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安骑楼街的形成与作用

2018-07-24覃莉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文化特征

覃莉慧

摘要:本文就長安骑楼街的形成与作用,简析了骑楼街的时代性、民族性、实用性等文化特征。

关键词:长安骑楼街;形成与作用;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4-0104-02

长安镇位于广西融安县中西部,距南面的柳州市118公里,是融安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人民政府所在地。长安镇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设镇,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民国初期与广西的八步镇、怀远镇和容城镇齐名,有“四大名镇”之称。

长安镇面积277平方公里(含原大巷乡、大乐乡),地处低山边缘及融江沿岸地带,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上。西北和西南边界为元宝山山脉东翼,由西南伸入东北部,与延伸而来的天平山山脉隔江对峙,形成朝南开口的喇叭地形,南方暖湿气流易进难出,气候温暖潮湿,适宜水稻与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是块地道的“风水宝地”。东面,一条由北向南横贯长安的融江河,上承浔江、溶江,下接柳江、西江,绵延百余里,为沟通上至贵州、下至梧州的水上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据《融县志》记载,“清道光以前长安己有盐埠、当押、银号及航运的‘梧州帮和‘广东帮。同治九年(1870年),东南沿海开放海禁,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商人纷至沓来。……南下梧州、广州,北上贵州黎平、榕江,长安成为融江上游各县土特产的集散地。……民国初年,在政府提倡‘发展实业,振兴商业的口号鼓励下,长安商业日渐兴盛,行业发展到40多个,一般商号达600多家”[1]。1918年至1936年,长安商业的发展达到设镇以来的鼎盛时期,并诞生了名扬桂西北的广隆兴、德记隆、建成、建生“四大天王”以及“百万富翁”广生祥等大户商号。同时,粤东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和湖南会馆也顺势先后成立。骑楼,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孕育逐步形成。

骑楼,即为楼房一层前部由砖墩或木柱支撑二层以上楼房建造形成有人行道的楼房建筑。骑楼房一层层高约5米,大门至屋檐滴水约3米,宽则视各家而定。骑楼房排家而建,楼楼相接,于是就形成了骑楼走廊,犹如小街小巷。骑楼平日里可供人们行走纳凉,集市遇上雨天,小商贩们还可将摊位移至骑楼下继续做生意。尽管骑楼外大雨滂沱,骑楼下吆喝谈笑依然,这不但免去了人们的雨淋日晒之苦,同时,还拉近了楼与楼之间、街与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人们的情感与交流。多少年来,骑楼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悄然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在为促进和繁荣长安古镇的社会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长安的骑楼,由于楼主多来自广东、福建等地的商贾,因此,在设计上较多受到了广州、梧州骑楼欧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如:砖墩每层采用提线浮雕分别勾勒,既借鉴了欧洲古建筑“罗马柱”的元素,又保留了中式建筑线条明快的特点;窗体内扇用彩色花玻璃镶嵌,外框则用“洋灰”勾勒出花卉浮雕图案,配以蓝或黄的颜色,尽显欧洲建筑装饰的浪漫主义风格;楼层间配以圆形或长方形浮雕图案装饰,既凸显了楼主审美取向的迥异,也平添了骑楼街外墙装饰的华丽。根据行业的不同,商家在骑楼房二、三层窗台下方写上自己的商号并用“洋灰”勾勒,配以图案,赫然醒目。如今,商号虽历经百年风吹日晒和“文革”时期人为的破坏,个别商号仍依稀可见。

长安的骑楼房多为三层,一层为商铺,二三层为住房或用于堆放货物。一些大户人家的骑楼房在砖墙内还建有夹层,专供存放钱财以防匪盗。另外,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异,长安骑楼房除了砖木结构以外,还有部分骑楼房全部采用木头搭建,这类的骑楼房主要分部在融江河边的沙街以及湖广街和昇平街(今和平街东段和解放街、立新街)。“1937年长安镇市容进行第一次整顿,修建部分骑楼,改直今和平街,把街面加宽至8米,并筑了三合土街面,修了700多米长的下水道”[2]。“……600余家店铺自然分成行市:粮食、陶瓷、柴炭和铁器大多集中于沙街(今和平街东段,现已被浮石电站库区淹没);布匹、丝绸、土产杂货大商号集中于江西街(今和平街西段);客栈、山货店多在湖广街(今解放街);纸扎香烛店分布于昇平街(今立新街);竹木器多在塘码头、油箩街”[3]。长安骑楼街形成了从今邮政大楼到塘码头、从长安镇第二小学到大码头、从邮政大楼至长安镇第二小学路口、从县总工会至原电厂码头的井字形的布局,总长2000余米,居广西县城骑楼街之首。而从塘码头至大码头之间的骑楼街和融江临岸的河边沙街,又是这骑楼街中最为繁华的地段。“白天街上人流拥挤,市场繁华;晚上灯火齐明,戏院(桂剧、粤剧)锣鼓叮咚作响,茶楼酒馆猜拳打码闹声阵阵。……喝酒、品茶、听曲、谈生意者通宵达旦,”[4]一派繁华景象。

