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有高血压的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及病理分析

2018-07-26李延玲王杨威王永刚王连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肾炎肌酐肾小球

李延玲,王杨威,王永刚,王连有

(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肾病内科,吉林 长春13004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吉林 长春130021;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病理科,吉林 长春130033)

急性肾损伤(AKI)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给患者带来的沉重的经济负担的特点[1]。近些年来,对于AKI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AKI的病理学方面研究较少,尤其是伴有高血压AKI的临床及病理研究更是罕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5年11月-2017年2月间我科行肾活检且伴有高血压的AKI患者(高血压组)102例,同期行肾活检且非高血压AKI患者(非高血压组)159例。高血压组中,男,67例,女,35例,平均年龄(49.74±8.95)岁;非高血压组中,男,84例,女,75例,平均年龄(48.87±10.24)岁。

1.2AKI的诊断及分级标准AKI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参照文献[2],102例高血压组AKI患者中,AKI 1级34例,AKI 2级12例,AKI 3级56例;159例非高血压组AKI患者中,AKI 1级59例,AKI 2级29例,AKI 3级71例。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1.3临床资料查阅病历,收集并登记所有AKI患者的性别、年龄、肾穿时血清肌酐、血红蛋白,蛋白尿、血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UP)、在院死亡情况、住院天数及肾脏替代治疗情况等。蛋白尿标准:>0.3 g/24 h。血尿标准:高倍镜下>3个红细胞。

1.4肾穿刺病理检查在彩超引导下,一般行肾穿刺患者俯卧位,用自动活检枪进行穿刺。(1)光镜检查:用石蜡切片,分别做HE、PAS、PASM及Masson等染色;(2)免疫荧光检查:用冰冻切片,分别做IgG、IgA、IgM、C3、C4、C1q、Fib等染色;(3)电镜检查:每个病例都在我院病理电镜室做电镜检查。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比较两组间AKI的同一级之间各个指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在肾穿时血清肌酐方面,AKI 2级和AKI 3级都明显高于AKI 1级(P<0.05),AKI 3级也明显高于AKI 2级(P<0.05)。在血红蛋白及24h-UP方面,AKI 3级明显低于AKI 1级和AKI 2级(P<0.05);非高血压组:在年龄方面,AKI 3级明显高于AKI 1级(P<0.05)。在肾穿时血清肌酐方面,AKI 2级和AKI 3级都明显高于AKI 1级(P<0.05),AKI 3级也明显高于AKI 2级(P<0.05)。在血红蛋白方面,AKI 3级明显低于AKI 1级(P<0.05)。在24h-UP方面,AKI 3级明显低于AKI 1级和AKI 2级(P<0.05),见表1。

2.2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患者病理类型分布情况高血压组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微小病变 (MCD)(11.76%)、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rGN)(10.79%)、高血压肾病伴肾小动脉硬化(10.79%)、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9.8%)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8.82%);非高血压组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22.64%)、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CrGN)(20.76%)及微小病变 (MCD)(9.43%),见表2。

3 讨论

AKI是一个频发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与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极其相关的临床综合征,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3]。AKI的主要特征是在数小时至数周内肾功能急剧恶化,造成新陈代谢失调、电解质紊乱及液体失衡[4]。AKI分三类:肾后性AKI、肾性AKI、肾前性AKI[5]。肾后性AKI即梗阻性肾病,肾前性AKI通常是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肾性AKI是由肾小球疾病、肾间质性疾病、肾小动脉疾病及肾小静脉疾病等引起的[6-11]。

表1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比较

本组内与AKI 1级比较:*P<0.05;与AKI 2级比较:#P<0.05。

表2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患者病理类型分布情况

文献报道[1],随着AKI分级的级数增高,AKI患者的临床表现呈逐渐加重的趋势,而且伴有高血压AKI患者发病率接近50%。本研究显示,伴有高血压AKI患者发病率为39.1%[102/(102+159)]。非高血压组的年龄方面,AKI 3级明显高于AKI 1级(P<0.05),这可能与年龄较大的AKI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基础疾病偏多及病程长,致使肾脏损害更重有关。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的肾穿时血清肌酐方面,AKI 2级和AKI 3级都明显高于AKI 1级(P<0.05),AKI 3级也明显高于AKI 2级(P<0.05),这也完全符合AKI的分级标准[2]。高血压组的血红蛋白方面,AKI 3级明显低于AKI 1级和AKI 2级(P<0.05)以及非高血压组的血红蛋白方面,AKI 3级明显低于AKI 1级(P<0.05),这也说明AKI分级越高,实验室生化指标越趋恶化。两组的24h-UP方面,AKI 3级都明显低于AKI 1级和AKI 2级(P<0.05),这可能原因是:AKI分级越高肾小球滤过率越低,尿量减少,所以24h-UP降低。

有研究报道[1],AKI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 (AAV)(11.43%)和ATN(11.43%),其次是MCD(10.61%)和CrGN(9.80%)。本研究中,高血压组的最主要病理类型是MCD(11.76%)、CrGN(10.79%)、高血压肾病伴肾小动脉硬化(10.79%)和ATN(9.8%);非高血压组的最主要病理类型是ATN(22.64%)、CrGN(20.76%)。在高血压组中,AKI 1级的主要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 (MN)(17.65%)、MCD(17.65%)、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11.76%)和狼疮性肾炎 (LN)(11.76%)。AKI 2级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TN(33.34%)和MCD(16.68%)。AKI 3级的主要病理类型是CrGN(17.86%)、高血压肾病伴肾小动脉硬化(17.86%)、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4.28%)和AAV(12.50%);在非高血压组中,AKI 1级的主要病理类型是ATN(23.73%)、CrGN(15.26%)和MCD(11.86%)。AKI 2级的主要病理类型是CrGN(20.69%)、ATN(20.69%)、间质性肾炎 (IN)(17.24%)、MCD(13.79%)和FSGS(10.34%)。AKI 3级的主要病理类型是CrGN(25.35%)和ATN(22.54%)。本研究结果与文献[1]基本一致,但与有关文献[12]不同,这可能与患者的来源区域不同有关,也可能与AKI肾穿刺的纳入标准偏差有关。

猜你喜欢

肾炎肌酐肾小球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