-羧丁酰壳聚糖的合成及其吸湿保湿性[J]. 应用化学, 2005, 22(6): 688-690.

[10] 施昌松, 崔凤玲, 张洪广, 等. 化妝品常用保湿剂保湿吸湿性能研究[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7, 30(1): 25-30.

猜你喜欢

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防治皮肤病 对症食药膳
炎夏应慎防皮肤病
冬季皮肤病多数是过敏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家兔常见皮肤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