如今,长安骑楼街由于种种原因,街内已有百余间骑楼房被改建,“骑楼”已改头换面;有的楼宇因多年失修,华丽的外墙已见斑驳;有的人走楼空,“风光”不再,景象暗然。2006年12月21日柳州市政协有关领导对骑楼街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2008年12月8日,融安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将长安骑楼街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喜的是,2016年9月19日,融安县人民政府颁布通告,对长安镇和平社区骑楼街开展棚户区改造(融通字[2016]17号)——“保护:修旧如旧。改善:还原风貌。重建:恢复原貌。整伤:综合治理。”至此,长安骑楼街距1937年长安镇市容进行第一次整顿后,又一次拉开了“改天换地”的序幕。

本文作者系土生土长的长安人,自然对“长安骑楼街”进行如此重大改造产生兴趣。同时,由于作者工作性质的缘故,也想对骑楼街改造谈一些拙见,权当抛砖引玉。

一、尊重历史与还原原貌

骑楼街的形成有久远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明显,从“清道光以前长安己有盐埠、当押、银号及航运的‘梧州帮和‘广东帮”到1936年显赫桂西北的广隆兴、德记隆、建成、建生“四大天王”的先后堀起;从第一家骑楼房的构建到骑楼街的形成,无不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对长安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历史研究价值。为此,在保护现存原貌的基础上,对骑楼街楼房的维修和改建尤为重要。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对骑楼街的维修改建工作,最大限度地做到不损坏,不走样,尊重历史,还原原貌,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固态文物遗产,为研究古镇长安商帮文化的兴衰成因提供无可替代的历史物证档案。

二、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融安县虽不属少数民族地区,但却有很多不同省会、不同民族的商贾在此施展才华,立足繁衍,这除了长安地理位置上的特殊外,还在于长安的人文风情,儒家礼教的吸纳与包涵,使得商帮文化在此得以聚合积淀,发扬光大,这不但影响着长安商埠的昨天,也影响着长安古镇的未来。为此,在尊重历史、还原原貌的基础上,着重从商帮文化、民族特征、地域文化、民间艺术以及旅游观光等多元化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充分挖掘长安古镇文源深、人脉广、商气盛的历史和骑楼街与商帮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相互依存发展的特殊性,提升古镇的整体社会价值,让长安古镇更具人文、艺术、休闲观光和宜商宜居的多元性。

三、骑楼街修建与棚户区改造

长安骑楼街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在建筑设计上吸收了欧洲建筑浪漫主义的设计理念,结合中式建筑明快简洁和长安地域条件砖木结构的特点,形成了长安骑楼街美观、实用、大方的独特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目前,长安旧城区的民宅建设和布局,由于受自然灾害和自然改建的影响,建筑风格上略显杂乱无章,要按“古镇”风貌再现,特别是骑楼街的“还原”,还得非下大力气不可。如:建筑风格上既要保留原貌,又要注意现实意义上的审美观与实用性;街道小巷既要“克隆”青石板街面原貌,又要注意现代交通的适用性;塘码头、大码头两个著名的商埠码头和融江临岸的棚户区改造,既要考虑它的商埠元素,又要考虑现代水上体育活动、观光和休闲的功能作用(提供文化(民间艺术)和体育(赛龙舟)的展示平台)。总之,骑楼街的“重现”,不能只摆“空壳”,要名符其实地重现往日的繁华,还得在地方特色小吃、民间手工绝活、土特产交易以及长安古镇具有代表性的长安文场(2007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彩调、秧歌和排灯等等民间艺术的恢复与宏扬上下功夫,这也是骑楼街繁荣兴旺不可小觑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融安县志[M].1989:44.

[2]融安县志[M].1989:317.

[3]融安县志[M].1989:323.

[4]融安县志[M].1989:44.

猜你喜欢

文化特征
苗族“巴岱”吃猪祀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俄罗斯知识分子及其文化特征