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河学院中俄合作办学专业俄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7-24王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俄语

王霞

摘要:中俄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为我们培养国际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俄语专业教学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结合黑河学院合作办学的经验,分析了合作办学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对如何更好地开展中俄合作办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关键词:中俄办学;俄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178-02 黑河学院俄语专业引进俄罗斯高校教师在俄语专业任教,为中俄合作办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俄语专业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积极开展对俄合作办学,借鉴俄罗斯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着眼于中俄经济社会发展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努力培养俄语精、专业通、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俄语人才。一、办学基本情况俄语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重点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省重点建设学科。学校以俄语专业为依托,设有国家级“俄语中心”、国家级“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和国家级“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黑龙江省俄语学会副会长单位。1.师资队伍建设。俄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0人,外籍教师占中外合作办学全部教师的36%。中方教师高级职称14人,外方教师高级职称12人,所占比分别为53.8%和46.2%;中方教师中级职称17人,外方教师中级职称5人,所占比分别为77.3%和22.7%;中方教师初级职称1人,外方教师初级职称1人,所占比各50%。中方教师中博士6人,硕士25人,学士1人。外方教师中副博士7人,硕士11人。2.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中俄合作双方共同商讨了本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保留了符合中国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借鉴和引进俄方具有优势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等特点,并列入《黑河学院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利用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开设语言理论与实践、文学文化、外贸旅游等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上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项目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如俄语听说、高级俄语、俄文影视、俄语语法、俄罗斯概况、经贸俄语、旅游俄语等,大多由俄罗斯外籍教师承担,占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1/3以上。许多专业选修课,如俄语修辞与写作、俄文报刊选读、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等,也由俄罗斯外籍教师承担。3.培养条件。在合作办学的推动下,俄语专业发展迅速,成绩突出。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2011年俄语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学院为联合办学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良好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此外,俄语专业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条件和环境优良。二、办学优势与特色俄语专业已有20多年的中外合作与交流历史,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黑龙江省、黑河市的实际情况基础上,俄语专业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这一模式,搭建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方面等方面引进、吸收、借鉴俄罗斯先进的办学经验,促进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建設;搭建国际型人才培养的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的俄语专业人才;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学院高层次师资的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拓展空间。中俄合作办学以来,俄语专业已向社会输送了大量毕业生,毕业生的工作覆盖面实现了“立足黑河,服务全省,面向全国,走向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专业服务区域定位。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经贸、旅游、文化、教育、外事、边防、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俄语专业毕业生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对俄经贸、旅游、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对俄经贸、旅游、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俄语专业先后承担了黑河市直涉外公务人员俄语培训、全国边防检查人员俄语培训,编写了《黑河市直公务人员俄语教材》,还不定期编辑出版《俄罗斯远东资讯》。此外,俄语专业师生还走向社会,直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每年都参加黑河市委、市政府举办的中俄文化大集、大黑河岛经贸洽谈会、五大连池旅游节等地方经贸、文化活动,直接用语言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存在的问题1.生源水平较低。生源是任何教育事业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近年来,俄语专业实际招生均超过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高考成绩录取分数线偏低,学校也通常在录取分数线下降分招生。此类学生学习能力不强,综合素质偏低。2.教学质量与效果不理想、合作办学机构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很难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同时,存在着师资队伍结构层次不合理的问题。由于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致使本项目学生的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3.师资队伍力量不强,外籍教师管理不当。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才有发展后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才会提高。现在,合作办学项目中中方教师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验缺乏,教学方法滞后,先进的教学理念缺乏。外籍教师数量、聘期、培训等方面没有硬性规定,资质和证书审查方面管理不严,致使来华外教的资质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更换频繁。4.教学条件需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是保证教学能顺利进行的条件。俄语专业教学楼新落成,大量的教学设施和设备还没有充分有效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不能满足大量的学生。四、改进方法及措施俄语专业合作办学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基础设施、师资条件以及就业等方面与俄罗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教学资源引进和融合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必须异地制宜地寻求契合点。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为契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着手加强以下建设。1.严把生源招生规模与质量关。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实行小班授课。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按入学成绩和有无基础,实施分层次培养,因材施教,加强人才培养质量。2.切实提高合作办学的教育质量。第一,充分发挥中俄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中俄合作办学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学生,受到俄罗斯教师的系统教学训练,国际交流能力增强,国际参与性增加。第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中俄合作办学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真实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第三,优化学生生源,多招收那些未进入重点高校的学生,鼓励其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中俄合作办学项目。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对外籍教师的管理。俄语专业要想向更高层次发展,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内涵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加大、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和力度,从俄罗斯招聘或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社会影响力大的领军人物到俄语专业工作,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深造,提升专业教师整体素质。4.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俄语专业教学楼已投入使用,加大有效利用教学设施,充分利用俄语实践教学中心,该中心包含同声传译室、商务旅游俄语模拟实训室、俄罗斯文化体验中心、外语剧场等实验、实践教学场所。争取开发更多地国内外教学实践教学基地,让项目生得到更好的锻炼。中俄合作办学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办学中仍存在不足。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客观地总结中俄合作办学项目的成果经验,不断完善中俄合作办学机制与办学模式,提升项目的办学水平,打造优秀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参考文献:[1]刘柏威.中俄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9,(06).[2]迟勇.提高赴俄留学质量的新途径[J].教学实践研究,2011,(04).[3]王阳.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的俄语教学[J].大学教育,2012,(09).

猜你喜欢

俄语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俄语词“Sherti”在蒙古语中的变义(蒙古文)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俄语词义结构中的使役关系类型
对外训课堂军事俄语口译的几点思考
适应与选择:俄语“关于”类复合式标题汉译模式
俄语计算机术语的隐喻认知模式
俄语分割结构标题研察
现代俄语中形式与意义的非对称性问
俄语篇章中词汇重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