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LR和PL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

2018-07-26胡秀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阻塞性重度炎性

胡秀梅

(略阳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陕西 汉中724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炎性物质多参与致病过程[1],有研究报道[2]在慢性疾病的炎性发展过程中,白细胞亚型的比值[N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和PLR(血小板/淋巴细胞的比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炎性程度。本文旨在探讨NLR和PLR检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6年7月在略阳县人民医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稳定期组(80例)和因感染导致的急性加重期组(160例),稳定期组患者中男51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12±12.04)岁,急性加重期组患者中男101例,女59例,平均年龄(62.74±11.21)岁,其中急性加重期组患者按照肺功能情况又分为轻度组(包括轻度患者和中度患者)和重度组(重度患者和极重度患者)各80例,轻度组男5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31±11.29)岁,重度组中男49例,女31例,平均年龄(63.17±11.13)岁。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均符合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患者均排除1周内静脉或口服使用糖皮质激素、各种肿瘤、非呼吸道感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或其他类型肺病等。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结果为正常的150例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5例,女55例,平均年龄(61.85±12.41)岁。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上四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于次日清晨分别抽取肘静脉血3.0 ml于无任何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和EDTA抗凝的真空采血管;前者迅速进行低速离心分离出血清样本待测,后者充分混匀后形成全血样本待测。严格按照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和CRP试剂(免疫比浊法,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说明书进行血清样本的CRP检测;采用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PCT试剂卡(免疫荧光层析法)和配套的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血清样本的PCT检测;采用希森美康XN-1000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样本,并手工计算NLR和PLR。另外对患者进行CAT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和6分钟步行距离。

1.3统计学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检测结果比较表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组、轻度组、重度组患者的NLR和PLR均有明显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加重,NLR、PLR、CR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趋势(P<0.05);重度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和轻度组(P<0.05),但稳定组和轻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分别两两比较,aP<0.05;与重度组分别两两比较,bP<0.05;与轻度组分别两两比较,cP<0.05。

2.2CRP和PCT与NLR和PLR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可见,NLR和CRP、PCT成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13、0.301,P<0.05);PLR与CRP、PCT成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92、0.250,P<0.05)。

2.3临床症状评分与NLR和PLR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可见,NLR和CAT评分、mMRC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急性发作次数成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25、0.391、0.243、0.294,P<0.05);PLR和CAT评分、mMRC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急性发作次数成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86、0.369、0.247、0.283,P<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多发性疾病,患者病死率很高,中国四十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超过8%[4]。由于较多炎性物质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所以临床也常用炎性物质的检测来辅助诊断和反映病情[5,6]。近年来有研究报道白细胞亚型细胞的比值对于慢性疾病炎症的辅助判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De Jager CP[7]在文献中报道NLR能够作为评价炎性反应的指标,并且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和淋巴细胞的增多与机体受到较大应激和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改善是同时发生;如果患者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超过1周左右,则患者就可能产生如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PLR是临床广泛认可的评价炎症反应的评价体系之一,能够较好的反映患者凝血功能亢进和炎症通路的传导情况[8,9]。血小板数量较多时可能提示有炎症反应,如一些炎症因子刺激巨噬细胞增生就会产生炎性介质物质[10]。本研究中发现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NLR和PLR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这也能说明NLR和机体免疫机制相关。另外本研究中还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NLR和P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也提示这两项指标对于疾病的辅助诊断是具有一定的价值。

用于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性指标较多,如临床得到公认的CRP、PCT等指标,都能反映出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可见,NLR和PLR分别与炎性物质成正相关关系,与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急性发病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这些都说明NLR和PLR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及预后效果判断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NLR和PLR比较,CRP受到的其他影响因素较多,从而造成假阳性率较高,而PCT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但其检测费用较高,患者的负担较重。

猜你喜欢

阻塞性重度炎性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宫斗剧重度中毒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