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数学创造思维的几个教学理念探讨

2018-07-26陈燕华

考试周刊 2018年60期
关键词:数学美创造思维民主化

摘 要:数学创造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数学教师要打破因循守旧、僵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实行民主化教学、开放性教学、崇尚唯美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

关键词:创造思维;拒绝肤浅僵化;民主化;开放性;数学美

“创造性”是由知识和技能催生的一种能力,确切的说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世间不存在能迅速提高创造力的训练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着眼于知识技能的协调发展,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而这样的使命由以应试为目的传统教学是无力承担的。要实现“为创造性而教”,我们教育者要重塑教学理念。那么,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应具有怎样的理念呢?

理念一:实行民主化教学,塑造创造性人格

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人大多有其独特的人格特征,“有创造性的人倾向于有见识,有洞察力,好独立判断,善于吸取经验教训,……有创造性的人有雄心,有决心,敢于前进,且能预计自己的命运,他们常常是不落俗套,倔强,好表现。”即有创造性的人具有主体性人格特征,因此,指向创造性培养的教学应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是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发生,培养自信心的教学。

审视目前的数学教学可以看出许多教师于此缺乏深层次的把握,我们对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和实践还仅仅停留在“减轻学生负担”“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变换教学模式搞“自学辅导法”等浅层面上,而对我们教学活动中处处存在的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视而不见,可以举出几种现象说明这一点。

(一) 课堂充斥着霸道的庸俗化的“启发式”

数学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常采用分析综合法,以贯通已知与所求,即在已知与所求之间架设逻辑桥梁,这确实不失为有启发性的策略,问题在于在追问学生“要什么,只要什么”“已知什么,则什么”的时候,束缚过紧,不允许学生的思路出现歧路,学生被逼迫着被引诱着跟着老师走。这是不民主的“启发式”,这样的教学虽然部分暴露了思维的过程,但是却是不真实的思维过程,解决的过程一切都按老师的构想进行,是一种肤浅僵化的教学模式,又如何能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创造意识呢?

(二) 教师漠视学生“不正确”的想法

相比于上述表现,有的教师有的时候的表现貌似民主,允许学生发表观点,但是当学生的观点与教师的构想不合时,往往轻易作出否定的判断,这样长此以往,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欲望逐渐减弱,殊不知,只要是开动脑筋甚至有时即便是凭直觉,学生发表的观点,或思维的发端,思维推进过程的“意识流”,多少都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教师往往仅凭学生思考的结果轻率地否定,这仍是不民主的教法,不尊重学生自主性的教法。

(三) 教学的无个性

一些教师因谨小慎微,疏于钻研,上课只能照本宣科,讲解示例,推证定理则无自己独到的见解,思维缺乏精当的引导,课堂上少见师生共同探索互相印证才情奔放的场景,有的只是教师机械地宣讲,学生被动地接受,重复练习.另外,教师的教学程式总是复习——新授——示例——练习,堂堂如此,几年一贯,不论课型,不论内容,不论学生。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教师对自己不民主,受制于教本,自己缺乏個性,因而给学生消极的暗示,束缚了学生的灵性,课堂成了“个性灵思”的黑洞。

从以上几点,教学的民主化并不是一种僵化的操作模式,更不是一种作秀,而应该是要求教师内化的一种观念。教学民主化的观念应被根深蒂固地培植于教师的脑海,课堂上教师能尊重不同的疑问,尊重不同的观点,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教师自己要勤于钻研,教学充分张扬个性并藉此以影响学生,则课堂将成为充溢灵思的、空间创造欲望滋生的沃土。

理念二:坚持开放性教学,拓广创造空间

开放性教学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出发,以激活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去想象、去探索,形成科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要求教育者的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作出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

教学内容的开放意为在数学教学中,应以数学课本为“根据地”,为主线,集取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以及经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等为背景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更进一步的,引导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编拟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活化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动作实质上就是一种从实际问题到数学模型的抽象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这也是创造的尝试,正如吉尔福指出:“所有的解决问题只要是真正的问题解决都会有解决者的某种新颖的行为,因而,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带有一些创造性的行为。”

同时,开放性问题引入数学课堂可给学生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所谓开放性问题即为条件和结论不确定的问题,如给出一个赛季所有球队的成绩表要求学生把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全写出来,越多越好。又如流传于国外的几何条件问题:向学生呈现一系列几何图形,由学生拟定已知条件并给出在此条件下的结论,或由图形猜测结论并寻求使结论成立的条件。

开放性问题挑战性强,思考量大,适合不同思维品质的学生。再者,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不确定,不强求一律,不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因而可大大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注意的是开放性问题的引进不能挤占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份额,开放性问题的构想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不能一味的拔高难度。开放性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内涵即课堂组织形式的开放,传统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创造的空间逼仄。因此,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学情”与教学内容的“客情”适宜地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如:调查及专题汇讲,实地测量,模型制作比赛,小论文宣讲,课堂讨论,学生出题教师应答等等,这是创造教育之必需。

开放性教学还指学习检测评估上也应改变一张考卷定乾坤的单一模式,是否可以出卷考试为主辅以小论文评比,实践成果评价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业在分数的基础上辅以思维品质特点,创造活动参与的态度时效等评语。开放性教学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一种理念。开放性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学生心智的开放,在于给教师和学生松绑,在于给学生更多创造机会,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培养强烈的创造意识。

理念三:崇尚唯美的教学,启动创造的内驱

美是启动学习和创造的强大内驱力重要因素之一。从数学知识的创造到数学这庄严有序的大殿的构造,无不体现美的驱动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创造的数学教学,必须将唤醒学生对数学的美好情感,倡导对数学美的崇尚,提高对数学美的感悟能力纳入数学教学目标体系。

首先,从教学的“形”上看,数学课堂要追求美的形式,课堂教学组织构想要精当巧妙,教师讲解时的肢体动作、语言、文字都要追求简练优美,课堂充满着智慧、轻松、愉快,师生之间神意相通,互相砥砺,以至于心领神会。

其次,在课堂的“神”上,即授课的实质上,都是要凸显数学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奇异,不能让数学的美掩埋在枯冷的解题训练当中。特别地,要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思维的理性美,方法的巧妙美,帮助学生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体验数学永恒的竞技美,征服美并由此升华对自身的认识。

第三,要启发学生依照数学和谐、简洁、对称、统一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体会审美标准的指引作用。崇尚美的教学,是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厚实的情感基础,而且为创造指引了方向。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是全方位的教育,也是以影响人的思维灵魂为目的的深刻教育。而这要求教育者打破自身思维的框框条条,优化观念,提高悟性,从形上、从质上把握创造教育,不如此不能致数学教育的“深”与“广”;不如此数学教学不能达到为创造性而教、让学生形成创造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新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8(9):103-104.

[2] 张淑琴.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38-139.

[3] 崔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65.

作者简介:陈燕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龙海四中。

猜你喜欢

数学美创造思维民主化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论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职业化还是民主化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构建乡镇政府财政监督民主化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