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类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理论教学实践研究

2018-07-24李志勇周劲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工科创新能力科技

李志勇 周劲辉

摘要: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日益显现出其在大国竞争中的优势及重要地位。工科类高校作为担负培养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地位,其科技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工科类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理念出发,分析了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教师引导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思路方法及构建专业特色科技创新教学体系的具体举措,为培养新时代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参考建议。关键词:工科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195-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在高等教育方面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学校的价值目标和历史使命,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高水平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与进步。在此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等方面,使其成为新时代环境下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1]。一、工科类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理念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是传播知识、改进创新与应用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的改革是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有效方法与手段。这需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及各个环节,有着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2]。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的科学素养。科技创新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标志,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发展进程。科技创新人才需具备很强的创新意识,牢固的理论基础,善于思辨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怕艰难困苦的顽强精神。要学会独立学习与思考,不受固有理论和思维的束缚,不盲信权威,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与好奇感。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来自于国家社会大环境下的激励机制,以及自身的好奇心与渴求创新欲。同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无限热爱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3]。二、工科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1.理论教育与工程实践的关联性。工程实践是工科类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创新氛围不够浓郁,课程教学内容较单一,工科学校教师倾向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传授,不太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联,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工程实践教学与当今社会需求有一定脱节性,没有对大学生实际动手及实践等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足够的重视程度,使得学生工程素养不高,创新意愿不强烈,不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应用问题[4-5]。2.教师的正确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应始终为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教师不可不闻不问,也不可过多替代学生的科研任务。教师应从书本知识为出发点,结合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辅以边缘学科交叉,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学科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正确认识[6]。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主动学习与科技创新的能力,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毅力与创新思维。3.工科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计划与配套工程实践创新平台。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计划是实现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在传统的课程设置及学分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论文发表、获奖及专利申请,着重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施以长效机制的保障,增强学生探索研究科研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7-8]。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需配套进行大量的科研实验,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对实验仪器及器材的使用要求,结合学校硬件设施搭建合理的实践创新平台,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还可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拓展工程实践创新平台[9]。三、教师引导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思路方法1.提高教师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素养。教师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信念、超前的创新精神,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塑造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其中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以及实践经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影响学生如何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以及科研创新。教师应积极参加相关专业学术会议及行业内研讨会,了解掌握本行业前沿动态,拓展自身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对科研问题探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动力,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教师还应经常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目前实际生产所面临的技术问题,结合自身理论与硬件优势建立与企业的长效合作,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际生产科研创新实践的机会,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邀请企业行业专家为学生授课,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并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开展专题研究,激发学生创新动力与创新热情,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科技创新的环境中,寻找专业知识的真谛。2.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调整教学方案,增加工程实践教学比例,优化完善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运用的能力。目前学生大多习惯被动接受课程理论知识,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创新思维比较缺乏。教师应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在理论实践与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思维与技能,做到创新性因材施教。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与生产实际的需要,以科技实践创新计划为依托,将行业前沿信息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学术看法,自主探索学习知识,主动解决问题,循序渐进的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教师应与同专业老师及行业专家多沟通交流,及时研讨课程理论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不断优化补充实践创新教学方案,完善课程教学方法。3.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团队,建立自主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实验教学平台的支持,教师应注重利用好现有实验条件,尽可能地向学生开放相关实验室,鼓励能力相近兴趣相同的学生自行组队,通过团队协作与交流,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将讨论形成的创新想法变成实验方案,与教师进行相关学术探讨,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实验研究过程中的设计、实施、分析及总结各个环节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及相关学术会议,具体细节工作交由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素养,提高学生动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鼓励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科技竞赛活动是将大学生引导到科技创新中来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多学科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0]。通过科技竞赛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理论创新与思維创新的能力,在学生参与过程中融入创新方法与创新思路。并且更贴近生产实际中的问题难点,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求知创新欲望,使得大学生的个性优势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工科类高校也应加强与本行业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发展,开拓多元化教学实践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进程。四、专业特色科技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1.完善教学方案管理,优化教学内容设置。依据工科类高校学科特点制定总体科技创新培养方案,根据不同的科技创新方向及科研项目制定对应的具体培养教学方案,推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进程,建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教学培养体系。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结合自身授课课程优选感兴趣的学生进入科技创新小组,由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项目中来。2.成立引导激励体系,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意愿吸引学生自行组成创新团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提出个人创新想法并形成方案,在方案具体实施中教师给予一定程度的指导,最后根据学生团队完成创新方案整体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总结,对方案效果较好的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唤起学生创新积极性。在课程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结合学科前沿知识,开拓学生专业视野,为创新思维培养做好专业背景铺垫。3.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在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科研项目尽可能多地提供科研创新选题,另一方面需要学生根据自身基础及特点进行师生互选。在学生与教师都有充分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才能事半功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与教师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得更好。同时,学校的硬件基础条件也应得到充分利用,将校内实验室与科研创新工作室纳入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对学生日常科技创新活动敞开大门,保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的基础实验条件。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基地,与专业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实现专业研究平台共享,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4.改进成绩考核机制,注重交叉学科交流。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活动评定应有别于传统课程评定模式,应以活动初期形成的科技创新项目方案为基准,制订创新团队年度项目实施计划,结合项目科研成果以及对生产实际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不应仅凭借分数单一评价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效果。目前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普遍受制于本专业领域,缺乏与相近专业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学习,不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其他学科相关的学术讲座、报告会及科研成果展示,多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同学进行学术探讨与交流,充分了解本行业各个专业之间的交叉联系,从而更好地认识本专业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作用,更全面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特点,更充分的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提升创新能力。五、结语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水平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日益成为工科类高校的重要发展目标。工科类高校应以自身过硬科研条件为基础,优化教学实践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增加科技创新活动比重,加强行业前沿技术交流与学科交叉建设,建立多元实验创新教学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方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与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及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输送一批批新时代优良综合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参考文献:[1]高瑞苑,张海容.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研能力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6):180-182+186.[2]孙海燕,赵建华,屈敏.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0):78-79.[3]胡雯,李燕,黄薇.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78.[4]赵莉.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5]李清富,马滢.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09):106-107.[6]魏军英,王静,王吉岱.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3):14-15+42.[7]赵莉.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8]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9]康华,王广良,张磊.以实践教学为平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133-134.[10]徐超时.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开发[D].吉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工科创新能力科技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