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下“四段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8-07-25刘德发汪振凤刘家伟

科教导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情分析课程体系

刘德发 汪振凤 刘家伟

摘 要 在优势校企合作基础上,探索实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课程体系,通过对企业和学校调研,及学生的对比测评,构建了“四段式”课程体系。

关键词 中高职院校 学情分析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4.03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ooperation of superior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t has explored and implemented the middle and high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vergence curriculum system for the automotiv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majo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and the students' comparative evaluation, the “four-stage” curriculum system was constructed.

Keywords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cademic analysis; curriculum system

校企深入合作是困扰大多数学校的问题,怎么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优势,真正的把校企合作做到实处,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在优势校企合作基础上,以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为例,构建校企合作下的“四段式”课程体系。

1 中等职业院校的调研

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课程设置、实践技能、教材选用等环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和雷同现象,如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初级实践技能设置雷同较多,教材内容交叠重复较多,理论深度前后递进和有效衔接不够明显等,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教学资源重复浪费,降低了办学效益。中职学校学习过的理论和技能在高职院校里又重复学习,不仅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而且浪费了求学者的时间和金钱,久而久之就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课程体系,调研了几家学校和企业,并做了比对分析。

1.1 黑龙江省中等职业院校的调研情况

对黑龙江省8所中等职业院校进行了调研。在中职院校的3年培养中,课程安排基本上是一年基础课程,一年专业课程,一年顶岗实习。第一年的基础课程一般是高中的知识,第二年专业课程包括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器等,也学习一些机械类的课程,个别学校也开设汽车营销类课程作为拓展岗位知识;第三年都是顶岗实习(见图1)。

通过对8所院校的调研后,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基本如图1所示,课程基本被分为基础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公共课程在这里不再赘述。各学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围绕学校的实训设备而开展的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专业课程的设置学校根据自己情况而设。通过8所院校的调研来看,汽车运用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和汽车保养等。

通过对中等职业院校了解,依据地域、经济等的不同,开设的同一门课程,在教授内容上有一定的侧重,在哈尔滨市区域以外地区,大部分学校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比较少,因为他们学生以升学为主,而哈尔滨市区域学校的学生以就业为主,升学比例小。如图2区域中职学校平均升学比例图。在专业课程相同的情况下,地域不同的中职学生专业底蕴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地域差异。

1.2 企业调研情况

为设置课程合理,防止实践技能重复训练,对哈尔滨市区汽车维修企业进行了调研反馈,针对中职院校毕业生情况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在企业调研的过程,在汽车保养的项目方面,如换机油、空气滤和刹车片等基本技能存在操作规范的差异,都不能独立操作,必须经过师傅一个月左右指导后,能独立上手操作。其他操作复杂的一些工作必须经过一到两年后能独立操作。普遍反馈中职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空間还是很大,基本保养、基本工具设备使用等尚需加强训练,车辆的故障排除必须加强。对6家企业的18名中职院校毕业的员工进行了企业测评,测评内容包括实践技能满意度,与他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追求上进等方面,如图3。

通过企业走访调研,中职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专业知识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急需加强,对中高课程的衔接设置有指导作用,明确实践教学内容,实训项目学时合理分配,避免实训项目重复设置,使教学资源得以有效合理使用,学时分配科学合理。

2 学情分析

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必须了解学生情况,进行学情分析调研测试,做到了解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减少教学资源浪费。下面是课题项目团队,针对2015级学生普高和职高生源,随机抽取两种生源各30名,进行了新生入学专业基础能力综合测试和面试。在测试中,动手能力利用的是铁丝按图塑形。通过面试反映出了中职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非常渴望被认可等优秀的品质。下面就测试对比进行了分析归纳。

2.1 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强

动手能力测试是在前面进行,题目:用金属丝按照几何形状进行弯曲造型。可以使用钳子和直尺。该动手能力测试题借鉴中德SGAVE项目试题。图形如图4所示,在测试中,评分标准为制作图形与原图吻合程度(满分10)和制作图形的平整度(满分10)。吻合程度评分标准:图形外方框基本吻合得 4 分;图形中间方框基本吻合得 4 分;图形外三角基本吻合得 2 分;满分为 10 分,8 分为优秀平整度的评分标准图形任意一边出现不平整扣 1 分,以此类推,满分为 10 分,8 分为优秀。通过测试中职学生平均综合分13分,普高学生平均综合分10分,如图5。动手能力中职学生高于普高学生,因中职生源在入校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践课程在中职学习期间一般是占专业课的70%左右,动手能力要比普高学生强一些。

