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氏杆菌病16例分析

2018-07-26李起奉张景凤刘树军孙广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关节痛多汗布病

李起奉,张景凤,刘树军,孙广东*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肾病内科,吉林 长春130041;2.长春市口腔医院,吉林 长春130042)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对世界多个地区及国家造成严重的健康及经济负担[1]。有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人感染布病,发病人群主要分布于牧业发达地区及乡村,在我国该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新疆和陕北等牧区[2,3]。多数感染布病的患者,都有明确的既往史,如接触患畜或其排泄物,摄入布氏杆菌污染的动物产品,吸入含有布氏杆菌的气溶胶等[4]。布病起病时可引起多个系统的症状,如高热寒战,多汗,脾脏肿大,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关节痛等[5],由于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入住我院,且诊断为布氏杆菌病的患者16例,其中男9例(56.25%),女7例(43.75%),男∶女=1.29∶1,年龄范围(12-70)岁,平均发病年龄(48.19±14.6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布氏杆菌病诊断标准(本研究中所有患者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

1.2诊断标准①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与患病动物及其产物或与布氏杆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或生活在疫区等;②临床表现 持续多日发热、多汗、乏力等,并有淋巴结、肝脾、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有运动,神经等系统损害;③实验室诊断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或可疑,同时试管凝集试验滴度在1∶100以上;或血液、脑脊液等体液中培养出布氏杆菌。满足①、②和③中一条即可确诊。

1.3方法查阅1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其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关节痛及肌肉痛等)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及血清白蛋白等)结果,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1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表现资料,详见表1。

2.21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血常规及血清蛋白水平,详见表2。

表1 1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表现资料

表2 1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血常规及血清蛋白水平

2.3其他,16例患者中有8例提检降钙素原(PCT),其中4例(50.0%)升高;11例提检超敏C反应蛋白(CRP),其中9例(81.8%)升高;11例提检血沉(ESR),其中9例(81.8%)升高。

3 讨论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其病原体为布氏杆菌,因其可以于细胞内繁殖并反复入血引起发热,故热型表现为波形热。布病传播途径有很多,但人际传播极为少见[6]。普通人群皆为易感人群,少量的病原体即可导致健康人感染。布病患者可表现为多系统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转慢性,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损害[7]。

Mile Bosilkovski[5]等对孟加拉共和国内340例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67.6%患者有发热症状,83.8%患者有关节痛症状,74.1%患者有多汗症状。Javier Solera[8]等整理分析文献发现有72.0-100%的患者有发热症状。还有国外报道[4],有80%的布病患者会有关节痛症状。顾国忠[9]等人研究表明约有84%的患者有发热症状,而有关节痛的患者占24%。刘明杰[10]等人,收集92例中国中部地区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发热患者81.5%,关节痛患者54.3%,多汗患者48.9%。本研究的16例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13例(81.25%),其次是关节痛7例(43.75%),多汗5例(31.25%),与上述研究的结果大致相同,这表明多数布氏杆菌病患者会出现发热及关节痛症状,临床上对于长期抗感染治疗,仍有发热及关节痛患者应考虑患布氏杆菌病的可能。其中国内研究[9]在关节痛这一症状上与其他研究差异较大,并且本次研究中有关节痛及多汗症状的患者所占比例略低于国外两项研究[4,5],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少及患者主观感觉所造成的误差有关。

有国外研究[11]报道,622例急性布病患儿中,28.6%的患儿有贫血症状(<11 g/dL),16%的患儿有血小板减少症(<15 0000/mL),13.9%的患儿有白细胞减少症(<4 000/mL)。有国内研究[12]表明,183例布病患者中,贫血65.0%,血小板降低者22.4%。白细胞总数降低者18.0%,血清白蛋白降低者74.86%,ESR变快者84.0%,PCT升高者68.54%,CRP升高者80.25%。本研究16例患者中,血小板计数降低5例(31.25%),血红蛋白降低11例(68.75%),血清白蛋白降低11例(68.75%),11例提检CRP患者中9例(81.8%)升高;11例提检ESR患者中9例(81.8%)升高;8例提检降钙素原(PCT)患者中4例(50.0%)升高。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在贫血这一指标上有较大差异,差异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研究的患者年龄范围及排除标准不同所致,但总体趋势及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即布病患者可出现贫血和/或血液系统中单系或多系细胞减少,以贫血最为明显。本次研究中68.75%的患者表现出白蛋白降低,这与国内研究[12]中得出的结果大致相同,说明布病患者可能存在肝功能异常。另有半数以上患者PCT,CRP,ESR异常,这与一项国外研究[13]所得结论大致相符,但多数炎性反应都可能导致PCT,CRP,ESR异常,应注意鉴别排除。

猜你喜欢

关节痛多汗布病
关节痛型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鉴别
白介素1 在炎症性关节痛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为什么自来水管会“出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乳腺癌手术后“多汗”的中医治疗
儿童夜间多汗是什么原因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泡澡刮痧防治秋季关节痛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