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过程性评价的两个争议及应对

2018-07-24缪亚芹张奕李奇贺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争议定义情境

缪亚芹 张奕 李奇贺

摘要:过程性评价可以对教学情境做出及时反应,有效地实现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使教学适应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达到教学目标。本文对关于过程性评价的两个重要争议,即是否应进行科学定义和是否应实现统一实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目的是了解过程性评价的优点和不足,为在教学中能更有效地运用这一评价方法提供借鉴。关键词: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标准化考试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231-02 一、引言过程性评价是针对终结性考核在教学评价中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一系列的弊病而提出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学评价被融合进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评价更注重于考查其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等细节过程,而不是像标准化考核中只关注问题的答案。过程性评价这一概念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在我国的各层次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但不可否认,教育界对过程性评价仍存在争议,其中的一些争议甚至涉及到过程性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本文将对其中的两个重要争议进行分析讨论,目的是明确过程性评价机制的优点和不足,在教学中使用过程性评价时能扬长避短,使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最大化。二、对过程性评价定义的争议过程性评价内涵丰富,因此具有多种多样的定义。其中由美国“师生过程性评价”研究团队提出的定义被学界所认可,其定义为:“过程性评价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教学反馈,由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过程性评价在应用于教学中时,应当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相结合,对其中丰富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进行合理应用。过程性评价不应当被视作一种静态的、格式化的评价方法,只要具有以下两个要素,都可被视作过程性评价:①教学中师生所进行的任何评价活动,其目的是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②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行调整,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达到教学目标。尽管过程性评价是针对特定学生而设计,其出发点是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状况,消除学生当前学习水平与教学目标间的差距。但由于该评价方法在两个关键评价指标上,即定量的数据和定性的评价数据收集方法,缺乏一元性和明确性,通常只能用语言描述来证明其在教学中的應用效果,因此过程性评价所得出的考核结果往往难以令人信服,所声称的在应用中取得的成果也会受到质疑。有学者将过程性评价的这些缺陷归结为其没有科学而标准的定义。然而另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过程性评价的两个主要功能,即对教学的反馈和调节功能,使其本质上就无需明确的定义。对教学的反馈和调节是一个动态的、灵活的过程,需要根据特定的教学情境,如教学内容、方法等,实现这两个功能,以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况为最终目标。过程性评价植根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从原理上讲不适宜采用某种特定的结构化评价方法,事实上也不可能通过预设条件而得到实现过程性评价的最佳途径。过分追求教育术语的科学性也不符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科学术语具有归纳性,或者具有外延广泛的大众普适性特点,或者具有内涵丰富的个体针对性特点。过程性评价是在一般性评价原理指导下,针对特定学生个体的教学过程,很难归纳出他的一般性特性而给出科学定义。对需要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而实施的动态性的过程性评价进行标准化的科学定义显而易见是不现实的,即使能够进行所谓的科学定义,这种定义必然将会与实践过程格格不入。试图对过程性评价进行科学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是向19世纪末的“科学管理”思潮的倒退。现代教育评价技术不仅需要对现行的评价方法进行修正,更要着眼于对将来的评价方法提出创新方案。如果仍局限于19世纪的教育评价理论,那么现在或将来的教育评价方法无疑将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现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在于通过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握与教学目标间的匹配程度,并通过高质量的教学互动、反馈、调节等过程,促进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而不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过程性评价的科学定义。因此,对过程性评价,我们不必拘泥于其是否具有一元、标准和科学的定义。三、对过程性评价应用统一性的争议虽然过程性评价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正如是否应该具有科学定义的理论性争议一样,对形成性评价是否应该实施统一性应用也存在广泛的实践性争议。一个具有明确定义的评价方法,如介入反应评价,由于定义明确,至少在理论上可以对特定教学对象的反应采取最佳的介入干预方法,进而可以在教学中得到统一的应用。基于过程性评价没有明确的定义,有学者建议将过程性评价改良为结构性过程性评价,并将其融入标准化评价体系中。这样的改良应首先对形成性评价建立详细的评价标准,并依据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受控的客观性评价,而不是自由的主观性评价,因此能进行统一应用。并且对于教师,他们更乐于接受一个具有详细评价标准的过程性评价体系,依据标准,他们更易于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然而,另有学者认为,标准化评价方法与过程性评价毫无联系,不能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只有在教学中被随时使用,并根据评价结果立即对教学进行调整,才能体现出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性”特质。过程性评价植根于教学互动过程,评价并不是教学目的,而是融入教学中,与教学同步进行的过程。在教学中的非统一性应用正是过程性评价的典型特征,对教学的同步反馈,以调节特定学生学习状况的特点,使得无法对这种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实现标准化、统一性的应用。每一个班级的教学都有其特殊性,本班级的教学互动过程应与过程性评价所获得的信息相统一,没有必要与平行班级的互动过程相统一。因为平行班级的教学情境具有不同的特点,甚至有可能同一所学校的两个平行班级的教学标准也存在差别。因此,要求在任何一种教学情境中都使用统一的过程性评价是不现实的。不仅平行班级间的教学情境各不相同,同一班级不同学生间的教学情境也是复杂而不断变化的,此时,只有应用诸如过程性评价这样的互动性教学评价方法,方有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非统一性应用特点使得他的应用成为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教师需要付出大量艰辛的工作。他们不仅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彻底变革,以满足过程性评价互动性教学的要求,而且在此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对失去对教学过程把控的境地。这样的变革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工作,方能在教学中取得成效。在教学实际中,阶段测验和期中测评是被广泛采用,具有统一评价标准的监测教学状况的方法。通过这些测评,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在教学中作出针对性调节。这些测评手段虽然具有过程性评价的一些特征,具有统一测评标准,但却不属于过程性评价,只能称其为早期预警性评价,原因有二:①这些测评结果仅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概括性评价,而不能反映学习过程的细节特征;②他们不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与教学过程不是同步进行的。这些特点都是与过程性评价的基本要求相违背的。四、结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面对终结性考核的压力,减缓他们的考试焦虑状况,是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教学评价方式。虽然过程性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作为一个出现仅半个世纪,在实践应用中又具有相当大自由度的评价模式,教育界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的可靠性还存在争议。这就要求过程性评价的实践者需要了解这些争议,能够取长补短,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最终能熟练地运用这一评价方法,实现对教学促进的最大化。参考文献:[1]彭金波,郭丽.课程考核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229.[2]黎永祥.形成性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128.[3]蔺丽娟.普通高校课程考核现状研究—以集美大学为例[D].厦门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争议定义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争议一路相伴
20
自主招生:在争议中前行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