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教协同下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7-24袁轲魏萍张成姚红兵寇巍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医教喉科医学生

袁轲 魏萍 张成 姚红兵 寇巍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耳鼻咽喉科学也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但医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点较难,理论与临床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在医教协同提出的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下,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需要进行变革。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引入多样化教学工具、强化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建议。关键词:医教协同;教学改革;耳鼻咽喉科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227-02 教育部、卫计委等6部委出台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要遵循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培养的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医教协同的新机制、新方法,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1]。医教协同明确了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严格临床实习实训管理,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统一了教育质量标准,对于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教协同下培养新模式,耳鼻咽喉科本科生的培养不能再重复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变革已成为必然要求。一、问题与现状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老师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度较差,从而对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带来诸多困难[2]。(一)学时总数少,课程内容多由于受学时总数的限制,耳鼻咽喉科学等传统非主要课程受限幅度较大,甚至有些课程被调整为选修课。而耳鼻咽喉科不同于内外科,其解剖结构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检查方法专科性强[3]。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对于医学生而言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对耳鼻咽喉科疾病病理生理、检查等深入理解、记忆。(二)课程学习应付,“走过场”多数医学生认为,相较于内外科,耳鼻咽喉科属于小科范畴,今后不会从事该项工作。因此对于课程学习的专注度较差,“走过场”式的对待本学科的学习[2]。这一方面与耳鼻咽喉科专科性强,基础学习阶段没有涉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源于耳鼻咽喉科专业不重视宣传,学生群体对本学科缺乏足夠的了解和正确的认知,故而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基础知识,临床实践就更无从谈起。(三)教学随意性大,针对性不足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教学,认为仅仅讲授基本内容即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具体、形象的教具配合,教学枯燥乏味,死记硬背,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缺乏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沟通、课后复习的指导。此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方法不多、且作用不大。(四)重“理论”,轻“临床”由于耳鼻咽喉科自身的特点,临床诊断常常需要特殊检查器械、影像学等多种手段进行诊断,而这些内容在理论课阶段甚少涉及,导致学生在疾病诊断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结果的判读存在困难,认为理论与临床脱节,产生畏难情绪。这种“重理论、轻临床”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临床能力根基不牢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薄弱[4]。二、医教协同下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改革的思考针对上述问题,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结合教学与临床的特点和需要,我们提出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优化、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的策略,为耳鼻咽喉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临床医学生是以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为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牢牢把握以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原则,避免“重理论、轻临床”。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框架和专业意识的了解纳入培养目标管理,一方面针对课时减少的调整,另一方面也是将教学重心转变为夯实临床知识,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在耳鼻咽喉科日常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解剖结构复杂,特别是对于鼻窦、中耳、颈部解剖结构非常抽象,需要空间想象,这无形中加大了学习的难度。虽然课本中的解剖图谱对于血管、神经、肌肉走形、毗邻关系标示详尽,但是作为2D图谱,无法形成立体效果;且与疾病状态下的解剖结构存在极大的差异[5]。上述不足不利于学生临床知识的提高,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入其他图像。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有CT、MRI三维成像、电子鼻咽喉镜、耳内镜等检查,这些图像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状况,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加入上述图像,可以在有限的课时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相关知识点,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判断疾病的性质、范围等,理解相关治疗方案、预测预后。这种在理论学习阶段即引入临床知识,可以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临床相关工作流程,对相关技能进行培养,这对后期的临床实习工作具有重要的帮助,可谓事半功倍。在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中,手术是许多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课本对于手术治疗方案介绍往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也仅仅少量文字和图片,而不同的手术方式具有不同的手术径路,其解剖结构也有差异。因此,仅介绍图片和文字让学生将理论、解剖、治疗联系起来并不容易,教学效果将会打折扣。因此在讲授疾病治疗时,如果涉及手术,可加入剪辑的手术短视频,教师易讲授,学生易理解。(二)强化临床实践教学医教协同下临床医学生培养的核心即是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并与此后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6]。因此,在临床实践阶段需要强化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诊断治疗的分析能力。除了常规培训的内容,例如日常查房、书写病历、作为助手参加手术、病例讨论、参与值班,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学习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诊疗方法,特别是危重症的急救处理技能,例如急性喉梗阻等,常用、急救药物的合理使用。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医学也在快速发展。一批新理论、新设备也在更新换代,例如免疫治疗、新型生物材料、影像导航等,对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方式有了新的进展。这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耳鼻咽喉科而言,对相关疾病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以前治疗方式的再认识和新疗法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预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保持对这些新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让学生理解到这些最新的诊疗指南,不仅让学生对专科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持续关注医学发展的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后续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将来的临床工作岗位。三、结语医教协同明确了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对于耳鼻咽喉科教学而言,在有限的课时时间内,加入内镜图片、影像资料、手术视频,临床实践中强化对于疾病,特别是危急重症的处理。为更好地讲授相关专科知识、提高学生临床工作能力、为建立起既符合科学规律又适应我国国情的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学生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引导医学生学好耳鼻咽喉科学这门课程,称为一名合格的临床专科医师。参考文献:[1]刘斌.医教协同深化全科型适宜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管理,2015,1(1):48-51.[2]傅然,胡国华.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2017,2(55):128-32.[3]王辉,王宁宇,王建亭.不同学习阶段七年制学生对耳鼻咽喉科教学需求的调查[J].中国病案,2016,17(8).[4]郭丹,杨朝宽.耳鼻咽喉科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初探[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28).[5]赵宁,付忠良,杨怀安,等.鼻咽3D-CT检查对OSAHS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意义[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6(37),564-566+570.[6]熊观霞,陈枫虹,张伟红.新形势下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再思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7(10).

猜你喜欢

医教喉科医学生
草鱼养殖难,“钱”途何在?老渔医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盘”,走上高效路
列表法在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听力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喉科擎拿术随想
妙用丹栀逍遥散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验案举隅
基于医教协同双主体的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医教结合背景下脑瘫儿童康复管理策略
21-三体综合征儿童医教结合康复干预个案研究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