通过对比测试,中职生源的动手能力强一些,这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充分考虑实践教学项目和训练课时安排等。

2.2 渴望被认可

在专业基础能力綜合测试和面试过程中,表现出了中职生源学生不服输,希望自己被老师认可,表现欲望比较强。该项测试印证了,在教学中,专任教师经常反馈情况,“中职考上的孩子,领着他们练习呢。” 这不单单是对这部分孩子动手能力的认可,也是在教学中,教师对他们的认可和信任,激发了他们兴趣,他们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认可,也证明了他们自己可以做到“领导”位置。在面试中,对于问题“你对你的任课教师,有什么要求?”有17名学生提出了,“老师不要瞧不起我们”,在这个回答中,这些学生是多么的渴望被认可,在以往是受到了许多次的刺激和打击,才留下了这样的烙印。

“渴望被认可”这种心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课堂活动的实施等方面有着指导作用,促进课堂过程教学的有效实施。

2.3 期望值不高

中职生源和普高生源在职业期望和未来规划中,例如毕业1年后的月薪大部分3500元以上,占了60%的比例,这对将来毕业的留职率会受到影响,也不利用他们的将来的职业发展。中职生源学生对职业期望不是很高,对毕业1年后的月薪大部分1500元以上,二组对比差了2000元,可以看出该部分学生还比较了解汽车售后企业,基本了解自己要从事的职业情况,因为他们在中职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了一定的定位。

期望值不高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和专业对口率的重要保障,员工在企业能脚踏实地工作,也是用人单位希望看到的局面。期望值不高不是没有追求,是对自己和行业有客观了解,不急于求成,脚踏实地做事。在课程定位中,这部分学生课程岗位能力培养方面要加强。

3 “四段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按照国际认证标准,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把宝马、长安福特、一汽大众、中德SGAVE等项目课程标准融入人才培养当中,搭建“四段式”课程体系(如图6所示);第一阶段通识教育课程由人文、政治、法律等通识课程组成,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促进“定性”培养,提升人文素养、创新创业和职业意识。第二阶段职业引导课程是各专业岗位群的专业基础和品牌方向课程,例如:欢迎加入宝马、车型知识、汽车液压技术、汽车电工电子和汽车理论等课程。通过第二阶段课程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认同职业方向和品牌企业,形成坚定的职业向往和加入品牌企业的渴望。第三阶段岗位培训课程是专业群在“定岗”培养中校企合作融入的课程,按照项目和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和开发的课程,通过第三阶段课程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第四阶段认证考核课程根据认证考核证书的要求,企业等级认证集中训练课程,职业资格等级认证强化训练课程,以及国际联合培训的国外等级资格认证训练课程。

实践教学在4个阶段层层推进,逐步提升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如图7。在第一阶段通识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通过工科通修焊接、钳工、车工和铣刨磨等实习,企业1周的岗位认识实习,开启学生的职业思想,正视职业规矩,明确职业认识。在第二阶段职业引导课程中激发学生的职业向往,通过汽车单项的训练,例如汽车更换机油、防冻液、制动液和变速器油等实践技能的练习,考量学生的职业态度,强化职业认识,激发学生的职业向往。在第三阶段岗位培训课程中锻造学生的职业生存技巧和能力,当学生进入“定岗”阶段也就是以一个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了企业,明确了自己从事的岗位,在“定岗”阶段的实践教学针对岗位需求的能力和技能进行训练,把项目的机电维修工、服务接待、理赔专员等岗位技能掌握熟练,增强学生的职业向往,打造职业生存能力。通过以上实践教学活动和认证考核集中强化训练,进入项目的考核认证,根据项目的培养目标,认证为宝马2级维修技师、长安福特的1.2和3级技师等,在毕业后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4 结束语

深入校企合作下的“四段式”课程体系,在我校已实施2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企业的参与度,提高了企业资源利用率,增强了专业知识的定向性,缩短了学生与企业岗位能力距离。“四段式”课程体系的实施必须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校企合作项目数量多一些,师资队伍具备企业培训师资格,使课程实施过程具备企业导向性。“四段式”课程体系良好循环,必须寻求更多优质校企合作项目的加入。

猜你喜欢

学情分析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中职《单片机技术》课程改革浅析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三步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