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企业需求的高职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2018-07-24田江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会展策划岗位

田江艳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策划类课程教学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脱节的现象,以《展览策划》课程教学为例,基于岗位需求和工作具体流程,创新实践了模块推进、项目导向、理实一体、以赛促学的“6+2”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企业需求;展览策划;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255-02 结合十九大对文化产业的论述,随着中国展览业的日益发展,展览人才市场需求快速增加,高职会展教育开始蓬勃发展。会展人才需求包括核心型、辅助型和支持型三大类,会展岗位可归纳为策划、设计、营销、服务和管理等五个方面[1]。在整个会展活动操作过程中,“策划”是“头脑”,是会展活动的灵魂[2]。《会展策划与管理》是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目标是教授学生如何策划,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等四个方面[3],本校该专业开设的《会议策划》、《展览策划》、《节事活动策划》和《会展旅游》等四门课程分别与之对应,并以《展览策划》课程为例,面向企业需求进行了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一、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同类院校反馈,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会展策划类课程,但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策划类工作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会展企業对策划类人才的需求总量不多,二是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会展企业的岗位需求未形成有效衔接。通过对重庆34家会展企业调研后发现:41%的企业对策划类人才有很大需求,但82%的企业认为学生所学知识集中在理论方面,不了解企业项目策划的流程,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担心学生不能胜任岗位。因此,将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面向企业需求选取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成为高职策划类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二、“6+2”教学模式的提出为了实现高职展览策划类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借助校企合作项目、会展策划大赛和网络资源建设等平台,结合会展企业对展览策划岗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将《展览策划》课程内容整合为具体项目,提出了模块推进、项目导向、理实一体、以赛促学的“6+2”教学模式(见图1)。在“6+2”教学模式中,“6”是指打破教材内容体系,将选取的教学内容整合为“立项策划、可行性分析、招展招商宣传推广策划、现场服务与管理策划、财务预算风险预案和展后评估”等六大模块。对应六大模块分别设立相应的六大实训项目及若干子项目。“2”是指两大措施:一是指导学生参加国(校)内比赛,二是组织校园展览活动、承接企业展览项目策划的“策划实践”。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期中和期末考核也相应进行大幅调整。三、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实施过程(一)优化教学内容及流程选取教学内容之前,对重庆34家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并与其中15家企业负责人就“展览策划人才能力需求”进行了深度访谈,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展览基础知识、展览策划及展览流程;市场调研、数据分析;展览策划书撰写、创新思维训练;个人策划、团队合作策划;投标现场策划方案陈述、汇报演示文稿制作、汇报公关礼仪”等与企业展览策划岗位需求相应的教学内容。根据展览项目策划工作流程的“策划计划、策划过程、策划实施和项目评估”四个阶段,将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确立了六大教学模块,把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所学实现无缝衔接。(二)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对话”课堂文化,采用模块教学、项目导向、情境教学等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六大模块为核心内容,为保证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和实训的有效开展,采用3—5节课为一个教学单元,实现课程的模块教学。对学生进行项目制管理,让学生完成各模块内容对应的实训项目。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方案陈述、公关礼仪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感。(三)“6+2”教学模式的特色“引进策划实践项目,做到产教融合”是本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借助校园自办展览,在实践中成长,现已在学校成功举办了《无聊治愈展》、《色彩三步曲》和《阅读·悦享读》等毕业展览。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即将举办或参加投标的展览策划项目,让学生组成团队策划,最后企业进行验收和点评。第三,积极组织校内策划大赛,并积极参加省部级、国家级策划大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提升师生的技能水平。(四)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变革考核制度、考核方式和评价主体。第一,制定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制度。减少理论知识比重,增加实际操作能力比重。改革后学生分数(百分制)构成为:平时成绩10分,主要对出勤考核;期中考试成绩30分,其中2个实训项目(平时作业)占10分,期中考试占20分;期末成绩为60分,其中另4个实训项目为20分(平时作业),团队策划、现场汇报成绩为30分,10分为个人期末理论考试成绩。第二,改革期中、期末考核方式。每位学生可自主选题或选择合作企业的展览策划项目,独立完成立项策划书和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并进行课堂汇报得到成绩,结合平时实训项目完成情况获得期中成绩;根据期中汇报,通过学生投票确定5—6个较成熟的选题作为期末团队策划的题目,被选中的选题提出者作为该策划团队组长,组长和同学进行双向选择组建策划团队,共同完成策划书写作,并以项目竞标的形式进行现场汇报PK,得出团队成绩,结合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度、实训项目完成情况和理论考试成绩等获得个人期末成绩。第三,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期中考试中,评委主要由授课教师和学生构成;期末考试中,评委主要由授课教师、本专业教师、企业项目负责人、学生等组成。四、改革取得的成效基于策划类岗位知识和能力需求的《展览策划》课程“6+2”教学模式改革,锻炼了学生的策划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满足了企业需要。学生学习兴趣被极大激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未来的就业岗位及岗位需求能力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教师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授课计划等教学材料的制作与修订,结合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等,巩固了理论知识,提升了实践能力;企业招聘到了符合岗位需求的员工,减少了用人成本。“6+2”教学模式实施已近三年,改革成效突出。学生在国家级、省部级的策划类大赛中多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在就业后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参考文献:[1]胡凌霞,肖圣飞.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对策研究——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7,(11):63-66.[2]许传宏.会展策划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装饰,2014,(251):1127-1128.[3]郑丹.高职广告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8):106-107.

猜你喜欢

会展策划岗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本期策划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