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础物理实验课”的“转动课堂”

2018-07-24陈维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测量教学模式实验

陈维石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转动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要点,然后基于“转动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给出了“基础物理实验”这门课的教学流程和实施方案。关键词:转动课堂;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O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189-02 高等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质量、发展内涵阶段。如何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本课题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传统课堂由于自身的局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很难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流程以利于未来人才的培养。在此,我们基于“转动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重点研究“基础物理实验”这门课的教学流程和实施方案。一、“转动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变革1.实现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抛弃落后的、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新一代人的责任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生活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2.实现教学中由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变革。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调动起来,将“被动学”转变成“主动学”,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引导学习,激励学生,启发灵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转变教学重心,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不讲内容了,而是要少讲、讲重点、难点,将高度精炼的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这样,我们的学生就成了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人翁,才能深刻感受到学习的乐趣。3.课堂教学由讲解为主改变为引导为主。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組织、调控的,要求教师对知识有整体地掌握和综合整合的能力,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和激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教学过程具有艺术性。4.被动学习变革为主动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是主要教学形式,教师掌握着教学的主动权,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智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人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议题。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课堂研讨、互动留出足够的时间,精心设计动态的教学方案。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称之为“转动课堂”,它的特点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切磋研讨、生动活泼。二、“转动课堂”模式下“基础物理实验”课教学流程“基础物理实验”课按照学校教学改革要求,第一课堂实行七步骤教学法,每个实验项目4学时200分钟,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发布相关信息。建立课程QQ群,便于发布信息,师生课前、课后互动;通过QQ群发布实验项目预习要求、实验设计要求等。例如,在“测量超声波速度”实验中,实验前给定多个测量仪器,要求学生选取合适的仪器,设计出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并达到给定的精度。这是一个自主选择仪器,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测量仪器比较多、比较复杂,学生预习、设计时看不到具体的实验仪器,学生预习、设计实验方案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用手机制作一个预习辅导视频,把仪器设备的整体、局部、重要位置、关键部位等拍摄、拍照下来,通过微信、QQ发布给相关学生,学生预习时可以随时观看,也可以随时与我交流探讨问题。这样的视频、照片基本都是短小精悍、内容高度浓缩、信息量丰富,几分钟时间的视频就可以使学生对实验仪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视频或照片都是针对实验仪器中某一个特定的位置或问题,针对性非常强,学生预习过程中查找起来非常方便。通过校园网发布的视频、照片等实验仪器信息,可以暂停、回放、放大等多种功能,有利于学生在实验课前自主预习。第二步课前预习检查。进行课前“预习检测”,同时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报告”,结合“预习检测”和“预习报告”给出实验预习成绩,考查学生出勤情况给出实验出勤成绩,听取课前反馈,用时15分钟左右。例如,在“测量超声波速度”实验中,可以提问学生“超声波”是如何产生的?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三步精讲。教师按照教学方案和反馈情况进行精讲,用时40分钟左右。第四步操作。进行课上实践操作,验证、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测量方案进行仪器设备的调试和实验数据的测量,这是一个学生主导的过程,同时存在较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一对一讲解、师生共同排除仪器故障和学生互相帮助为主要互动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出学生的实验操作成绩和课堂表现成绩,用时120分钟左右。例如,在“测量超声波速度”实验中,有的学生设计出五种测量方法,并结合理论与实践,与同学分析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与老师互动讨论如何对测量进行优化。这是一个自主设计、自主操作、自主学习的过程,而教师则在实验室“巡视”,学生有疑难问题随时解答,发现学生操作过程出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在学生的自主操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知不觉得到鼓励和发掘,最终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内在的创新品质,使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得到提高。第五步实验研讨。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实验的误差来源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为主要互动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出学生互动成绩,用时20分钟左右。例如,在“测量超声波速度”实验中,有的学生提问“我们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否可以测量超声波在固体中的速度?”这样的提问,引发了一场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改进的大讨论,同学们集体研究,给出多种改进意见,有的改进意见甚至可以申请专利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协作。第六步课后作业。教师提出规范书写“实验报告”的具体要求,布置学生完成课后实验报告,用时5分钟。第七步考核及评分。考核成绩分布,每个实验成绩满分为10分,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每个实验成绩=考勤+实验预习+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实验研讨+实验报告;实验总成绩=每个实验成绩之和。“转动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师生的欢迎,教师在授课时增加了研讨互动,学生在讨论互动中掌握了知识点,也锻炼了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获得有效延伸和拓展。自主协作的学习环境和多元互动的交流机制,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机遇。三、新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1.教学手段先进。所谓教学手段先进,主要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课前实验预习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观看视频、图片等仪器设备信息,也可以通过微信、QQ了解实验要求、注意事项等。2.学生课前预习。实验课的课前预习大多数是纸质的预习学案,把学生的预习作业以短信的形式发出,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就要掌握本次实验的主要被测量、测量原理、测量的基本步骤等,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基本思路来上课。3.课堂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互动。“转动课堂”的流程,是先精讲后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以学生学习小组分组讨论、互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布置实验任务,然后学生针对具体任务进行研究讨论,合作探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在这里教师给出一个实验任务,而学生要自主的研究、探索、执行并完成这个任务。4.教师转化为导师。“基础物理实验”课“转动课堂”,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大胆用嘴去说,努力动手去做。“转动课堂”重在“转”,“转”新形势下的课堂观、教师观和学生观。5.学习方法灵活、自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掌握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对于简单易懂的知识,学生可以自学,阅读教材就能掌握。对于知识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精讲来消化。“转动课堂”在学习环境中引入了自主协作,在交流机制中融入了多元互动。学生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测量教学模式实验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测量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